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3章 碧落黄泉

    慕寒之见父皇迟疑,便温声开口,“启禀父皇,儿臣以为先占领元贞国北部较为妥当,将这一半城池划入萧国疆域,将战线维持在北边,多线作战过于耗费兵力,若是囫囵将元贞国吞并,只怕无暇顾及多处战事,如此便可逐渐蚕食,是较为稳妥的法子。”

    明渊帝挑了挑眉,“太子这番言论倒是颇有见地,长进了。”

    慕寒之垂眸恭敬回话,“多谢父皇夸奖,父皇圣德之下,儿臣多少也受了熏陶,只是……”

    明渊帝见慕寒之犹豫,便皱眉,“有话就说,何必欲言又止?”

    慕寒之这才接着道,“父皇,儿臣以为战事不该殃及百姓,日后吞并元贞国,彼民即是我萧国子民,当一视同仁。故而想请求父皇,约束将士,不欺辱百姓,降赋税,不扰百姓日常劳作。”

    此言倒是说出了赫连羽心中所想,便也附议,“陛下,太子殿下此言有理,就拿百姓日日农作来说,四时节令耽搁不得,日后收成自然影响我萧国赋税多寡,民心所向社稷方能长久。”

    明渊帝嗤笑,“朕都还没说什么,殊玉倒是先急了,不过你们所言在理,朕自会下旨约束。只是不知占领元贞国北部疆域后,你又待如何?”

    赫连羽浅眸微掀一瞬失神,“启禀陛下,接下来便是挟天子以令天下。宣武帝余威仍在,若我们逼得太紧,难保元贞国中反抗之力愈盛。不如从国内派遣大臣入元贞国朝堂,把持元贞国政务,逐渐削弱元贞国势力,就如同温水中的青蛙,待乏力虚弱,便再逃不出陷阱。”

    明渊帝含笑盯着赫连羽,略带几分冷意,”到时只派大臣怕是控制不住局面,所以国中须得派一位高位之人前去坐阵,殊玉觉得派谁合适?“

    赫连羽知道此乃试探之言,只躬身答道,“陛下圣心□□,自然会选合适之人前去,臣不敢妄言。”

    明渊帝笑着摇头,“倒不是妄言,除了太子,也没有其他的合适人选了。”

    赫连啸见状笑着开口,“太子殿下乃陛下之血脉,由储君前去,确实能稳住局面,陛下也可放心了。”

    慕寒之垂眸并未多言,明渊帝沉思片刻后便应允了赫连羽所提的计策,至于但其他的却未置可否。三人离开后,独留明渊帝于殿中沉思。

    “太子真是长大了,声望一天比一天高,朕可还活着呢,他也太急了些。”

    赫连啸见太子留赫连羽说话,便先行回府,只叮嘱赫连羽早些回去准备明日动身的事宜。

    “太子殿下可是有话嘱咐微臣?”

    慕寒之自顾自地走在长街上,“如今你也看到了父皇对我的忌惮,日后行事只怕更要小心谨慎。”

    赫连羽点头称是,“太子殿下倒也不必过分忧虑,陛下会明白的。”

    慕寒之轻笑,“会么?这个先不提,我留你确实有话要说。之后若我受命赴元贞国,你便同我一起去,一则是赫连家威名远扬,也叫他们知道我对你信任有加。二则是你细心缜密,若不带上你,我反而不踏实了。”

    赫连羽领命,“殿下就算不说,微臣也会请旨前去的,从未去过元贞国都城,偶尔听人提起倒别有一番景象。”

    慕寒之笑着拍了他肩膀,“被你说的,好像我们此去元贞国竟然像去游玩似的。”

    赫连羽转头正色,“还要多谢殿下方才替微臣说出心中的忧虑,攻伐之事,原本就不该伤及无辜百姓。”

    慕寒之摆了摆手,“这有什么好谢的,我既知你心怀百姓,不愿其因战乱流离失所,更何况这是于我们有利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二人复又商讨了几处细节,赫连羽这才得空回府,不消半个时辰,赫连家父子便出发往元贞国北疆去了。

    萧国军队在边境窥探多时,在元贞国北疆五万驻军到达京城之时,烽烟扎起,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沈家父子最为担忧之事终成现实。

    只能率军反击,一开始萧国军队渐有颓势,沈云疆还松了口气,却突然发现萧国另一支大军不知从何处冒出来,包抄后翼,一举断了元贞国军队的供给。

    一连七日,元贞国军队在沈家父子的带领下竟只能被强行合围,似被洪流吞噬的汀上白沙,最终湮灭。

    沈亦为半跪在雪地之上,点点鲜血如梅花,染红大地,断断续续地开口,“我沈亦为……有愧于先帝……有愧于元贞国……”

    最终再无声响,一代名将就此人死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