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1章 第 41 章

    第四十一章

    太子还真没有同她说过这般什么甜言蜜语,只夸过她一回。

    说她,挺好看。

    唐韵的脸色微红,明亮的眸子如染了春水,水汪汪的含着单纯青涩的情意,一举一动都透着小女儿的娇羞之态。

    从太子为她挡下箭头的那一刻起,唐韵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让自己努力地爱上他,努力地当他的太子妃,好好地同他过日子。

    真心相待,不再去精于算计。

    唐韵从橱柜中寻出了好几件短衫长裙,都是太子让人送来的,也不在意五公主笑话了,让她帮自己瞧瞧哪一件好看。

    小半个时辰后,唐韵难得听了五公主的话,择了一身海棠色。

    往日她总嫌太过于艳丽张扬,今日倒没嫌了。

    适才御花园一复选完,撂了不少的牌子,只留下了一半的秀女,唐韵出去时,逢春堂内正是一片离别伤感,倒也没人去顾及她。

    五公主将人送到了东宫。

    进屋之前,又一把拉她到跟前,悄悄地嘱咐道,“记得,待会儿无论皇兄说什么,都不要显出情绪来,别让他得意了。”

    唐韵笑着点头,“嗯。”

    “那我走了。”五公主拍了拍她的肩膀,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唐韵原本没怎么紧张,被五公主这般一说,脚步跨进去时,心口竟也跟着快速地跳了起来。

    明公公见人来了,同往常一样笑着唤了一声,“唐姑娘。”

    太子坐在木几前的蒲团上,正喝着茶,闻声抬头,唐韵正好到了跟前,鲜艳的海棠色衬得那张笑脸格外得明艳照人。

    唐韵雀跃地唤了一声,“殿下。”

    明公公忙地退了下来,拉上了里屋的房门。

    太子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她,目光落在她的脸上,温和地瞧了好一阵,才宠溺地同她伸了手,“冷吗?”

    本就是天寒地冻,再加上又落起了毛毛雨,外面确实有些冷。

    唐韵的手指冻得发僵,没敢去牵他的手,先蹲在跟前的火盆前,伸手烤了起来,“还行,就是有些凉手。”

    太子看向她。

    细长的手手指,又是一片通红。

    太子俯身握住了她的胳膊,将人缓缓地挪到了怀里,同往日一般,抱着她,将她的手裹进了掌心内,一面烤着,一面轻轻揉着她的指尖。

    “孤送你的暖炉还少吗?”就没见她用过一回。

    唐韵今儿是真忘了,之前也是忘了,每回过来都是提心吊胆的,一心躲避巡逻的侍卫,哪里还顾得上手炉。

    “下回,下回韵儿一定拿着。”唐韵笑着缩进他怀里,仰起头,撒娇。

    娇媚的神色与往常并无异样,太子便明白了,除夕后的这段日子,她并非是在同他置气。

    而是当真在忙。

    太子的动作愈发温柔了起来,下颚蹭了蹭她细滑如流墨的发丝,眸光一敛,轻声问,“最近都忙些什么?”

    唐韵的心头不觉又跳了起来,依偎在他怀里,娇声地道,“看书、作画、练字五殿下昨日还请了嬷嬷来记,教韵儿礼仪。”

    唐韵说完仰起头期盼地看向他,眸子里闪出了星星点点的光芒,突地问道,“殿下,韵儿今日走得如何?”

