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4章 抗金民族统一阵线

    一场看似旷日持久的大战,却就只在一天的时间中彻底落幕了。

    以徒单克宁率领女真骑兵的北逃,与金军主将高忠建的投降,宣告着金人都元帅仆散忠义尽发两次援军彻底失败。

    其兵力总数近六万,分别以汉南兵马道都统制刘萼的两万骑步混杂军和元帅左监军高忠建的四万金军。

    两方主将郭棣和高忠建开战初期预设了各种战术,宋军这边包括派出的死士骑兵,通传宿州战场上金人的损兵折将,副元帅屹石烈志宇的死讯,虽一时在金军高层引发震动,但是真正引发金军溃败还是皇帝赵眘配制的新式震天雷。

    其实也不能怪郭棣多此一举,谁也无法预料这些震天雷是否能如其名,有震天裂地之效果,即使使者传讯李显忠用其震溃堤坝,但是若不是亲眼所见,谁又能完全将一城的安危放在几个布裹火药之上。

    郭棣也是到了最后吃力咬牙的关头,才豁出手来搏一把,但也只是希望能够尽量多造成杀伤而已,他自己也并未料到震天雷当真具有毁天震地的威力。

    但是所有处心积虑的计谋都要以真正的实力为根本,在震天雷等热武器未出现前,是以重甲铁马为实力,但如今这条真理已经受到挑战,至少在今后金人女真骑兵面对宋军驻守的城池,都会掂量是否还会有天降之雷。

    由于高忠建的投降,使得还在观望的契丹人错失了最佳的投诚时机。

    “陛下,契丹人的兵力近万,这时括里和移刺扎八将军正在营中安抚。”郭棣尽发城中守军,两万人数的神卫军这时也全部聚集在这处金人建造的军寨之中,一边收缴金人丢落的盔甲和战马,另一边则是监视人数过万的契丹军。

    皇帝赵眘这时也在班直护卫之下,来到了契丹所在的军营之中。

    “陛下,俺拿人头担保,这些汉子只是太过愚钝,绝无反叛之心。”契丹将领括里将皇帝来了,当场便向赵眘下跪以自己身家性命担保。

    随后另一名契丹将领移刺扎八也是赶忙上前,为这些契丹军辩解,只是他的口齿没有括里那般能言善辩,急切之下,只是跪地向皇帝磕头。

    “你们的忠诚朕不会有疑心,跟随大宋出生入死,朕都知晓。朕非暴君,他们的性命朕是保得住的,且先起来说话吧,

    既然入了大宋,就依照大宋的礼节,拱手作揖,最多单膝半跪,无须动辄行大礼,在朕这里并不受用的。”赵眘也知道这二位是想保全这些契丹兵,为自己所用。m.

    赵眘见两位契丹将领渐渐收住了脸上的犹疑不安,粗略的巡视一遍在场的近万契丹兵,只见这些契丹人都是低垂着头,无人敢抬头看宋人皇帝赵眘,

    或许是因为这位皇帝的军队一日内接连两次击败了他们,彻底击垮了他们的一直以来对宋人傲慢之心。

    赵眘再度敛目以对,骑在马上并未下来。神卫军将士这时按照统制官郭棣的处置之下,彻底将这部契丹人控制住,这些人在赵眘未明确做处置之前,依旧还算宋军的俘虏,与高忠建部的汉军并无区别。

    对于这些人数众多契丹人,相对此时大宋兵力来说确实难以控制,但是若不妥善处置,便会在将来埋下祸患。

    而这时一名文人模样中年人出声,”陛下,臣愿意做保。”

    “你又是何人?”赵眘疑惑的看着。

    “陛下,臣名叫范邦彦,字子美。乃是徽宗时太学生,因靖康事后,臣之老母年迈滞留在北地。其母去世后,应进士试,求任位于宋、金边境的蔡州新息县令。流落北地,臣日夜盼望王师收复故土。臣这些北地遗民方有真正栖身之处。”范邦彦将自己的生平简要的说了。www.

    赵眘大概清楚了这位,虽然曾在金国任职,但是能在两国交战时开城投宋,选择立场,就该与辛弃疾一般对待。

    “好!今日战事初定,子美,朕便封你为你权知蔡州府,散官为正七品宝文阁侍制。你可愿为朕治理好这蔡州城。”

    “陛下,臣乃微末小官,幸蒙天恩,不甚荣幸,愿为皇宋尽一份人臣之力,只是这些契丹人,臣认为其部当为可用,当摒弃前垢,尽用其能,克复中原为先。”

    范邦彦接受了赵眘的派遣,且再度为在场契丹人求情。

    一旁的殿前司指挥使郭棣是知晓朝堂中对待契丹归降之人态度,只是面露尴尬之色,不做言语。但是作为皇帝近臣,是不能在赵眘面前擅言。

    赵眘这时面色依旧,仿佛并未在意朝堂关于北地归降之人的处置,毕竟还是穿越而来的,思维中并没有传统的常规帝王权衡之术,沉思片刻后,知道是要做出决定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