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9章 家中三老

    那姓钱的老爷子,我们暂且称做钱太爷吧!

    钱太爷一把握住我的手,十分生猛地吼道:“那两个小兔崽子,他敢?!我借他俩十个胆子试试!!”

    “诶!诶!你是地瓜吃多了,这么多屁要放呢?”另一个站在大门左边的身材高大着黑衣的老爷子,用手里的棍子“咚咚”地敲了两下地,“你个钱矮子!

    当着小辈的面,瞎诌啥呢!二山子早都当家主了,你在这没大没小的,像什么话!”

    “就是!这次我就还帮他杨瞎子说句话了!早说你老钱不会说话,还偏要自己当迎门人!

    别没三步路,就崴了脚脖子!”这会儿开口的一个是坐在太师椅上的着灰布麻衣的老头。

    “我呸!就你们一个瞎子,一个瘸子,不对!嘿嘿!老叶你是两条腿都没有,连个瘸子都算不上!哈哈哈~

    你们迎个屁呀!老子至少还是全须全尾的!比你们两个老废物强多了!”钱太爷不是个服软的性子,立刻火力全开地反怼道。

    “矮子钱,有本事咱俩练练,让你见识见识老子是不是真的瞎!”

    “把老子的陌刀拿来,老子今天就让他矮子钱也做个瘸子玩玩!!”

    “练练就练练!我还能怕你两个废物!”

    这三位老太爷,都是曾跟着曾祖父打天下的老人,算是家里供奉的老祖宗。

    就是祖父在他们跟前,也只有自称小辈的份儿。

    这可都是定海神针一样的存在,韩家现在在军中的威望,有自己几代人的军功积累是一回事,但军中说得上话的人脉关系又是另一回事了。

    尤其是像这样刀山火海趟过来的老人,不管是曾经的同袍还是排资论辈的关系。

    不能不算是宝物一样的存在!当然脾气上来,就算祖父也只有挨骂的份儿!

    眼看着要没完没了了,我赶紧给旁边的马师傅递了个眼神。

    马师傅上前道:“各位伯伯,小侄马庆在这里给各位问安了。

    今日家主还交代有正事要办,各位这么一吵吵,只怕就耽误了。”

    三个人听者马师傅的话,齐刷刷地住了嘴,含着人帮自己进屋去。

    门后边一群缩头缩尾的中年大汉,赶忙跑过来扶的扶、搀的搀、抬的抬。

    等进去里边院子里,才发现有很多光着膀子敲敲打打、搬搬抬抬的彪形大汉,有的在敲石灰,有的在劈柴,还有的在用木槌敲着几块木头合成的模具。

    还有三三两两的中年妇人切着膏体,还有的老妇人在灶头加柴火,有的在搅着锅里的糊糊,整个工序井然有序,手上活计分毫不乱。

    没错,这就是我生产香皂的加工厂,全部都用的是国公府自己人。

    也就是跟着韩家征战四方后被收入麾下,但身有残疾一直养在韩家的人或是家生子。

    所有人各做各的,没人看向我们,只有院子正中间有个二三十平米修得精雕细琢的屋子。

    也不应该叫屋子,应当是祠堂,这里供奉的全是为韩家效命做过贡献的灵位。

    有的是战死的、有的是病死的、还有一些正常老死的,有的有儿女,有的无儿无女。

    但不管如何一年四季,这里绝不会断了香烟烛火!

    每逢节日韩家家主和未来的家主都要前来拜祭他们。

    等我们刚踏入这祠堂,我便自觉地上前点香,跪在蒲团上祝祷祈愿。

    站在一旁瞎眼的杨太爷,立刻狠狠敲了一下祠堂的铁门槛上,顿时院子里传出“当”的一声,院子里的人,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灭了灶火,四散而去。

    我双手奉香后,向马师傅挥了挥手,马师傅带着一个老仆妇将等在院子里春朝一起带了出去。

    一时间这个祠堂连着四四方方的院子都空荡荡,一阵风吹过,祠堂里的烛光随风漾动。

    这是我第二次踏入这地方,韩家只有家主,和未来的家主才可以来这个地方。

    若没有特别的情况这祠堂不会开。

    要么逢年过节家主和后人来祭拜;要么家主要与家里最德高望重的在此商议大事;要么就是需要增添新的牌位了。

    韩家能有那么多忠心耿耿的家仆供奉,只看这座祠堂便可知道为何了。

    ……

    我最先开口道:“三位太爷爷,我之前说的,你们考虑得怎么样了?”

    “我们没啥意见!”双眼全白的杨太爷扬了扬脖子,“剩下的钱老三说!”

    另一边的叶太爷也点点头看向钱太爷。

    钱太爷皱着眉头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我们也同意!但我们也有两个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