    适才在御花园里,她看到他了,她望过去时,他也在看她。

    自己的仪态好不好,他定能知道。

    小小的巴掌脸上,期望实在是太大,太子突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身子微微后仰,俯视着她,对她一笑,“挺好。”

    唐韵放了心。

    掌心的炭火有些烤人了。

    太子摸了摸她暖和起来的掌心,松开了她,身子转过去,提起了木几上的茶壶,“坐过来,喝杯热茶。”

    唐韵忙地起身去抢,“韵儿来吧。”

    太子的手突地一绕,巧妙地避开了她,将对面的一个茶杯挪到她跟前,体贴地替她倒了一杯热茶。

    唐韵盯着那潺潺流动的茶水,知道太子是要同她说事了,心口不觉又提了提。

    “多谢殿下。”

    唐韵捧起茶杯放在了唇边,垂下的眸子瞬间被热茶飘出来的雾气,模糊了视线,唐韵吸了一口气,轻轻地抿了两口。

    热乎乎的茶水进喉,身子有些发热。

    唐韵弯身将茶杯搁在了木几上,身旁的太子回头去拿着什么,唐韵刚转过头,太子手里的一本册子便朝着她递了过来。

    “这是今日复选后,重新拟定的太子妃名册,里头的人选同上回的有所不同,你瞧瞧?”

    那话落入唐韵的耳里,免不得多想。

    唐韵的唇角忍不住往上一弯,临了想起五公主的话,又敛了下来,没敢去接,“殿下,韵儿不敢”

    太子递近了些,“有何不敢,不是都瞧过一回了?”

    唐韵耳尖有些生红,到底是伸手接了过来,翻开名册的那一瞬,唐韵的心口明显带着期待。

    目光从名册的第一行的名字开始往下瞧,每一个名字她都瞧得仔细,从头慢慢地瞧到尾,一直瞧到最后一个名字。

    唐韵的心陡然一沉。

    名册上并没有她的名字。

    “名册虽同上回不一样,但孤还是想听听你的意见。”太子侧目看向她,只看到了她垂下的一排眼睫。

    虽有些不忍,但这事,越早同她说,对她的伤害越小。

    “上回孤同你说的那位苏家四姑娘,母后不是很满意,如今看上的是户部尚书董家,董家姑娘孤今日也见过,性子太过内敛,没说几句话,孤倒是瞧不出其品性。”

    太子的声音很轻,似是生怕吓着了她。

    屋内很安静,能听到火盆里炭火燃烧的声音。

    太子等着她慢慢适应。

    半晌后,唐韵才出了声,“董家姑娘韵儿见过,少言寡语,这样的姑娘,心机怕是挺重”

    声音虽听不出异常,但明显带着含糊,且带了自己的情绪在里面。

    意思很明显了。

    太子愈发有些不忍,尽量迁就着她,“嗯,那你觉得谁合适?实在不行,孤还是选苏家四”

    盆里&30340记;炭火石子,“啪”地一声轻响。

    唐韵的手紧紧地攥住了自己的衣袖,鼓起了生平最大的勇气,张唇道,“殿下的太子妃,怎就不能寻个花容月貌,知根知底的呢”

    唐韵说完,自己都有些恍惚,不太确定那是不是自己的声音。

    可她必须得走出这一步,她不想留任何余地去让自己遗憾。

    谁都不适合,她自己想当太子妃。

    倘若之前那些隐晦的暗示之词,太子不是很明白,那如今唐韵的这句话,便也直接点破了。

    她想当太子妃。

    说出那话的时候,唐韵很紧张,说完了之后倒也不紧张了,耐心地等着他答复。

    她已经有了心里准备。

    良久,太子才轻轻地唤了她一声,“唐韵。”

    唐韵没去看他,只乖巧地点头,“嗯。”

    “孤封你为良娣如何?”

