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章 ?第六章李秀才

    在何德才家耀武扬了一番,王天霸的心情很好。他临时决定去二站成家耍牌。二站成家在村子的西北角,靠近一片公墓。据说,当年为了抵抗日本人,有一个南方人在本地组织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伏击战。伏击战的结果是二十多了青年全都壮烈牺牲了,双手村占有十二人。

    二站成是哥光棍汉。他没有娶上老婆和村子里其他人的原因不一样。双水村也好几个光棍,有人是因为在结婚的年纪,因为家里成分不好,没娶上;有的人则是智商有问题;有的人是身体残疾,缺胳膊少腿;而二站成没娶老婆的唯一原因就是懒。

    二站成不是一般的懒。关于他的懒,村子里有两个段子:一是他小时候,小孩子尿床是很正常的事情。二站成与其他小孩子不同的是他尿完床后也不挪窝,愣是让自己躺在湿乎乎的地方。起初,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村里人知道了,他不挪窝因为他懒,懒得挪动。

    第二件事情发生在一年前,收完麦子后,地里中上了大豆。大热天,村里人都在地里除草翻地,二站成则坐在地头阴凉的地方,手里拿着一个小木棍,给地里的豆苗上课。

    “你看看你们,我对你们多好。下面有萋萋芽(萋萋芽是当地一种叶子带锯齿的草,一到夏天,满地的都是这种草,很是影响庄稼的生长。)给你们挠痒痒,上面有蒲公英给你遮凉,你们要不努力的生长,你们对得起我吗?”

    在二站成三十岁的时候,媒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他和那个女人交往了没有两天就拜拜了。用二站成的话说,俺挣钱还得给她花,不划算。

    王天霸和何能来到二站成家时,堂屋里只有几个老头在摸长牌。他们玩的都是五分一毛的输赢,王天霸没有兴趣。看了一会,王天霸准备离开。

    就在他要走出二站成家堂屋门时,从外面进来一个人。两人险些撞在一起。王天霸后撤一步,看清来人是本村里唯一的老师,李秀才。

    秀才是村里人给他取的外号。他的本名叫李福。上学时,他很努力,每天不管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看到他,他都是手里拿着书本。或许他天生就不是一块上学的料子,因此,尽管他很努力,但成绩一直不好。为了能考上高中,他在初三时复读了三年。最后,因为他爹死了,家里没钱供他上学,他才不上了。

    “李哥,我正要找你呢,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了。”王天霸从口袋里拿出一颗带把的烟,递给李秀才。

    “你找我干啥?咱们又不是一路人。”李秀才没有接王天霸的烟。

    “俺知道,你读书多,瞧不起俺。可俺现在也不比你差了。老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俺虽然没读万卷书,可俺有行万里路啊。”

    “你这话倒是在理。是俺说错话了。”李秀才这才接过王天霸手里的烟,问,“你找俺有啥事?”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换给地方。”

    王天霸拉着李秀才去了自己家。何能也想跟着去,王天霸把他拦住了。到了家,王天霸给李秀才沏了一碗茶,双手恭敬的端在李秀才跟前。看着王天霸对自己毕恭毕敬的样子,李秀才心里发慌。因为按照王天霸的作风,或者是按照李秀才对于王天霸的了解,王天霸不应该这样。

    “天霸,你用这样。有啥事你就直说就是了。”李秀才说。

    “李哥,你不用紧张。俺王天霸是发自心内,真心真意的敬重你。”王天霸说,“当然,俺这话你或许会怀疑,以为俺又忽悠你。俺也不多说什么了。这几年,俺在外面混,虽然没混很好,但也见了世面。知道外面的世界。自从国家决定改革开放后,外面的世界是一天一个样的变化。每个人都在为了明天的幸福生活而奋斗。靠本事吃饭,靠能力发财。以后,这个社会就是谁有能力,谁有学问,谁生活的话。所以,我对于你这个咱们村文化水平最高的人是从心底敬重你。”

    “就冲你说的这番话,以后我就得对你刮目相看了。在咱们村,除了你,找不到第二个了。”李秀才说,“我虽然不像你,走南闯北,可我每天都看报纸,听新闻。对于国家大事我知道不比你少。今年,国务院颁布了《土地管理实施条例》,已经表明了国家的态度。放开手脚,任由个人自由发展。纵观中国的历史,没有那个朝代的法律能像今天这样有利于人民。在这么好的环境下,我们这里的人不想着发家致富,不想着改变贫穷的现状,每天都围绕着三瓜两枣的琐碎事情,斤斤计较。说起来真是让人心生感慨啊。”

    “俺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一样。现在国家的大环境很好,咱们村也该与时俱进了。”

    “你有啥打算?”

    “还没打算。只是有点不成熟的想法。”

    “咱们村的老一代人的思想已经落后了。以后,村子的未来,还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

    “我豆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空有一身的力气。你读书多,有文化,应该为咱们村做点实在的事情。”

    “我书呆子一个。除了教学还真找不到适合我做的事情。不过,我也有一个想法,我想写咱们村的村志。如果能写完,我这辈子也算没白活。”

    “你这个想法好。从小到大,关于咱们村的传说,我听得也很多。如果,你能把那些好听的故事写出了,真是太好了。”

    “我要写的不是故事,是事实。”

    “这五年,我去了好多地方。包括我去了洪洞县老鹳窝。”

    “哦!哪里真有个老鹳窝吗?”

    “我是没有看到。”王天霸说,“你是咱们村读书最多的人,你说说,咱们村明明只有一条河流,为啥叫双水村?”

    “你这个问题我现在回答不了你。不过,我想王家的家谱上会有答案。”

    “咱们村有王李何三姓,为啥只有姓王的有家谱?”

    “你把我叫来就是为了这些问题?”

    “我想知道我爹是怎么死的?”

    “我记得你爹死的时候,咱们村的老祖在现场,你应该问他啊。”

    “我问了,他啥也没说。”

    “你知道跳井而死的老杨的故事吗?”

    “当然知道了。咱们村谁不知道。老杨是在晚上走路不小心掉进井里,淹死了。从那以后,咱们村都没在吃井里的水。”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那个老杨和你爹的关系不错。”

    “然后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你可以根据这个线索慢慢的往下查。”

    何德才来到何有福家时,何有福的老婆正坐在床上洗脚。她看到老公公来了,也不起身,脸一板,没好气地说:“大晚上的你咋来了?柱子他奶奶又不行啦?”

    “老大在家没?”何德才问。

    “没在家。”何有福的老婆说。

    “干啥去了?”何德才问。

    “俺又不跟他穿一条裤子,俺咋知道他干啥去了。”何有福的老婆说,“他是你儿子,你应该天天看着他啊。”

    何德才叹了口气,摇摇头,刚要走,何有福的老婆在后面喊:“村子后面的那几颗大杨树你打算啥时候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