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5章 失业

    人生啊,难。躺在病床上,有躺在病床上的难处,离开病床,回到社会,也有难处。

    1986年又一个四月,张迎春的复查结果很好,没有复发也没有转移。她想回去工作了。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强烈。

    张迎春在上棉21厂大小也算是个人物,纺工系统的操作能手哦!尽管长病假两年了,在上棉21厂,她依然是个名人。患上癌症以后,本来是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的,无奈,书记厂长知道了,再加上上海首例和分手,没过几天,就传的大街小巷人尽皆知了。得知她生病了,老同事,老朋友,专程跑到病房看望她,让她深受感动,好几次都哭的稀里哗啦的。护士长劝都劝不住。现在,自己病情稳定了,连朱教授等肿瘤专家都说可以适当的做想做的事了,张迎春想到了要回去工作,回上棉21厂工作。同时也去见见那些老同事老朋友,说声谢谢。

    张迎春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一个人一旦被宣布患上了癌症,往往就是意味着事业的终结。走进上棉21厂,张迎春就感受到了人走茶凉的滋味。

    张迎春离开这个单位已经两年多了,原来的书记,厂长都调走了。车间主任虽然还在,但是换工作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像张迎春这样没有靠山的小人物,想要在纺织厂里换一个工作就是比登天还难。

    好强的张迎春放下了自尊:“领导,求求您了,我可以做任何工作,只要不是三班倒就行,扫地,打扫厕所都行……。”

    新书记:“哎呀,小张,这事真的很难,太难了,非常难,现在厂里就是在岗的要换个工作岗位都很难。知道吧!你是长病假,你回来工作,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去,这个还可以。要换工作岗位,不行啊!让别人知道了,会闹的。厂长来了啊。”新书记不再说话。

    张迎春转身面对新厂长。张迎春是病人,然而新厂长既没有叫她坐,也没有叫她喝水。甚至连看都没有看她一眼,只是和新书记聊工作上的事。期间还了个打电话。

    等他忙完了,新厂长才诧异地问:“你是谁?”

    张迎春:“我是张迎春。”

    新厂长:“张迎春,就是那个上海首例的什么癌?小张啊,我觉得,你之所以得病,应该是累坏的。你想想,是不是?三班倒就是最要命的熬夜。我觉得,你的病,完全是拼命拼坏了的。但是要换工作岗位,不行啊。”

    张迎春换工作岗位的希望破灭了。彻彻底底的破灭了。

    工作的事张迎春不是没想过。

    第一种情况,不上班,继续养病,这是老朋友小姐妹们的建议。拿个病假工资。张迎春知道,这样是最好的,但是太不现实了。自己不能一直拿着病假工资,再让父母贴钱吧!

    第二种情况,上班,继续在上棉21厂工作。但是换不了工作岗位,想上白班,这是幻想,是一厢情愿。从身体的角度来说,这是最不利的,朱教授等肿瘤专家是竭力反对她再次三班倒的,虽然收入补贴都有了,但是这样工作无异于自杀。

    第三种,辞职。另辟捷径。但是一个癌患,哪个单位肯要呢?

    走出办公大楼,天空飘起了毛毛雨,这就是四月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