    唐韵的目光一直盯着跟前的册子,忐忑的一双眸子,还未来得及有所波动,一刹那便模糊了起来。

    待那股冲上头皮的寒凉褪尽之后,唐韵才感觉到了心口的一股刺疼,让她有些喘不过气。

    她想,她已经努力过了。

    也尽力了。

    报恩有很多种,不一定就得非得陪在他身边,去勉强他给自己一个太子妃的位置。

    这样的勉强也不是报恩,倒像是强人所难。

    先前她是以为,他连命都可以给她,还有什么是不能给她的,是以,她认为,他只是还没有想到这一层,才不断地去提醒他。

    去为他整理书架,除夕夜去奏琴提醒他,为了他去选秀

    如今回过神来,脑子也清晰了。

    他是太子,万事都做得极为周到的太子,又怎可能不会想到这一点。

    他早就给自己安排好了。

    东宫的良娣,以她如今的身份,能在东宫讨一个良娣,已经是太子对她格外的恩赐了。

    生命之外,有很多东西,都是无法逾越的,她不会去怀疑他救下自己那一刻的真心。

    可旁的什么都可以,唯独这个不行。

    她向来自负,从来不认为自己只配为人妾。

    如今她的身份虽低贱,但她的人不低贱,即便是空有一个孤傲的心,她也不想去妥协,去打破唯一还支撑着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的自尊心。

    唐韵咽下喉咙口涌上来的阵阵哽塞,极力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轻松,“殿下不是说太子妃吗,怎说到民女头上了。”

    太子一直在看着她。

    见她的头比适才垂得更低了,迟迟不肯抬头,有了几丝心疼,伸出手,手掌捂上了她头顶的发丝,轻声唤她,“唐韵。”

    他知道她可能会难受,有过期盼,失落是在所难免。

    他多宠爱她一些便是。

    唐韵依旧乖巧地点头,“嗯。”

    “孤说过,这辈子不会亏待你。”

    他不让她当太子妃,于她而言,也有好处,起码明面上的那些争斗,不会因此落在她身上,就凭着她如今记的身世,太子妃的位置,她还背负不起。

    唐韵继续点头,“嗯。”

    “孤会对你补偿”

    唐韵终于抬了头,“殿下对我如此之好,民女心头已经感激不尽,何来的补偿?”

    那脸上的笑意即便已经了无痕迹了,可眸子里还是留下了星星点点的水雾。

    太子的心口突地一缩。

    “唐”

    唐韵平静地拿起了木几上的名册,认真地同太子分析了起来,“殿下不是问民女谁合适吗,户部尚书董家,根基稳固,几代皆为忠良,陛下登基后,是第一个站出来建议清理前朝逆贼的臣子,且府上的几位公子也正值芳华,大公子已中举,二公子聪慧过人,极为踏实,走的是上坡路,而苏家,庶出的二公子虽是边关将军,府上也就只有他一个好苗子,大公子资质平庸,小公子被惯养养成了江陵的纨绔,两家相比,董家确实更适合殿下,皇后娘娘选得没错。”

    唐韵的声音平稳,不带半点情绪,真心地站在了太子的角度,替他分析着利弊。

    太子也能听出来了她的认真,心口却不知不觉地疼了起来。

    他不需要她替他分析这些,他的用意并非如此,太子的手缓缓地在她的头顶揉了揉,尽量去安慰她,“适才不说心机重?”

    “民女不过是一时小女人心态,同殿下玩笑了一句,董家姑娘很适合殿下。”唐韵回头看向他,不过片刻,清亮的眸子内,干干净净,没有留下半点水雾的痕迹,也不见一丝情绪。

    不怨也不妒。

    太子的心莫名一沉,“是吗?”

    唐韵点头,“嗯,殿下要是不满意董家,张家也不错,刑部尚书的嫡长女,家中”

    “好了。”太子一声打断,伸手将她揽入了怀里。

    “孤先将你安排在静安殿如何?殿内有一片腊梅,孤自己种的,如今正是时节,孤让明公公再好生布置一翻”

    身旁炭火烤得唐韵有些透不过气。

    唐韵轻轻地从他怀里挣脱开,起身去提了木几上的茶壶,倒了一杯茶递给了太子,身子不着痕迹地离他远了一些,抬头道,“民女不急,殿下如今正值选妃,这时候殿下纳妾,将来太子妃到了东宫,该如何想。”

    无论是语气还是面色,唐韵都极为地体贴。

    没有半分同他要取闹的意思。

    异常懂事,甚至懂事得让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