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75 府衙

    谢奕的官职在滁州算得上是不大不小了,而且加上他人没到,但是背景早就在滁州当地传遍了,消息渠道比较广的官员们,早就热烈的讨论过几波了。

    谢奕的履历最光辉的一笔,大概就是当朝首辅的儿子,妻室一族更是皇亲国戚,其他的,探花,翰林院侍读,这些大家反倒寻常视之,也都不太看重。

    各路当地的官员富贾都心知肚明,谢奕是铁板钉钉的上面有人,又前途无量的,与他交好,给他面子,就是给首辅面子。

    人家是有来历的官二代,出京外放都是来刷履历的,所以不管是上峰还是下面的官员,对他的能力都没有什么预期,他们知道只要客客气气的多提供方便,不去得罪他就够了。

    所以谢奕刚来到滁州,就前所未有的受到了上至州府的郡守,少史,议曹,下至滁州的六个县的县令在内的所有官员的热烈欢迎。

    当天谢奕他们到中午时,才来到川府,就在郊野遇到了主薄,他带着两个人已经蹲守了快半个月了。

    “小人是川府县主薄黄仁俊,来迎接知州大人。”

    黄仁俊是个典型的天圆地方面向的年轻人,一双三角眼滴溜溜的转着,看起来特别的精明强干,对着谢奕那叫一个鞍前马后。

    谢奕在京都时从来没有过这种待遇,京都的官员贵胄多如狗,宗亲和各种有爵位,在京都数得上名号的世家权贵,更是多如牛毛。

    在京都时,谢奕自问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任上可能会遇到各种艰难和阻力,现在北方的大环境影响,州县的条件差,他都准备好吃苦受累的准备了。

    但是万万想不到,先迎面而来的,却是糖衣炮弹的侵蚀。

    由主薄这个当地人带路,谢奕他们很快的入城,但是黄仁俊却不带着谢奕等人先到府衙,而是来到一处修葺一新的高门大院前,新漆成朱红色的大门看起来气派非凡,门外还有两座雕塑的栩栩如生的石狮子。

    “由于府衙年久失修,历任知州大人们都是借宿在其他住处。此处空宅子是当地商贾陈陶安所献,您在任期间就住在这里吧。宅子有什么不满意之处,大人就尽管吩咐小人。”

    黄仁俊脸上带着热切的笑容,主动对谢奕解释道。

    谢奕眨了眨眼睛,随着黄仁俊的带领下,走进大门,面上故作高冷的点了点头,实际上却是努力的控制住自己,不像个乡巴佬进城一样见什么都新奇。

    对于官员借助民宅,在本朝也不是新鲜事。

    本来大秦就有“官不修衙”的惯例,这个谢奕多少知道一些。朝廷有诏令,地方“无得擅修廨舍”,更是对地方官府修衙之事控制很严。

    在这项诏令下,如果地方官私自修建官衙,劳民伤财,不向朝廷汇报,将受到弹劾、处分。而如果汇报了,朝廷也基本不会批复,因为朝廷没有这项预算。

    而在朝廷的工程立项与预算日程表中,修衙门通常被列为“不急之务”,远远排在其他公共工程的后面。

    再加上地方官三年一任,大家都会忍忍算了,借住在别处,以免劳民伤财的修了府衙,没住上两天又要走人了。

    谁会冒着坏名声的风险去主动修缮府衙,前人栽树而后人乘凉呢。

    但是也并不是说就一个修缮府衙的官员都没有了,若是忍受不了,非修不可的官衙,所需资金,官员们就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有的地方官将自己的俸禄或财产拿出来,或者接受民间富民、士绅的个人捐助。

