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葬礼

    按本地的风俗,人在外面死了是不能进自家的院子,否则对后代不好。老太太死在王天霸家里,总不能在王天霸发丧吧?若是把老太太抬到大路上,不要说别的了,老太太的娘家人就不会答应。

    人死回家,入土为安是本地的风俗。老太太活了八十多岁,生儿育女操劳了一辈子,要是死后不能回家,从伦理上是说不过去。

    老大和老二是不同意把老太太搬回家,老四低头不发表意见,何德才坚持要把老太太搬回去。为了他们这个家,老太太操劳一辈子,死了死了,总不能让她无家可归吧。

    一家人有两个不同的意见,王德彪不知道该听谁的了。王德彪是个明白人,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何德才家庭内部的纠纷,他尽量的少参与,少发表意见。

    正巧,在他为难的时候,他看到李德祥过来,决定把这个难题交给李德祥解决。

    李德祥先是走到老太太的灵床前,一鞠躬后,跪下磕了四个头,站起来又是一鞠躬。然后,他又干嚎了一会,在何德才的劝服下,他擦了擦眼角,而泪水并未流出。

    “德祥大哥,你说这事咋办?”王德彪问。

    “你是大支,这事能难得住你?”李德祥说。

    王德彪听得出李德祥语气中的讽刺,但他并不在意。在王德彪看来,现在的李德祥也只有斗嘴的能力了。

    “在别人跟前,俺这个大支受之理所应当。可是,在你跟前,俺就不能依大支自居了。咱们村谁不知道,你做大支的经验比俺丰富。”

    王德彪奉承他的话起到了作用。李德祥摸了摸胡须,依然自得的说:“啥经验不经验,也就比你多吃几天馒头而已。”

    “德祥哥,你就别谦虚了。你就说这事咋办吧?”王德彪问。

    “要俺说,人死为大。一切都要依照先把死者的问题解决好为原则。其他的问题以后可以慢慢解决。虽然,按咱们这里的风俗,老太太是不能归家。以前,咱们村子也有一些在外出现横祸的人直接在村头发丧,送往南门口了。可是,这个风俗是有一哥暗含着的条件,具体地说,在外面横死的人,不能往家里拉,因为怕给家里人带来霉运。现在老太太都七十多了,算是寿终正寝。人生老病死,谁都逃脱不掉。能够活到七十多岁而死,应该算是喜丧。所以,按俺的意思,应该拉回家去。”

    “俺知道,俺为大的,说这些话有点不孝顺。可是,有些话俺不说,以后对俺老何家有啥妨碍,出了问题,一切都晚了。俺还听说,死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继续。俺娘要是地下有知,也一定会先考虑俺们的感受。”何有福说。

    “你光知道让你娘考虑你们的感受,你们考虑过你娘的感受吗?你们要是认俺是你爹,你就得听俺嘞。哪怕你们哥仨就听俺这一回啦。俺坚决是要把你娘抬回家,谁要是不同意,俺就不认他这个儿。”

    “德才哥,你的心情安能理解。”王德彪说,“你和有福他娘你们一路走来好几十年了。其中的感情外人不能体会。现在,老太太走了,你想让老太太有始有终,走的体面,安能理解你的心情。可是,你家老大所担心的不无道理。咱们村之前也发生过这样的悲剧。”

    “你所说的悲剧俺也知道。如果有福他娘是在外横死,就从俺这里也不能让有福他娘进家门。可是,德祥哥都说了,这事喜丧,不碍事。”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何有发说。

    “没有万一。”何德才怒道,“俺还是那句话,你们三个要是还当俺是你爹,你们就听俺的话。 ”

    老头子发怒了,哥仨也就不再说话。

    这时,村里的男劳力陆陆续续地赶来。在双水村,有个数百年不成文的规定,不管是谁家有了大事,需要村里人的帮助,只要在门口放一挂鞭炮,不用挨家挨户的喊,每家每户都会派出一个人。有力气的出力气,力气小的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