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七章 冲突酝酿中

      六二年农历三月十五,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赶工,八百多亩地也不在像以前那样荒凉了。
  一栋栋四层楼高的唐楼建了起来,总共有上百栋房子,按照目前港岛的平均人均居住面积来算,一栋四层高的房子最起码可以住十户人家。
  加起来,这一片区域可以住四千多户人家,现在的一户指的可不是后世的一家三口,最起码是祖孙三代,一户最少有五口人。
  这样算起来,就这一篇区域,最少可以容纳两万多户人口。
  目前工程的进度已经快到尾声了,之所以工程进度能够推进这么快,关键还是人手够多。
  现在的信息传播手段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发达。
  但是口口相传的威力也是不容忽视,刚开始只在一部分渔家人的口中传播。
  后来考虑到工地上的饭菜水平不错,很多渔家人都把自己家里年级稍大一点的孩子带到了工地上来帮忙做小工,也不要钱,管饭就行。
  刚开始工地负责人还不以为意,来帮忙不要钱只要管饭,还有这种好事,也就默认没有制止,后来所有的工人都有样学样,都是拖家带口的过来。
  工地负责人扛不住了,就把事情上报到了易欢喜这里,易欢喜也没有叫停,反而出面认可了这件事儿。
  最后的工地上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人一多,进度就快了。
  不过凡事都是有代价的,那就是成本飙升,主要是食材消耗,毕竟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不过在易欢喜这里,这些消耗都是不作数的。
  但是易欢喜的着一番动作很快就触及了一部分人的蛋糕。
  那就是围绕着渔家人吃饭的铲山帮。
  铲山帮就是垄断渔民手中鱼获的地头蛇,附近一片渔家人和小渔民所有的鱼获都必须出售给铲山帮。
  同时铲山帮还充当着“人口贩子”的作用。
  这个人口贩子的含义在于,一般有很多渔家人是熬不过冬天的,而铲山帮充当的就是放利钱的角色。
  既然是利钱,那肯定就是易借难还的。
  这些帮派可是吃肉不吐骨头的,到了时间换不上,那就肉偿,家里的女眷抓过去做外围,男的抓到东南亚做苦力,卖命。
  可以说是敲骨吸髓一条龙。
  本来每年年后,都是这群人丰收的日子。
  但是今年不一样了,有了易欢喜这个因素,附近的渔民和穷苦人家可以说是有了一条出路,可以过一阵舒心的日子了。
  但是对于铲山帮来说,别人的日子好过了,那么自己的油水就少了。
  这是这群赚快钱的人能够忍的吗?
  习惯了在金山上讨饭吃的人,你让他脚踏实地的吃饭,可能吗?
  现在铲山帮也坐不住了,他们怎么可能看着渔民脱离他们的掌控呢,经过易欢喜这么一闹,最起码这两年渔民能喘过气了。
  那也就意味着他们这两年的收入将会暴跌,之所以一开始就没动手,那也是因为没有摸清楚易欢喜的来历。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打探,对于易欢喜的来路铲山帮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本来还以为是条过江龙,没想到只是虚有其表。
  所以铲山帮的人决定今天就行动,绝了这群下等人的念想,羔羊要有羔羊的觉悟,不要总想着脱离这层牢笼。
  铲山帮的老大叫做墨鱼佬,以前也是一个渔民,年轻的时候不甘心做一个一辈子被剥削的渔民,所以去混了社团。
  经过了十多年的打拼,才有了现在的铲山帮,在他的控制下,渔民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天不如一天。
  铲山帮话事大佬家里,铲山帮的领头人物都聚在了这里。
  龙头墨鱼仔,社团的两个打手,同样是渔民出生的于天阳,越南仔波仔,还有就是师爷郑青。
  这四个人算是铲山帮的高层,铲山帮是个小社团,所以也不像港岛其他到社团那样,上万人,十几个堂口,铲山帮总共也就三百多号人。
  于天阳是社团的头号打手,负责解决社团对外的争端,波仔则是因为心狠手辣,充当的角色是放贷和收账的角色,师爷郑青则是负责经营社团的产业。
  说是产业,也就是几家青色夜总会和一个简单的赌场,面向的都是小角色。
  也是因为收入有限,所以社团一直扥不到扩张。
  四个人围着火锅交谈了起来。
  首先开口的是老大墨鱼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