关灯
护眼

38、巧遇

    谭韶诗听过余芷的翻译,联系着笔记本上杂乱无章的记录好好想一想,总算明白了晨会上让同事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的话题是“传统”。

    “难怪他们说龙凤,盘扣、花鸟……”谭韶诗把细碎的词语联系起来,有些哭笑不得,“我一点没看出来,以为他们跑题了。”

    余芷讶然,“没看出来?”

    “是啊,他们开会的同时把设计稿放出来了嘛,”谭韶诗回想自己看到的设计图,觉得语言太匮乏,拿张纸简单画了示意图给余芷描绘一下,“他们设计的是一条项链,样子大概是两边对称,重复的大圆小圆缠在一起绕了圈过来,镶嵌的是红色宝石,链坠像个小窗子……”

    “这跟传统有什么关系?”余芷瞧着纸上的示意图,皱了皱眉。

    “我画得不好吧,”谭韶诗知道寥寥几笔跟正式的设计图没法比,却忍不住向余芷诉说自己的感觉,“但我看到那张设计图的时候,真的没往传统的方向想。”

    她说得有些委屈,余芷被逗笑了,摸摸头安慰,“相信自己的感觉吧。”

    谭韶诗当然不信。

    她是一个新人,哪有资格评点同事们的精心设计。

    谭韶诗向来有自知之明,不多吐槽了,盯着简单示意图回想全貌,想办法跟传统联系起来,“仔细想想的话……设计真的跟传统有关吧,这里像是祥云,红是中国红,连结点的图案……像个福字?”

    她努力去理解大佬们的设计意图,余芷静静听完,说了句扎心的大实话,“他们在会议上讨论修改,就是没有表现出客户要求的传统。”

    “也是,能评判好坏的是甲方爸爸。”谭韶诗想通了,打算明天好好问一问客户的需求是怎么样的。

    她原想把画了示意图的草稿纸收起来,目光一扫,又觉得眼前这坨东西跟同事画出来的没法比,嫌弃地揉成团扔掉。

    谭韶诗的动作快,余芷注意到的时候已经晚了,“为什么要丢?”

    “画得太难看,不要了。”

    “我觉得好看。”余芷帮着捡回来,小心铺平轻抚。

    “不用啦。”

    “真的好看。”余芷擦擦手,认真夸赞并附赠脸颊吻一枚。

    谭韶诗紧抿的唇角就这样松开了,微微上扬。

    真奇怪,她前一秒还在郁闷,被亲了亲就什么都忘了,满心想的是余芷柔软唇瓣的触感。

    “先到这里吧。”谭韶诗平静下来,也就不强迫自己对着乱七八糟的记录玩猜谜,“今晚早点睡,明天早点去公司看一看。”

    “好,你先去洗澡,我收拾一下客厅。”

    “一起收。”谭韶诗当然不肯。

    余芷挑眉,“听话,不然连你一起收拾。”

    怎么收拾?

    谭韶诗无聊时看过不少小电影,听余芷一说,记忆里不和谐的情节又要冒出来了,看一眼余芷认真的表情,认怂,加快脚步往主卧跑。

    一切好好的,她顺利效率地找到了衣服,准备走去浴室,却在经过摆了照片的柜子停下了脚步。

    照片是余芷放来装饰的,其中有两张在留学期间拍摄,一张是独照,一张是跟教授的合影,背景是学校标志性的建筑物,天空跟黎蓝微博的那张照片一样蓝。

    谭韶诗一时愣神,拿起相框细细打量。

    “韶诗?”她发呆得太久,让余芷不放心地走过来查看。

    谭韶诗慌忙放回相框,拍了拍手上的睡衣,“找得久了一点。”

    余芷没有怀疑,“去吧。”

    “好~”谭韶诗心虚,乖巧温顺应了一声。

    她记得余芷喜欢她偶然的撒娇,却忘了余芷有把东西摆整齐的强迫症。

    余芷目送谭韶诗离开,回过头,摆正了歪掉的相框。

    ——

    第二天,谭韶诗去了公司,找到柯姗问了问晨会讨论的客户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客户想要一条能够让她感到亲切、熟悉的项链,”柯姗解释,“她说很多故事,有家乡的小河,村里的节日,跟家人相处的记忆。我们讨论以后,觉得客户家乡那条消失的小河是个不错的切入点,就结合一些中国传统元素设计出了这款项链。”

    “链条上的图案是水花吗?”

