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章 第9章

    惊风寨因背靠云岭山,地势有高有低,虽是岭南县最大的寨子,但人口也不过百来户。

    麻疾家在一处陡峭的坡道边,坡道两旁除了麻疾的茅屋并无其他人家,而云家则是在寨子的另一头。

    因此从麻疾家出来后,宋真清几人就沿着陡坡向下准备再去云家看看。

    除了麻疾与云家,寨子里的百姓多居住在陡坡下一块十分平整开阔的地方,从陡坡向下望,满眼尽是层层叠叠的房子。

    以云岭山为界,剑南道处在太秦朝的最南端,云岭山直入云霄,是连飞鸟都越不过的地方,北边的风更是被阻隔在云岭以北,使得整个剑南道终年温润潮湿。

    温润的气候还好,但潮湿却让人难以忍受了,尤其是那些逃难来的中原人。

    因而惊风寨的房子建造的既有些中原之风,又糅杂了剑南道的某些异族习俗。

    他们用粗壮的圆木作为立柱,把整个房子的地基抬高后,再搭建泥瓦或者木头,如此不仅能抵御地底的潮气,又能防犯一些毒虫毒蚁的侵袭。

    放眼望去,这些房子更像似一座座空中楼阁,宋真清不禁惊叹,原来不管在哪个朝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都是无穷的。

    宋真清抬头看了看天,日头已逐渐西去,他们忙活了老半天,到现在连一口水都没喝上,更别提吃口饭了。

    哎,她觉得自己的气运真是背到家了,被人冤枉差点关进大牢送命不说,还要忍饥挨饿奔波劳碌,这般想着,便不免唇干舌燥肚中咕咕叫了起来。

    她甚至觉得自己脚下的步子都开始虚浮起来,她不禁在心中暗暗祈求,等下去云家一定得蹭顿饭,给口茶喝也行。

    “那,那儿……”

    渐行渐近中,忽然有一阵嘈杂声隐约传来。

    宋真清偏头聆听,却听不太真切,不由转头去问韦无冕:“哪里的声响?”

    一旁的韦无冕似乎也听到了声音,但他还是竖起双耳又凝神细听了片刻,才伸手向远处一指道:“好像是下边。”

    他们此时还站在高处,坡道两旁大树参天,坡道又在尽头拐了个弯,韦无冕指的便是那弯道后面,因大树遮挡,他们并不能看清弯道那边的情形。

    但间或传来的几声尖叫还是吸引了宋真清的注意。

    作为考古出身的人,哪里有大墓哪里有新出土的文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而这些地方又多是在鸟不拉屎的大山或是偏僻的乡间。

    也许是常年的冷清与荒僻,让宋真清极为珍惜城市里人群中的烟火气。

    身在荒野,寂寞相随,但热闹藏在心间。

    爱看热闹,爱管闲事,是刻在她骨子里的本性。

    下边发生了什么事?

    宋真清迫切的想知道。

    想到此,她脚下的步子不禁迈的急了起来,还不忘招呼身后的人:“快走,我们过去看看发生了何事。

    韦无冕见状,忙与两名衙差紧随其后也加快了步伐。

    刚转过弯道,她就被一群人挡住了去路,而这群人多是妇人,她们正头靠头的不知在议论些什么。

    宋真清个头矮,看不清前面发生了什么,又听不清妇人的议论,正在抓耳挠腮心痒难耐时,韦无冕正好来到了她身旁。

    “快看看,”宋真清扯着韦无冕的袖子催促。

    “好好,莫急,莫急,”韦无冕似乎已经习惯了她的急性子,连忙应答道。

    虽然韦无冕看着不修边幅乱七八糟,但个头却实实在在的比宋真清高出一截来,是以韦无冕轻易就看到了前面的情形。

    此刻人群前面一片乌烟瘴气尘土飞扬,泥瓦与木头杂乱的混在一处,已然成了一座废墟,十来个汉子正在废墟中费力搜寻什么。

    韦无冕见状,忙低头对眼巴巴盯着他的宋真清道:“房子塌了,好像有人被压在了下面。”

    “房子塌了?”

    宋真清愣了愣,她刚刚还在感叹惊风寨劳动人民的智慧,竟能把房子建的如此巧夺天工,此刻,眼前便出现了一处塌房,真是没想到打脸来的如此之快。

    “快看看,人救出来了没?”

    她顿时没了看热闹的心思,倒塌的房下埋了人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救人时可得十分小心,在这缺医少药的时代,万一再造成二次伤害就更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