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1章 第11章

    宋真清站在远处,虽然瞧不见壮士面上的神色,但能看见他屈起的臂弯,以及大臂上绷紧的块状肌肉,此人力气之大实是令人瞠目结舌。

    这气势与鲁智深倒拔杨柳有的一比。

    围观众人也被眼前所见惊呆了,方才还不断斥骂韦无冕登徒子的妇人们俱闭了嘴,十来个汉子更是瞪圆了眼,原伯震惊的丢了拐杖。

    汉子们见壮士把圆柱稳稳当当放在了地上,这才回过神来纷纷跑过去帮忙救人。

    宋真清惊叹,原来世人口中力拔千斤的人真不是没有啊。

    她眼前便有一个,亲眼所见不得不信啊。

    宋真清见壮士把圆柱放到了稍远些的空地上,忙小跑几步,迎着壮士的背影问道:“壮士,你好,我叫宋真清,你叫什么名字啊?”

    声音清脆,一双眼睛晶晶发光,像似在盯梢猎物。

    壮士不愧为壮士,真乃奇人也,走过路过不可错过,问问这人居住何处也是好的,指不定以后能求人帮忙呢,宋真清在心里已悄悄打了一副好算盘。

    而壮士听到背后突然传来的女声,忙回头,似对宋真清灼热的目光恍然不觉,他只是咧开嘴,对矮了他一个头的宋真清傻笑道:“我……叫,叫,阿,阿……二。”

    他似乎不常与人说话,将自己的名字说的磕磕绊绊。

    “阿二,你力气真大,”宋真清眯眯眼,真心夸赞。

    “嘿嘿嘿,”阿二听到夸赞,像个孩子般嘴咧的更大了,很显然他非常开心。

    宋真清被阿二孩子般真诚的笑容感染,也跟着他咧开嘴笑了起来,“嘿嘿……”

    却不妨阿二突然冷不丁的道出一句:“妹妹,妹妹……真……好看。”

    这是被调戏了么?

    来不及收回咧开的嘴唇,宋真清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噎到,就她目前这副打扮竟然还有人说她好看,这人啥眼神。

    宋真清瞥了一眼阿二,还在傻兮兮的笑,她不得不深刻的怀疑这阿二虽是力大无穷,但脑子吧,似乎与力气成了反比,好像不太好使的样子……

    哎,再瞅向一旁正双眼熠熠盯着自己的韦无冕,宋真清长叹一口气,她咋就忘了,如果阿二是个正常人,怎么可能与韦无冕这般投契?

    不对不对,她这般想,是不是意味着她也不是个正常人?

    因为这几日来,她与韦无冕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可比阿二与韦无冕的关系近多了。

    呸呸,她可是个正常的不能再正常,那么聪明机灵睿智的人。

    宋真清猛摇头摆脱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正想问问阿二住在哪里,以后若是有事相求可否去寻他?

    就听不远处有个声音忽然唤她,“清清小道姑,清清小道姑……”

    宋真清循声望去,是原伯。

    原伯正朝她这边走来,手里的拐杖也不知丢到了哪里,脚步蹒跚,见状她忙跑过去搀住原伯,就近找了块空地坐下来道:“原伯,您歇着。”

    原伯盘起腿深吸了口旱烟,又轻轻吐出烟圈,看着已被七手八脚抬出来的小夫妇,默了片刻,在地上敲了敲烟杆才对宋真清道:“老朽代伢子多谢清清小道姑的帮忙。”

    语气与先前相比,是真心实意的感激。

    宋真清却忙摆手,“不是我救的人,我什么都没做。”

    无功不受禄,她确实什么都没做,虽然她也想救人,但有心无力嘛。

    “清清小道姑莫客气了,若不是你的到来,那两位也不会来此,又怎能帮忙呢?”

    原伯眼明心亮,早已看出韦无冕几人唯宋真清马首是瞻。

    中原有句古话,叫,擒贼先擒王。

    虽与眼下情形不同,但道理却是相通的。

    一群人作伴同行,自然有领头之人,就像狼族必然会有头狼一般,否则就是一盘散沙乌合之众,不仅成不了事还会坏事。

    原伯以为眼前的小道姑,莫看着年纪小,却是个极有主见的,不然也不会把本县张大人已做定的案子还能给翻过来,且还堂而皇之的查起了案子。

    只能说人不可貌相,清清小道姑日后还不定会有什么大造化。

    而且看云大小姐似乎也没有怪罪清清小道姑的意思,对小道姑颇为客气,似乎也说明小道姑可能真的不是杀害炎丹的凶手。

    况且炎丹此人,真不好说到底还得罪了谁?

    原伯一番心内思量,与宋真清说话时更为客气,此后便也有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意思了。

    一个时辰后,宋真清便从原伯那里知道了惊风寨许多不为人知的秘闻,甚至包括清云观的前尘往事,还有云岭西山野人的传说。

    等她与原伯道别再与韦无冕碰头后,才发现阿二已不知何时离开了。

    这一番折腾,眼见着时候不早了,因从原伯那里得到许多消息,一时难以消化。

    宋真清决定先回清云观,第二天再去云家,遂让两名衙差去云家送信后各自回去,自己与韦无冕先行一步离开了惊风寨。

    “阿二是哪里人?”

    路上,她与韦无冕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