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二章 老朋友

    陈谨教练果然名不虚传,作风直接,不玩虚的。跟队员们初次见面后,便通知大家换上训练服,直接开始测试。测试从男队开始,队员们被分为四人一组。队员们一组接一组上冰测试,气氛变得紧张,唐寒也忍不住深呼吸调节。
   
    严阳在场边观战:“第一天上冰就搞全员测试,可惜我们陪练没资格,也不知道陈谨教练说的fair play是啥时候。”
   
    郭天天苦笑道:“这fair play,我看倒是像下马威。”
   
    邹勤不语,眼中关注着紧张的田苗。田苗正在紧张地做准备活动,一旁的金莹从口袋里拿出一副浅黄色的旧式手套,郑重地戴在手上。
   
    严阳跑到金莹身边说:“你今天怎么用这么旧款的手套啊,忘带了吗?用我的吧?”
   
    金莹摇头拒绝。这时,男队已全部测试完毕,轮到女队测试。
   
    金莹和田苗等队员在起跑线就位,其余人屏息观战。金莹的目光再一次落在了陈谨身上,可陈谨的目光却没有在金莹身上停留。
   
    哨声响起,四人起跑,金莹微微愣了一下神,一下子变成了四名队员中起步最慢的人。金莹双手握拳,奋起直追,超越了其中两人。严阳忍不住大声叫好。金莹继续向前追去,但是前方的赛道被田苗死死占住,金莹试图从内外超越,但田苗没有给金莹留一丝机会。最后冲线,田苗第一,金莹第二。金莹又一次输给田苗,差距0.4秒。
   
    失落在金莹脸上滑过,严阳看得都心疼了。
   
    陈谨眉头微蹙,冷静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陈谨依次点评:“唐寒,右肩太高,核心不稳。出弯道节奏不对。每个运动员都要有自己的节奏,滑着滑着就把自己滑没了,说明你根本没找到自己的节奏!”
   
    陈谨的话很重,全场已经鸦雀无声,唐寒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陈谨接着说:“董三京,步伐快了,蹬冰的腿下得那么重,这么基础的问题应该是屡教不改吧,你可以直接改行去凿冰,不用滑冰了……贾长安,你是在搞训练还是在散步,后半程速度太慢了,一队不应该是这个水平……”
   
    陈谨一针见血地指出队员们的缺点,金莹期待着陈谨的点评,可是说完男队最后一个队员之后,陈谨顿了顿,直接跳过金莹,点评其他女队成员:“田苗,你太注重过弯技巧了,直线和中心接得不好,你的最高时速才到42千米,这在我这儿根本达不了标……刘小雨……”
   
    金莹还在期待着陈谨对自己的点评,但直到最后解散,陈谨都没提金莹的名字。眼见着陈谨转身离开,走出冰场,金莹拿起包,向陈谨追去。
   
    金莹急匆匆地冲到了门外,可是陈谨却被好几个女队队员和教练领队们围得水泄不通。金莹不由得停下了脚步,严阳从身后跟来。
   
    严阳说:“你这是要找骂挨啊?”
   
    金莹说:“我今天确实滑得不好。”
   
    严阳说:“我估计陈谨没点评你,是因为你俩都是从国外回来的,训练模式也相似,说不定看你分外顺眼,也没必要非要挑刺出来说。”
   
    金莹说:“不用安慰我了,运动队从来都是挨骂最多最受重视。”
   
    严阳说:“这有什么,你看我连资格都没有呢。我看她和那个Mark,说不定就是一丘之貉。”
   
    金莹说:“你才是貉呢,就你嘴上永远比练得多。”
   
    说罢,金莹匆匆离开,徒留一脸蒙的严阳。
   
    田苗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到现场看陈谨教练滑一次。没想到,愿望一下就实现了。而且陈教练真厉害,一眼就看出我直线速度慢。要是我直线速度能再提高一点儿,还能再快0.1秒。”
   
    刘小雨说:“哪儿那么容易啊,当年陈谨教练在渥太华那场决赛逆袭夺冠,靠的就是无与伦比的弯道技巧和直线能力!这两项都过硬,真的就是世界顶尖了。”
   
    两人讨论的声音传入金莹耳中,金莹检索陈谨在渥太华的比赛视频,镜头里的陈谨在冰面上肆意飞驰,金莹的思绪也随之回到了那一年。
   
    那时候,金莹在加拿大读小学,教室里的电视机实时直播渥太华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只听解说员用流利的英文讲解道:“在这场国际赛事,决赛选手有三个都是我们加拿大选手,看起来更像一场国内比赛。另外还有一名中国选手,现在世界排名在二十七位,我想这场比赛可能会‘索然无味’‘毫无悬念’了……”
   
    一群外国小孩儿围在电视机前,小金莹在人群外面,也想挤到跟前观看,却被一个小孩儿挡在了外边,他用英文对金莹说:“你们中国人又赢不了,还是别看了。”
   
    几个小孩儿将电视机围得水泄不通,金莹站在外面,只能听到电视解说员的声音:“中国选手好像不在状态。观众朋友们,我们不妨再增加一点儿乐趣,大家猜猜中国选手会不会在比赛中摔倒?”
   
