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三章 工厂闹剧

      兔子目前国内有三大钢厂,武钢,宝钢,京钢,现在应该称作四大了。
  分别年产量在210万吨,270万吨,240万吨。
  而红星钢铁厂的产量仅次于这三大钢铁厂,加上红星钢铁厂的180万吨,基本站了国家钢铁产量的大头。
  其余钢铁厂的产量仅仅只是这四大钢铁厂的领头都不到。
  管中窥豹,由此可见红星钢铁厂的规模,特别是在这个钢铁资源特别紧俏的年代。
  钢铁厂生产出来的不是钢铁,而是一车车的黄金。
  由此也可以看出易欢喜所做出来贡献,说实话,易欢喜这肩上的两毛一受之无愧。
  钢铁厂很大,一时半会儿根本看不完,要想逛完整个厂子,估计的花两三天的时间,这里的两三天指的是到各个车间都看看的时间,要是走马观花的话,一天也就够了。
  所以易欢喜的行走路线都是在目的地的那一条线上,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参观,差不多也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钢铁厂食堂。
  既然是厂领导的碰头会。并且又带着接风宴的性质,那么地点选在单位食堂那就再好不过了。
  60年代的企业,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包含了厂子员工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全方位覆盖。
  那么食堂也就不仅仅是字面意思上的食堂的意思。
  更加包含了酒店的功能。
  并且任何社会,都少不了特权阶级的存在,那么食堂当然也一样。
  领导吃的当然是小灶,肯定不是吃的和工人一样的大锅饭,就算是吃大锅饭,那也是政治需要。
  靠近食堂,易欢喜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味。
  王文也闻到了,就像易欢喜解释道:
  “今天是给易代表您的接风宴,厂长和书记都已经安排好了,就在咱们厂里的吃,应该是食堂的师傅正在准备。
  咱们厂里的掌勺师傅还是有点来头的,祖上据说是宫里的御厨,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厨艺绝对是一绝,就是人有点........”
  王文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从厨房了窜出来的一个身影给给撞到了。
  定睛一看,原来是个小孩子,得亏是个孩子,要是个大人,王文被这么没准备的撞一下,估计够呛。
  刚准备说两句这个小孩,结果这小屁孩就一溜烟的跑了。
  气的王文差点骂娘,要不是易欢喜在旁边,估计王文高低得赶上去教训一顿。
  不过易欢喜在旁边,也只能作罢。
  等稳住身形,王文才说道:
  “估计是厂里那个工人的孩子,现在也放学了,估计这小子是来这里找吃的了,这两年厂子效益好,福利也就多了,这还是托您的福呢。”
  这句话也算是和易欢喜解释了一下,怕易欢喜不高兴,表明这种事在厂子里也比较常见,现在的家里,孩子都多,要是父母都是双职工那还好,但是要只是单职工的话,家里人一多,就容易拉饥荒。
  所以厂里工人的孩子到厂里的食堂大点剩菜剩饭也算正常。
  因为钢铁厂只包午饭,其余几餐都是自己在家解决的,所以很多家里拮据的孩子在下午放学后都会来厂里食堂逛逛,有时候还能打点剩菜剩饭。
  特别是这两年,厂子的效益好,福利也就多了起来,这事儿也算是一种默认的福利了。
  对此,易欢喜并没有什么不高兴的
  不过既然都到了钢铁厂的食堂了,那易欢喜的兴趣也就上来了,毕竟四合院里鼎鼎有名的傻柱不就在钢铁厂食堂干活吗。
  而且正好就是掌勺师傅,易欢喜心想,王文刚刚没说完的话应该就是:厨房的掌勺师傅人有点轴吧。
  从这也可以看出,王文是一个好人,着话不带贬义的。
  因为在易欢喜的角度,傻柱这个人树说好听点是有点轴,难听点就是不识时务。
  爱钻牛角尖,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不管是对是错都坚持,不过好在人不错,为人重情义,这也是大家对傻柱这个角色又恨又气但是又透露一丝怜悯的原因。
  有点恨其不争,怒其不为的意思。
  王文说那句话的意思就是提前给易欢喜打个预防针,要是倒时候傻柱真的冲撞了易欢喜的话也不至于记到心里去。
  从这也可以看出,傻柱这个人还是挺讨喜的。
  虽然易欢喜也这样认为,但是易欢喜并不喜欢和这种不开窍的人打过多的交道。
  “没事儿,厂里效益好给困难工人家里一点帮助是正常的,毕竟都是人民的厂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这很好嘛。”
  听到易欢喜的话,王文也不敢搭腔,这种话也只能领导说,要是自己这么说了,那自己可才是不识二五八万呢。
  工厂是人民的不错,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代表人民说话的。
  不过易欢喜的这番话也算是说到了王文的心坎里,毕竟人们都更加喜欢一个体恤下属的领导,不怕领导难伺候,就怕领导起高调。
  难伺候总能伺候好,但是要碰上那种食古不化,乱定调子的领导才是让人头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