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章 第五章

    回去的路上,颜为手捧着这束芍药。

    路过的行人纷纷打量,一个相貌堂堂,身形挺拔的男子,手中却捧着一束花,这实在是有点不搭。

    但人们也猜测他大概是要趁着今日七夕,拿花去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

    别说,那姑娘还挺有福气的。

    楼亿看着路人或羡慕或揶揄的目光,他怕公子感觉不自在,便道:“公子,这花要不我来拿吧?”

    颜为倒很淡定,脸上没有丝毫的局促羞愧之色,只道:“不用。”

    回到府中,侍女小梅迎上来,看见颜为手里拿着花,有些许的诧异,从未见公子拿过花回家中,今日是怎么了?

    但是她压下心中的诧异,问道:“公子,这花如何处理,可是要放在厅堂?”

    “放在我房中,你去寻个花瓶过来。”

    “是。”

    待小梅寻得花瓶来,颜为将花好好地插进去,又浇上水,再给花瓣洒上几滴水。

    如此一来这芍药又显得鲜活起来。

    颜为拿着花瓶走到窗边,把桌上的《诗经》、《礼记》、《史论》等书都收拾了一下,放到一边,然后将花瓶放了上去。

    有风从窗口吹进来,芍药的花瓣也跟着轻轻抖动,院中满是绿植,角落边高大柔韧的斑竹子在风中轻舞,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风借着它的手在弹奏什么美妙的乐章。

    如此细看,这花倒和院中的景物挺相配。

    颜为的眼神中露出不易察觉的温柔。

    过了片刻,他淡笑着收回目光,走到窗边的矮榻上坐下,然后拿起桌上的《荣史》看起来。

    此时屋外传来小梅的声音,“公子。”

    颜为头也未抬,“进来。”

    小梅走了进来,“老爷和夫人听闻您回来了。现在正在厅堂,请您过去呢。”

    颜为放下书中的书,看向小梅。

    “知道了,你先去回禀,说我稍会过去。”

    “是。”

    颜府厅堂。

    颜父和颜母端坐于堂上。

    见到儿子来了,颜母脸上都是慈爱的笑容。

    颜父五十岁左右,头发虽然有些斑白了,但是身形还是很挺拔,行动矫健,仍十分康健。

    颜母四十多岁,脸上敷着淡淡的胭脂,五官明亮大方,行止端庄,看得出来年轻时一定是个大美人。

    颜母年轻的时候是书香门第家的小姐,祖上也出过不少的官,颜父出自商人之家,当年颜为的外公外婆也是不同意他们来往的,但是颜母的坚持,加上颜父宽厚的品德和良好的学识打动了他们,最后才答应这门婚事的。

    此后夫妻恩爱三十年,生了颜为这个独生子,颜父也没有其他妾侍通房什么的。

    颜为向颜父、颜母行了礼,问完安,便坐了下来。

    颜父开口了:“你所捐的钱粮是否已经输送完毕了?”

    “回父亲,新一批的钱、米、衣裳、茶叶等都已经登记好,入了仓库,近日就会随着朝廷的赈灾之物送到灾民手中。”

    颜父平时也不会过问颜为生意场上的事,但是如今这事毕竟关乎赈灾,同时也与朝廷有瓜葛,所以他也是一直上心的。

    过了片刻,颜父又道:“你就这么信任朝廷吗?若他们私吞了你的钱财怎么办”

    “此次皇上已派了最负盛名,最有经验的陈科、刘辉几位大人来协助并监督赈灾事宜,儿也见过皇上了,确实是位心系百姓的好皇帝。此次她亲到江南,定不会发生中饱私囊之事。”

    听闻这话,颜颜母笑着说道:“少听你这样夸人,看来你还挺喜欢皇上的。”

    颜为一愣,随即回道:“儿只是就事论事,并非有意偏袒。”

    “况且儿一人之力有限,若能集官府之力赈灾是再好不过的了。”

    颜父点点头,“自你十六岁,我将家业全权交予你打理的时候,我就相信什么事你都可以做得很好。”

    虽说生意已经完全交到了他的手上,但是此次颜为捐了大半的家产,只剩下些最基本的运转资金,父亲、母亲也没有斥责他,反而全力支持他,颜为的心中充满感激。

    “多谢父亲。”

    颜母看着自家的儿子,从小就聪慧懂事,性格沉稳,做事牢靠,什么事情也不用他们操心,不由得赞许地点头。

    “好啦,儿子辛苦啦。”颜母站了起来,“咱们别说这么多了,吃饭吧。”

    然后回头跟丫鬟们招了个手,“上菜吧。”

    颜为点了点头。

    救灾和米价的事都顺利解决了,昌宁回到行宫。

    侍卫张书正好来报。

    “老婆婆可安置好了?”

    “是,已安排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