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5章 亲事(一)

    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事关黄白之物,好些魔怔了的人能豁出性命去,唐敬言虽然向来厉害,但林枫他们终究难免小心谨慎,怕他双拳难敌四手,有一个算一个的,全都厚着脸皮地跟在了他的身后,一道离京执行公务。

    至于柳家门外,倒也留了个把锦衣卫看顾,不过他们跟着唐敬言的时间都并不太长,散漫得很,柳家除了柳荣贵,其余三人基本都不怎么出门,至于上头嘱咐他们必须得要尽力吓唬的媒婆更是连影子都没瞧见。

    没吃没喝没地儿休息,这几人很快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直接来都不来了,反正也没人查岗。却不想,他们的一时侥幸,倒叫人钻了空子了。

    这日,季敏神不守舍地坐在院中择菜,待柳欣妍牵着睡眼惺忪的元宝出屋,就看她把不能吃的菜根全都摆在了跟前,至于能吃的菜叶全都扔到了一边。

    “娘您……没事儿吧?”

    “没事啊,我择菜呢。今天这菜新鲜的很,中午给你们炒着吃。”说着话,季敏又很自然地把菜叶扔到了一旁。

    柳欣妍叹了口气,伸手按住了季敏又打算扔菜叶的手,季敏一愣,用手背推开了她的手,“我都快择完了,你就别搭手了。”

    “娘您今天是打算给我和元宝炒菜根吃么?带着这么些土,看样子确实是新鲜得很。”柳欣妍这么一提醒,季敏才终于发现了自己刚才走神之间都做了什么‘好事’了。

    “元宝啊。”季敏想要出言打发儿子,她一会儿要和女儿说的话,不想让儿子听了去,虽然他未必能听得懂。

    “宝宝!”元宝特别认真地纠正,他今天除了起得晚了点儿,什么坏事、错事都还没来得及做呢!

    “宝宝,你去小小灰那儿瞧瞧,看它今天下了蛋了没有。”

    “灰灰它昨天刚下了蛋,今天不会再下了。”显然,元宝年纪虽然不大,却也已经摸清小小灰下蛋的规律了。

    “那……小小灰被关在雁笼里一晚上了,你给它放出来,让它在院子里走走透透气。”

    元宝听罢,点了点头,转身就走,走了两步他转过了头来,“娘亲,你要和姐姐说悄悄话可以直接告诉宝宝的,宝宝又不会偷听。”说完嘟了嘟嘴,捂着耳朵转身继续走。

    季敏:“……”这孩子这般早慧,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柳欣妍:“……”她三岁的时候好似没有元宝这般伶俐吧?

    见儿子走远,季敏也没顾上她手上脏不脏了,直接握住了柳欣妍的手,“妍妍,你的婚事得抓紧说了,你爹最近喜怒无常的,一会儿高兴地不行,一会儿又暴怒异常,夜里睡着了嘀嘀咕咕的,也听不清说的什么,娘怕……你早些嫁人,去了婆家,娘也就能暂时放心了。”

    “女儿都听娘的。”

    “娘知道你乖。”季敏说完这话之后,又一脸犯愁,“那些个媒婆各个把自己吹得……结果没一个办事牢靠的。妍妍不急,许是你的缘分还没到。”

    柳欣妍勉强抬了抬嘴角以示安抚,看来她娘的压力是真的很大,才会这般语无伦次,前头才说她的婚事要急办,这会儿又让她别急。她其实并不着急,她的孩子缘晚,早早成了亲,如果一直没有‘好消息’,只怕难免要被婆家嫌弃。

    时间短时,她那夫君或许贪她颜色好,还能在婆母跟前替她说两句好话,时间长了呢?只怕就难免要顺着婆母的意思,纳妾添丁了吧。这世上男子,又有几个不愿享齐人之福的呢?

    “嗯,女儿不急。”

    反正手上也都是土了,柳欣妍就帮着季敏收拾起了桌上不能吃的菜根,母女俩收拾了一多半,院子的大门突然被敲响。

    “哪位?”季敏一边问,一边将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而后摆手让柳欣妍去元宝那儿,元宝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真生了气,也就是一顿吃的,或者睡一觉的事,麻烦的是小小灰。

    小小灰对他们一家人倒是乖巧得很,但它身上毕竟有大灰和它娘的‘看家’血统,但凡瞧见生人进院子,它在雁笼里倒也罢了,只要是在笼外,必然得要看家,啄起人来特别凶残,跑得还快,一点儿不比看家狗差。

    “请问,这里是柳家吗?我是杏花巷的刘媒婆。”

    一听门外是媒婆,刚才还让柳欣妍不要着急的季敏顿时眼前一亮,三步并着两步就往门口去,一打开门,门外果然站了一个穿得花枝招展的中年妇人。

    把人请进院中坐下,季敏去飞快地洗了个手,泡了杯茶出来,放到了那人跟前,“您……您今天来我们家是……?”

    那位刘媒婆被季敏这问题问得哈哈大笑,“柳家娘子,瞧您这话问的,我一媒婆还能做什么?自然是上门做媒的了。”

    季敏一愣,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想起了最近喜怒无常的柳荣贵了,于是有些迟疑地问道,“是……给谁做媒?”

    “我呢,住杏花巷,隔壁有个梨花巷,那梨花巷啊,可是个好地方……”季敏最近见识多了媒婆的好口才,虽然心中怀疑这是不是个给他们家送妾的媒婆,但没敢说破,万一不是呢?那岂不就闹了笑话了。

    季敏耐心地听刘媒婆吹嘘,直到滚烫的茶水变得温热,刘媒婆才算说到了正题上,“……别说梨花巷的人了,我住杏花巷都清楚地很,那何家啊,富得流油,府里随便出来一个奴婢,那穿戴都比一般人家的姑娘要好。”

    说到这儿,刘媒婆看了季敏一眼,“不知道柳家娘子意下如何?”

    季敏还没开口呢,刘媒婆忙又加了句,“那何家可不是一般的商户,何家夫人说了,只要柳家娘子同意女儿下嫁,他们愿意多给聘礼。听闻您一家到京城时间也不长,有些事儿可能不大清楚,这仕途啊,有时候不单得靠本事,还得靠银子才能走得顺呢!您这儿要是愿意了,不但您家女儿以后能过上神仙日子,您那夫君能前程似锦,您的儿子……以后也能好好培养呢!”

    季敏也是识文断字的,但并没有太大的门第之见,什么‘士农工商’的,她其实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对她来说,只要未来女婿本身能有担当,能待她女儿好,不让她女儿吃苦受罪,其他都是小事。

    问了问杏花巷和梨花巷的具体方位之后,季敏有些疑惑,他们这两家之间的距离,好似不是一般的远。那么……何家是怎么瞧上他们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