    围观的小孩儿哄笑一堂,金莹颓然地坐在椅子上,神情失落。
   
    发令枪枪声响起,大家都在为加拿大选手呐喊助威。不一会儿,声音停滞了,中国选手获得了冠军——这人正是陈谨。她高举五星红旗,站上了最高领奖台。金莹痴痴地看着电视中的陈谨,满心向往和羡慕。
   
    而后,金莹去冰场报名了滑冰。那日,陈谨来到冰场,感谢冰场老板提供了这个冰场,提前适应练习。冰场老板指了指金莹说,这小女孩儿正是看你拿了冠军,过来学冰的。
   
    陈谨向金莹走去,她看见金莹一个踉跄跌倒,双手冻得通红,在奋力爬起之际,陈谨滑到金莹边上,顺手拉起她。金莹认出正是冠军陈谨,欣喜万分。陈谨摘下自己的手套,给金莹戴上。那时的金莹不懂手套的作用,陈谨并不解释,只是笑笑。
   
    金莹说:“冠军姐姐,你能教我滑冰吗?我也想像你那样,比那些外国人滑得都快。”
   
    陈谨说:“姐姐带你滑两圈?”
   
    说罢,陈谨脚下发力,金莹跟随着陈谨的节奏,越滑越稳,越滑越快。
   
    金莹电脑中的视频播放结束,她的思绪被拉回现实。她望着训练服口袋里那双破旧的手套出神,随即将手套取了出来,在灯光下一板一眼,认真地折叠好,小心翼翼地收入训练包里。
   
    文教练不满地说:“改计划这么大的事,总教练照理该给我们开个会,商量商量呀!”
   
    李领队说:“相信总教练有她自己的规划,况且,Mark教授提前这么久来队里考察,陈谨教练应该是深思熟虑了。咱们该做的就是配合陈谨教练的计划。”
   
    孙教练说:“总教练是一军之首,一定全力配合。”
   
    文教练说:“执行新计划,我肯定是没问题。可是贸然更换训练体系,淘汰制度,不知道那些兔崽子会怎么想。”
   
    视频中,最后一个出场的队员是陈谨,只见她在发令枪响的一刹那率先奔出,可是左脚一个不稳,竟在冰面上摔了一个结结实实的“狗吃屎”。队员们不敢言笑,一时之间,尴尬的气氛在会议室蔓延。
   
    陈谨关掉视频,对大家说:“知道我为什么给你们放这个视频吗?”
   
    众队员面面相觑,不解地看着陈谨。
   
    陈谨解释说:“这些都是近二十年来的国际重大赛事上摔倒的场面,维克多·安、埃里克·海登,还有站在你们面前的我。对一个运动员来说,摔倒和爬起之间,就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无法取得冠军,而是我本可以,却失之交臂。高水平的竞技除了比拼技术,更是比拼谁失误得更少!所以,我制订了新的训练计划。”
   
    众人既好奇又紧张,陈谨手指一按,屏幕上出现了新的训练计划,陈谨接着说:“第一,基础训练翻倍,冰上训练减少一半。减少失误的最好方法,就是打好基础,我要求最基础的动作,不仅要成为你们的肌肉记忆,而且要成为你们的潜意识。第二,队内会定期举办挑战赛,具体细则,日后会再公布。青训营是国家队的储备队,这里不养闲人。时刻保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这要成为一种习惯。”
   
    队员们闻言,顿时议论纷纷,不安的情绪蔓延,安静的会议室顿时变得嘈杂起来,陈谨挥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她点名让队长唐寒发言。
   
    唐寒说:“我想大家是担心基础训练再翻倍会吃不消,而且上冰时间减少的话,冰感会下降……”
   
    陈谨说:“越是往后走,想要进步0.1秒都要付出超越十倍、百倍的努力。可是这个结果,却早已在你的基础训练上注定了。你们是要争一个机会爬上巅峰,还是选择在半山腰里来回打转?”
   
    队员们互相交换眼神,面露不安。
   
    陈谨继续说:“收起你们的担心,这是教练组的决定,不服从的随时可以离开。”
   
    这天,队员们正在拉着皮筋绳做跳步训练,大家早已汗流浃背,但都还在咬牙坚持。金莹机械一般地拉着弹力绳,她气喘吁吁,明显气力不济,拉绳的频率也开始变慢。
   
    一旁的严阳于心不忍,想帮金莹偷懒,故意把计数声音喊大一些:“三百八十一、三百八十二……四百……”
   
    金莹使劲儿加速,额头上青筋凸出,不愿严阳帮她偷懒,让严阳正常计数。
   
    严阳压低声音对她说:“你别逞强,突然翻倍,你的身体抗不住的,听我的……”
   
    严阳继续帮金莹计数来偷懒,金莹执拗地按照实际来计数。突然,金莹脚上打滑摔倒,绳子飞了出去,砸中了体能教练。
   
    体能教练走过来问:“做了多少个了?”
   
