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4章 何似妾心与君情

    古人给风月场所想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青楼”。

    “青楼”原本指豪华精致的雅舍,也就是富贵人家大小姐住的“绣楼”,因是用青砖垒成,所以称之为“青楼”。

    那年代,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叫“教坊”,地点就设在青砖建成的豪华青楼里。它是一个艺术排演机构,也就像我们现在的歌舞团,里面的演员不论男女,全称“伎人”。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坊因优秀艺人的流失而难以维持便开始衰落,以致于后来与邻近周边的妓院合并,教坊才逐渐变成了妓院,“艺伎”也变成了在青楼内卖艺的风尘女子,“小姐”也从此变成了对“妓女”的代称。

    不过,青楼里多是卖艺不卖身的“艺伎”,称为“清倌人”;也有卖身的“艺妓”,但数量很少,档次也比较高,接待的都是些达官贵人,风流才子,称为“红倌人”。纯粹做皮肉生意的妓院称为“窑子”,档次较低。

    【一】《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白居易.词

    借问江潮与海水,

    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

    相思始觉海非深。

    杜十娘是“风雅涧”的头牌歌舞伎,而谢月朗和徐素素是“醉意楼”的“清倌人”。

    这天,她们姐妹三人跟随“周家三少”去成都游玩往回走,在码头恰巧碰到柳好好送别纪绪进京赶考。

    纪绪和柳好好分别时的缠绵,以及纪绪吹奏的凄凉笛声感染了杜十娘姊妹仨。

    年纪较小的徐素素质问:“世界上真的有真挚的爱情吗?”

    谢月朗说:“我的傻妹妹,哪有什么真挚的爱情,都是风场做戏罢了。”

    杜十娘道:“我看那书生倒是真心的!”

    谢月朗笑着说:“男人还有真心的?十妹若不信,待会儿启程后,我勾引勾引他给你们看看,他是不是坐怀不乱的好男人。”

    徐素素说:“如果他果真不是好男人,那岸上的小妹妹可就惨了她看起来比我还小,又那么单纯。男人啊!你们于心何忍?”

    杜十娘道:“那女孩就更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俩还不知谁在欺骗谁呢!”

    谢月朗问:“十妹何出此言?”

    杜十娘说:“那女孩,我认识。她叫…柳…柳云烟。一年前,她女扮男装跟随汪寿昌大人去找过我,看着她和汪老头那腻腻歪歪的样子,便知两人是相好。现在又来和那书生藕断丝连的,装什么清纯……”

    【二】《出巴蜀赴京途》熵秋水.诗

    身负踌躇志,呼朋携远游。

    江清挽流水,风暖送行舟。

    两岸山色转,沿途风光悠。

    当时明月在,还可归故楼。

    船,了。

    纪绪站在船头,久久地凝望着岸边人看不见了,树看不见了,甚至连岸边的山也看不见了。

    谢月朗来到纪绪的身边,大方而又优雅地笑道:“这位公子,好雅致,看什么呢?”

    “噢,没看什么。”纪绪朝谢月朗笑了笑,收回了目光。

    “外边风大,进舱来吧!”

    “好,这就来。”纪绪跟随谢月朗进了船舱。

    谢月朗问:“公子,住那间?”

    “前边右侧第三间。”

    谢月朗侧身让路,纪绪走过去,进了自己的卧房,随手带上了房门。谢月朗尴尬地站在了他的房门外……

    纪绪坐在了窗边,望着两岸的秋景。游船走得很悠闲,两岸的青山好像都在围着他转似的,美丽的景色慢悠悠地往后飘逸。

    纪绪就这样呆坐了一天,直到那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了天上……

    【三】《今日良宴会》佚名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

    天黑了,船靠了岸。

    周家老三带着小斯到岸边酒家买回了酒肴,他们六人在周老大的大客房里聚起餐来。

    三位美女轮流上场,吹拉弹唱,好不热闹。她们可不是为周家哥仨作的表演,而是想引起隔壁帅哥纪绪的注意。

    谢月朗的筝声是那么地飘逸,徐素素那时髦的曲儿又演绎得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