    这是这样的事例,倒是很少有。

    所以,一般各处的府衙都是极其破旧,漏风漏雨是常事,甚至很多更是破破烂烂的堪比危房,甚至有的地方府衙还真的在雷雨天倒塌,砸死过人。

    “到任之日,见使宅楼庑,欹仄罅缝,但用小木横斜撑住,每过其下,栗然寒心,未尝敢安步徐行。”这种事情,已经成为常态了。

    谢奕等人相继穿过大门,进门后,里面更是雕梁画栋,假山石树一应俱全,虽然比不上京都的锦绣堆簇,也是相较之下水准不低了。

    因为律法上规定了任何建筑不许高过皇宫,面积不许大过皇宫。否则就是僭越,就是大不敬之罪。

    所以京都里的建筑,达官贵人们修葺时,通常都故意弄得比较矮一点,以示对皇帝的尊敬,这也是京都的建筑特色了。

    但是山高皇帝远的滁州,显然就没有这个规矩了,这处院落是标准的高门深户,院墙高耸气派,庭院深深,在内宅里,就能完全隔绝了外面的车马喧嚣。

    后面的陈芸也跟着谢奕一同进来,人前落后谢奕一射之地,环顾着内院的格局和装饰,都觉得超出预期的不错。

    她人长得清丽绝艳,身边又环绕着一群婆子和美婢,看起来很有气势,黄仁俊联想到她的身份背景,更觉得夫人也不好得罪,赶紧低头作揖问好。

    夫人长得如此天香国色,而且看着谢奕对着她相当的在意,伏低做小的样子,黄仁俊更是觉得自己挖掘到某个容易忽略的点了,更是对陈芸上了心,一心欲讨好。

    若是惹夫人不高兴了,吹个枕头风什么的,他们做的再多也没有用。只有和夫人保持不错的关系,弄清楚夫人的喜好,到时候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倒反而会从夫人那里得到帮助。

    “这是府里下人们的身契,还请夫人收好。”

    黄仁俊知道,后院一般就是这位夫人说了算,便立马巴结的送上了下人的身契,以图在陈芸面前表现一下,留个好印象。

    原先的内院里,有八个扫洒跑腿的下人,还有两个婆子并四个丫头,一并给了陈芸。加上他们本身就自带的一群用习惯了的下人,倒是瞬间七进的大宅不再空空荡荡了。

    好在宅子够大,盛得下这么多人。

    接下来,陈芸指挥着下人们搬家收拾东西,而谢奕则带着黄仁俊在隔壁的会客厅,一起谈起川府的一些基本情况。

    “今日大人先好好休整,明日小人再带您去府衙处理公务,您看如何?”

    谢奕初来乍到,一路长途奔波的,去府衙了解和处理公务想来不急于一时,谈了半个时辰后,黄仁俊准备自觉告辞之前,本着关心上司的原则,非常贴心的对着谢奕建议道。

    也确实不急的,谢奕再想表现,也不至于一上来就吃相难看的想刷名声,因此极为痛快的答应下来。

    而当天晚上,院子收拾好后,没等谢奕的屁股坐热,就又收到了郡守的邀请函,邀他明日晚间时分赴宴,滁州大小官员们都想与他认识一下。

    这种接风宴关系着以后与上下级的关系,人际交往是要做的,人家先伸出了橄榄枝,自己就要识抬举的接上,所以谢奕是不得不去的。

    翻来覆去看了两遍邀请函后,谢奕也非常客气的回了一封信函,用词文雅有礼,含蓄的表达自己非常期待赴宴。

    “赴宴就赴宴,要是你敢带回来两个上峰赏的侍妾什么的,就等着死吧。”

    一路风尘仆仆,陈芸舒舒服服的泡了个花瓣澡,想起谢奕之前说过明天有宴会,便躺在床上时对谢奕警告道。

    对于这个时代的男人来说,宴会往往都少不了女人助兴,甚至宴会上十分没有下限,舞女们衣饰□□,更有很多人家专门养了绝色的舞姬歌姬,用来赠人。

    基于这些情况,陈芸觉得自己想的可不算多。

    因为泡过澡的缘故,她浑身香喷喷的,两颊还带着一丝红润,灯下肌肤饱满剔透,看起来愈发的如珠似玉,惹得谢奕咽了几次口水,两眼恨不得粘在她的身上。

    “我哪里敢!有夫人一个就是此生大幸了,怎么还敢再随便收受美人恩。”

    对于陈芸的警告,谢奕内心既有点小得意,觉得夫人在意我,又有点蠢蠢欲动,态度上便格外的端正,以期讨好陈芸,得到点福利。

    之前他们在半路上流亡,谢奕又受了伤,加上银钱不足,回京的路上条件恶劣,纵然谢奕和陈芸已然交心,陈芸也不再抵触谢奕的亲近,但是总是没有机会让谢奕吃肉。

    回到京都后,条件是好了,但是因为谢奕没有及时汇报自己恢复记忆的事,加上寻找匕首不利,陈芸也没有心情理他,夜里,谢奕只能自己在一旁急的挖耳挠腮。

    现在人在异乡,各项工作急待铺陈开来挑战自己,谢奕内心难得的既摩拳擦掌,又有点不安,更迫切的想从陈芸身上得到些慰藉。

    “算你识相。”

    不管真假,陈芸听着谢奕的话,还是十分顺耳顺心的。

    看着陈芸似是心情不错,谢奕便一把挥开纱帐,层层叠叠的纱帐掩住了他们的床内风光,谢奕的手在被子底下不老实的摩挲起来。

    陈芸懒洋洋的轻哼一声,成年男女,已婚夫妻嘛,过个性生活也算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