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章 黄泉路

    林致攥着阿好的手,泪已从眼角滑落,她低泣着问阿好:“他认不出我怎么办?他认不出我怎么办?我再见不到他了怎么办?”

    黄泉路上,若她看不见他,他亦认不出她,那该怎么办?

    阿好握着她的手,连声安慰,“不会的,不会的,大公子怎会认不出三娘子?大公子这般待三娘子,便是三娘子化作一缕青烟,大公子也定能将三娘子认出来的!”

    阿好信誓旦旦,大公子爱极了三娘子,如若不然,他那般高不可攀的人,怎会抛却所有只为了三娘子!

    这世间,哪里能再寻到这般痴心深情之人。

    林致怔在那里,口中喃喃道:“是啊,他这般待我……他这般待我……如何值得?”

    “三娘子……”阿好替她拭泪,“莫哭了,大公子定是不想看到你这般自伤的。”

    林致方才几句似是已经耗尽了所有精气,她喘着气,探手要去枕下拿什么物什。

    阿好知她心意,忙帮她把枕下的一个小木匣拿了出来。

    林致此时已是出气多,进气少,她将小木匣小心打开,里面却不是什么金贵之物。

    灯光映在上面,幽幽泛着冷光,原是一枚箭簇。

    林致看不见,只用手摸了摸那枚箭簇,似是抚着什么心爱之物,她嘴角含笑,眼角的泪珠却止不住往下落。

    阿好看得心酸不已,虽是林致看不见,她却还是偏过头,默默流泪。

    三娘子与大公子,如此情深义重,却怎奈被奸人所害,以致各自悲苦,最后阴阳两隔。

    林致将那枚箭簇握在手中,语气已平复,“阿好,此物定要与我陪葬。”

    阿好再按捺不住,悲声道:“三娘子!”

    林致似是放下心中大石,语调松快,“莫要哭,我此去能与阿耶阿娘还有阿弟团聚……本也是幸事……”

    阿好听她声气渐弱,惶惶然扑在她榻前,连声道:“三娘子……三娘子……”

    林致提着最后一口气,断断续续道:“阿好……我此去后,定要……将我埋在高处……坟首……坟首朝邺城……”

    阿好早已泣不成声,闻言只连连点头,又想林致看不见,连声应道:“奴明白,奴会的,奴会将三娘子埋在高处,会让三娘子日日望向邺城,望向大公子……奴明白的,奴明白,三娘子放心……”

    生不能相守,死亦只能遥遥相望。

    旁人都不知三娘子对大公子的情意,或许连大公子都不知,阿好却明白,三娘子爱大公子之意,并不比大公子待三娘子少。

    林致此时已至弥留,眼前闪过很多画面,阿耶,阿娘,阿弟,王韫,阿好,还有幼时欢快宁静的岁月。

    她这一生,幼时随父母亲宦游,过得自在随心。谁知世事无常,阿耶骤然去世,阿娘重病,阿弟幼小,彼时虽是艰辛,尚幸一家人熬了过来。

    后被接至洛阳林家,却不知正是落入虎口。

    为攀附权贵,林家将她与豪强藩镇桓烈之侄桓玮定亲以作冲喜之用。

    可阴差阳错之下,她与桓烈之子桓殷,真正的天之骄子,这个她本应该叫做大伯之人,萍水相逢,却互相扶持着走过危难,为对方几经生死。

    可名分早定,他是她的大伯,她是他的弟妇,他们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便是粉身碎骨,身败名裂。

    他们都明白,克制守礼才是对对方最好的成全,便是有一丝妄念亦会将对方推入深渊。

    及至回到京都洛阳,她履行诺言,嫁给桓玮,安心做桓家妇。哪怕知道若是桓玮身死,自己便要做陪葬之人。

    他却被派至陇右收复故地,陇右节度使崔瀚拥兵自重,不臣之心日益凸显,早不将朝廷圣人放在眼里。更与桓氏不睦已久,与北戎多有勾结,怎会任桓氏嫡子窥探己方军情?

    所有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

    她却开始了噩梦般的生活,夫君桓玮,被众人称道的如玉君子,从前口口声声爱她重她之人,闺房之中却有如恶鬼。

    因身体有疾,他不知从何处淘换到秘药,既喂自己,又强逼她服用,她实在不从,他便拿了她母亲与幼弟做胁迫,有一次竟生生断了幼弟的腿。

    她容色过人,从前有意遮掩,倒是不显,后因桓玮察觉,无从遮掩,更引来后来祸事。

    桓玮迷恋她的容色身体,却又疯狂怀疑她不贞,婚后两年,便让她怀孕三次,却次次将她折磨至流产,口口声声称那是桓殷孽种。

    她的身体自那时起便垮了,生不如死,却又不能死,她的阿娘阿弟都握在了桓玮手中。

    她心头的那个人还没有回来。

    这种暗无天日的日子她又过了三年,她以为命运再不堪也不过如此,谁知桓玮禽兽之举何止于此!

    因桓殷出走,他欲谋取代桓殷在河东之位,为攀附权宦,竟将她献与大权阉曹忠之侄!名是献曹忠之侄,实是献与曹忠,这两叔侄共槽之事洛阳城谁人不知?!

    曹忠乃是阉人,荒yín残忍,被他□□至死之人不知凡几,桓玮为攀附他,竟作出此等卖妻求荣之举!

    此时,却传来桓殷大破北戎,不仅收复陇右故地,还直追千里,大破北戎王庭,生俘北戎可汗及亲眷。

    陇右节度使崔瀚满门为北戎所屠,桓殷自代陇右道节度使,另派人接掌朔方,后又大败王元,收复灵州,夏州。

    此时河东旧部响应者众,他陈兵太原,破高密,兵不血刃便接掌了太原,控制河东,若是潞州再落于他手,洛阳便是他的掌中之物。

    用兵之神速,手下竟无一合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