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0章 疑点重重

    晏云初与余青青相见的时候,二人都较之从前憔悴了好些,自余老身死,苏衡留在余府长住,晏云初只当苏衡对她有意。然而,余青青欲离开裕北郡前往王都,苏衡不劝反支持,只说愿她能做想做之事。如此看来,又不像是对她有情的样子。

    晏云初问她前往都城如何安身,余青青笑说有一表叔在都中经营药坊,这些年随父亲耳濡目染,也识得许多药材药方,或可帮助表叔打点一二。此外,她携家资前去投奔,也不算攀附。

    余青青果然是打定主意要走,除了腊梅,她已将家下众人尽数遣散,至于家宅,待她走后,便托予苏衡代为照管。

    听闻余青青不日就要起身,晏云初前去询问杨初杰可要与她同行。杨初杰身上渐好,在王府因碍着她的脸面不敢肆意纵性,又惦记着要回去彻查李管家等人刺杀之事,他早提过要启程返家,还是晏云初担心他身体,这才劝得他安心留在府上将养。

    杨初杰听她如此一问恰合了心意,遂满口答应下来,只说结伴与余青青主仆二人同去王都,路上正好有个照应。

    苏御得知此事后,亦分派人手,命他们一路护送而去。

    晏云初事先未征求苏御意见,擅作主张促成他们同行,她还担心苏御心生不快,可苏御并不介意。

    晏云初仍觉不妥,“杨初成到底杀了余青青的姊姊,她或许会迁怒旁人,杨初杰同她一路,也不知会不会遭她暗算。”

    苏御有些意外,“你知道杨初成杀了余丹丹?”

    晏云初悔之晚矣,一个不妨竟脱口提到了余丹丹,多少有些揭苏御伤疤的嫌疑了,她毕竟是苏御的良配。

    “小雅从前告诉我的。”晏云初有些局促地理了理衣摆,“杨初成的许多事情她都知道。”

    苏御实也并未动怒,她能毫不避讳地在自己跟前畅所欲言,他觉得也挺好。

    “你反倒担心余青青加害杨初杰,据我看来,余青青该提防着杨初杰才是。”

    晏云初一怔,话说到这份上可就难堪了,杨初杰是有些失于检点,但不至于是个女的他都不放过吧。

    她不知道的是,杨初杰还真就这般禽兽,与余青青结伴返回都城的途中,他的确欲行不轨,却被余青青一席话吓得正襟危坐,还左右开弓扇了自己两巴掌。

    至于余青青如何劝阻杨初杰,晏云初得知内情的时候,已是一月之后的事情了。

    自随苏御前往城隍庙之后,晏云初再未出门,杨初杰离开之后,晏云初提出搬回于飞阁,苏御也未阻挠,由她去了。

    晏云初发现龙文也一并过来了,想来,这也是苏御一番好意,晏云初承他的情,只道多谢。

    而苏御并未告诉龙文她极有可能就是燕云初,只觉得他们二人皆出自苍黎城,作此安排,也是他的呆意。

    那日在城隍庙东头静室,苏御与老道照旧摆坐对弈,晏云初不谙棋道,在旁坐着很是无聊,正觉呆不住,苏御问她何不四处逛逛,她欣然退场,在连营的陪同下转转去了。

    苏御目送她离去后,回头见老道笑吟吟地看着他。

    “王爷今日前来,只怕不为下棋罢!”青松老道轻叩棋盘,“王爷意不在此,有话不妨直说。”

    苏御提起前任宁西王及其家眷,“道长所知内情,还望相告。”

    来此之前,苏御收到了谢长泽的信件,在查探前任宁西王旧事的过程中,谢长泽留意到一个曾在宁西王府常走动的门客醉心求道。在王府遇难后,此人追随苏老将军而去,后化名青松隐于当地城隍庙。

    苏御回想起义父,苏老生前也时常带他至青松老道跟前作耍,他既是王府旧人,必知当年之事。

    “宁西王并未与先皇淑妃娘娘有何苟且之事,王爷与王妃虽是媒妁之言,但也相敬如宾。”青松倒了一杯茶递给苏御,“王府遭难之时,是王爷事先安排,作出火烧王府的假死之局保全王妃。”

    当时,有孕在身的宁西王妃本族亦大都被牵连获罪,她逃离王府后,避世隐身于深山之中,后诞下了一双女儿。

    苏御接过茶水,“宁西王的孩子,后来怎会被杨丞相养在膝下?”

    “王爷已经追查过这些事情?”

    “所知不多。”

    “王爷想知道,贫道说与王爷便是……”青松老道微微眯起双眼,当年,他受宁西王所托,与几名王府忠仆设法保全宁西王妃,那些尘封在记忆深处的旧事,恍如仍就发生在昨日。

    王府出事已经过去将近一年,正当大家皆以为可以功成身退的时候,助王妃出逃者有一人落入杨丞相之手,杨丞相以其妻小性命相威胁,故此他投靠相府,引人杀入了深山。

    “贫道去迟了一步,终负宁西王所托。”青松长叹一口气,“也还算他良心未泯,未曾对孩子赶尽杀绝,也是因果报应,没几日丞相夫人临盆,孩子生下来便死了。丞相偷梁换柱,将王妃之女抱回相府,假说是杨夫人所生。”

    青松笑着摇了摇头,“当日替杨夫人接生的,正是余老太医。杨相只言孩子出自善堂,实为弃婴,他如此行事,是不愿其夫人承受丧子之痛。后来,贫道冒险找到余太医打听孩子下落,余太医方知那孩子原是宁西王之后。”

    余老太医所知的隐秘之事还不只这一件,桩桩件件都是要人命的大事,战战兢兢在王都挨了几年,他辞官回乡,圣上也准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