    严阳说:“四百五十。”
   
    金莹说:“三百八十九。”
   
    体能教练心中了然,金莹狠狠地瞪了严阳一眼,严阳一脸尴尬。
   
    金莹诧异,没有想到陈谨居然没有认出她来,怔了一会儿,说:“金莹。”
   
    陈谨说:“偷工减料,惩罚三倍。”
   
    严阳闻言有些激动,对陈谨说:“教练,是我数漏了,不是金莹的错。”
   
    陈谨问严阳:“少了多少个?”
   
    金莹说:“六十二个。”
   
    陈谨说:“补一百八十六个,补完才能走。”
   
    金莹攥紧拳头,低声说:“好。”
   
    金莹和严阳回到体能训练馆,金莹虽已脚痛难忍,但拼尽全力拉着皮筋绳,一个又一个地跳着。金莹停下休息之际,严阳留意到她脚踝处已经被皮筋磨得鲜红,便从自己的训练包中拿出绑带,俯身帮她缠住脚踝。金莹不习惯地向后退了一步,又被严阳按住。
   
    严阳说:“逞什么能呢,你再这样练下去,腿就要废了。”
   
    金莹没说话,只是低着头,悄悄看着专注缠绑带的严阳,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严阳的侧脸上,温暖在心间洋溢。
   
    等队员们都出去了,唐寒这才手扶腰,站起来,走到自己的储物柜跟前换衣服。
   
    大家不知道,他的腰上戴着一个护具,护具下面的腰间贴了一圈的膏药。唐寒艰难地撕下旧膏药,从储物柜里拿出新膏药敷上,疼痛在他身上恣意起来。
   
    就在唐寒极力忍耐的时候,敲门声传来,随即一个人影鬼鬼祟祟地走进来。唐寒抬头一看,是队医叶小小。他赶忙穿上衣服,把用过的药贴仓促塞回柜子,险些被叶小小发现。
   
    唐寒诧异:“你怎么来了?这儿可是男更衣室。”
   
    叶小小说:“他们说你低血糖,我过来给你看看。”
   
    唐寒回绝:“不用了,我就是有点儿累。”
   
    叶小小说:“唐寒,你从来没有低血糖过。”
   
    唐寒不愿多说,锁上柜子往外走。叶小小拦住唐寒说:“就算你真的没事,放松治疗也要做的吧,跟我去按摩室。”
   
    唐寒腰上的疼痛传来,本能地将叶小小推开:“对我来说,休息就是最好的放松。”
   
    说罢,唐寒缓缓向前走去,叶小小看着走路姿势明显僵硬的唐寒,既失落又心疼。她定了定神,朝着唐寒离开的方向追去。
   
    正当金莹和严阳瘫在地上休息时,体能教练姗姗来迟,两人紧张地坐起身,生怕有什么事情,体能教练笑着说:“我不是来突袭检查的,金莹,总教练让你收拾一下,去趟办公室,她有事同你商量。”
   
    金莹眼前一亮:“真的?”
   
    体能教练点头,金莹面露喜色,疲惫似乎突然间消散,她兴冲冲地朝着陈谨办公室走去。
   
    推门进入陈谨办公室那一刻,金莹的心扑通狂跳。她推门而进,满怀期待地跟陈谨打招呼。
   
    陈谨点点头,示意她坐下,问道:“你觉得,你从国外回来之后,状态怎么样?”
   
    金莹说:“基本适应了国内的训练体系和饮食,现在感觉还不错。”
   
    陈谨说:“跟我看到的可能不太一样。”
   
    金莹一愣,陈谨把金莹的资料推到她跟前:“你的资料我仔细研究过了,非常遗憾,以你目前的竞技水平和进步曲线,几乎没有可能站在奥运会的舞台上。”
   
    金莹如同五雷轰顶,脸上的兴奋光芒被灰暗取代,良久她终于开口问道:“您让我来,只是为了说这个?”
   
    陈谨略一沉默,郑重地点头。
   
    金莹突然泪目,她问:“为什么?我不过就输了一次……”
   
    陈谨说:“目前来说,你只输了一次,你还觉得自己可以,自己有希望。可是在这份分析报告面前,你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为你,为这个团队负责。你所有的资料,我、Mark都反复研究、确认过。很抱歉,你不适合500米,这是我们的结论。我希望你能认真考虑……”
   
    陈谨话音未落,金莹便转身冲出了办公室。陈谨也没想到,金莹会有如此大的反应,站在原地,一时愣住。
   
    旁边的Mark看着金莹离去的背影,用英文对陈谨说:“亲爱的,其实,我总感觉你们不是第一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