    “河水和天空的结合,是水花也是云朵,还可以理解成河面的涟漪。”

    谭韶诗点点头,面上在笑,心里叫苦——她真的看不出来。

    都是自己人,柯姗没跟她说客套话,直接说了现在的情况,“客户看过初稿,不满意,让我们多加一些细节。我们针对她的想法进行修改,她看过二稿更生气了,说根本没有自己想要的感觉,问我们的设计师是不是中国人。”

    这么一听,谭韶诗想起了册子上的资料,同事们都有留学的经历,在城市成长生活,黎蓝更不用说,虽然母亲是中国人,但是本身定居国外,回来的次数较少,中国话都说不顺溜,与能说起村里节日的客户代沟不是一般的大。

    她一思考就皱眉,柯姗看在眼中,多解释了句,“黎蓝加入是米总的意思。客户的预算比较高,要求最好的最厉害的设计师。黎蓝本身对这个客户感兴趣,之前设计的中国风系列又广受好评,我跟客户商量了下可否让外国设计师加入,对方同意了。”

    谭韶诗注意到柯姗说起这一件事的时候有些低落,眨眨眼,“客户的态度很差吗?”

    “不算友好。”柯姗苦笑,“我们的表现不能让她满意,她就说我们不是中国人,听到黎蓝加入之后又说洋人都在过中国节日,外国人可能比我们这样的中国人更懂得传统是什么。”

    谭韶诗心生同情,拍了拍柯姗的肩膀以示安慰,“辛苦你了。”

    “没什么,这是我的工作职责。“设计师们忙着画图改图,柯姗负责联络和收集,直面客户的刁难,对上谭韶诗便多说了两句,“我当时挺生气的,后来冷静了想想客户说故事时想哭的样子,又觉得她只是想要一条合心意的、承载自己回忆的项链,太着急而已。”

    谭韶诗看柯姗目光变得温柔,有些好奇,“客户的故事……是不是很感人?”

    “有记录,你要看看吗?”

    “好啊。”

    主管的吩咐是先跟着学,能帮忙就帮忙,谭韶诗现下没有活干,为了下次开会讨论能跟上同事们,领了柯姗的记录资料,坐回位置上细细阅读。

    这位客户要求传统,经历也很传统。

    山村长大,经历动荡,到城市里寻找机会,寻到合适的人结婚生子,闯出的事业步入正轨……客户用寥寥几句说了自己的大半辈子,主要怀念的是到城市拼搏之前的单纯岁月,不停说着村里的趣闻,经常感慨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失去了很多东西。

    谭韶诗看完,觉得设计的项链不得肯定是正常的了。

    客户言语间尽是对曾经简单生活的向往,渴望返璞归,而项链的设计第一眼瞧去华贵璀璨,水花和云朵结合的图案精巧讲究,少了自然的感觉,融入的福字不明不白,窗棂元素的点缀边框是中国风没错,但跟农村的成长经历合不到一块去。

    她的老家也在农村,逢年过节必须回去,能体会一点客户的怀念情绪。

    如同客户一样,谭韶诗的老家响应改造,朴素的旧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房间干净了,她在老家住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一开始挺高兴的,看到老照片才发现以前自己觉得旧觉得落后的村子那么好看,比善于宣传的那些景点好玩多了。

    谭韶诗想了想昨天同事们的讨论,觉得大家好像走了弯路。

    她就是凭着感觉想了一想,不大确定是否正确。颠覆设计风格的建议是大事,由着一个新人提出来怎么想怎么微妙,她拿不定主意,纠结来纠结去没有结果,思忖片刻,看差不多是午休时间了,干脆发个信息给最信任的女朋友求助:

    “我看了客户的故事,觉得客户想要的是朴素的传统,跟同事之前设计的风格差得很远,要不要提出来跟大家讨论一下?”

    过了半分钟,她没等到余芷的信息,反而接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电话。

    谭韶诗愣了愣,跑到人少的地方接起来,“喂?”

    “在上班的时间打扰您,不好意思了,”石助理跟以前一样,温雅有礼,“您方便听电话吗?”

    “方便,有什么事吗?”

    石助理犹豫片刻,一咬牙说了,“我想请您改一下设计图。”

    ——

    石助理说的改图,就是在她之前交上去的稿子基础上稍加修改。

    她原来的设计没什么问题,上头却不看好这个款式,觉得细节多成本高,要求修改再议。总经理想来想去,认为谭韶诗没本事来告自己的公司,就算真的要追究也有职务作品作挡箭牌,直接让谢经理安排人办事。谢经理找了分公司的设计师。

    谁知,这个设计师太不靠谱,懒得不行,直接一刀切把谭韶诗精心设计的细节全部删掉让链坠变得光秃秃的。

    作品搞得面目全非,硬生生成了山寨劣质版,总经理偶尔犯糊涂但不是瞎子,把谢经理骂了一顿。余芷的离职手续要办好了,这是个长期的活,总经理考虑了半天,做了余芷离职以后最机智的决定——把这事交给石助理。

    石助理第一个尝试就是来问谭韶诗是否愿意帮忙。

    “这……”谭韶诗之前与余芷说着“合理就帮忙”爽快,真的面临抉择时又多了不少顾虑,看了看f公司大楼,为难道,“我考虑一下好吗?后天之前告诉你。”

    “好,谢谢你。”

    谭韶诗挂掉电话,转而给余芷发信息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