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8章 第 28 章

    “呼……终于结束了。”

    伸了个懒腰,顾琼生从模拟舱中坐起。

    答题时间很紧张,好在他们总算在最后一分钟提交了答案。只是这一次,ai没能快速给出对应分数,而在顾琼生等人焦急的等待中,竞赛结束的铃声突然响起。

    【嘀,竞赛已结束,请考生们有序离开模拟舱……】

    光屏暗淡,链接切断,他们从模拟舱中被强制弹出。

    “可惜最后没看到结果。”

    顾琼生叹了口气,小队成员们也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怎样怎样,到底答对没有?”

    “不知道,没看见啊。”

    “怎么这就结束了,分数还没给咱们呢!”

    “是不是超时判负?”

    “不能呀,咱们按时提交了,超时也是官方打分超时,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纷纷扰扰,搅得顾琼生有点头疼,她无奈地苦笑一下:“好啦好啦,都别吵了。”

    “反正都已经尘埃落定了,咱们还是好好休息一下,等待最终的结果吧。”

    按理来说,这种答题类竞赛的分数会在时间截止的那一刻敲定,然后各队伍的排名结果马上就能出来。

    可直到现在,好几分钟过去了,顾琼生也没看到排名公示。

    对于星际时代的高智能ai而言,这种低效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能说明……

    “看来咱们回答的那道题,不好评判嘛。”

    顾琼生冲队友们眨眨眼睛,眼底闪动着狡黠的笑意。

    现在,压力给到主办方了。

    ……

    同样的疑惑出现在整栋大厦的许多房间内。

    无数队伍心力交瘁地答完竞赛,好不容易歇了口气,想看看自己的最终排名,一回头却发现,排行榜上挂着一列硕大的“正在计算中……”

    “搞什么?”

    a012号房间中,断开模拟舱的卢元基看着排行信息,俏眉微皱:“这么慢?还要等多久?”

    “奇怪,”赵青可俏眉微蹙,“不应该啊。”

    盛章很随意地倚在一旁:“急什么,慢慢等就好了。竞赛结束前我瞥了一眼,咱们排名在第一,正式名单应该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至于现在这种情况……我想,可能是有些队伍答出了附加题,ai正在计算加分。”

    “附加题?”

    卢元基也皱起眉。

    那么难的题,真的有人可以答出?

    不可能吧。

    ……

    顶楼的ai控制室。

    仿佛一股飓风,无声出现在房间中央,呼啸着撼动天穹,哗啦啦扯走了所有人的心神。

    韦澜仍旧僵硬地站在光屏前。

    他缓缓地,如饥似渴地盯着屏幕上的文字,恨不得把每一个字掰成两半来读,冒光的眼睛仿佛一匹饿狼,口中不断喃喃:“神奇,神奇……”

    看得兴致高昂,韦澜猛地一拍桌面:“砰!”

    桌椅摇摆,把站在旁边疲惫至极的蒋渊良吓了一跳,手中刚端起的一杯咖啡洒了一半。

    青年被热咖啡烫到,“嘶”地从座位上跳起来。

    而当他扫见自家教授高档手工定制的西装下摆也溅上了咖啡点,登时又吓得一阵哆嗦。

    蒋渊良忙抓过纸巾去擦:“教、教授,咖啡溅在衣服上了——”

    韦澜哪有心思管这个?

    他一把将青年的手挥开,背对着落地窗的肩膀簌簌颤抖,连身躯也是战栗的。

    那股乍遇灵感的惊喜,已经让男人激动得快要发疯。

    “纸笔呢?”

    韦澜身上沾着咖啡,用手指着光屏,全然不顾周围人诧异的眼光,大声喊着:“小蒋,把我的纸笔拿过来,我要把这个参数再算一遍!”

    旁边组织竞赛的老师几次想开口询问,又都被韦澜狂热的样子吓退。

    他们欲言又止,茫然无措,最后只好齐齐地看向站在一旁的董教官。

    董教官看上去五大三粗,心思却灵巧,见状立即站出来打圆场:“那个……韦教授啊,有什么参数咱们可以回研究室慢慢算,现在是不是先打分,把竞赛结了?”

    “学生们都还等着,院长那边也一直在催……”

    韦澜毫不犹豫:“你懂什么!”

    他整个人沉浸在科学的世界中,视野里全是常人看不到的参数,什么竞赛,什么分数,早就全被抛到了脑后。

    光屏答案中附着的机甲模型映在韦澜眼中,这一刻它似乎变成了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美女,比星历记载的所有佳人都更加迷人。流畅的线条,清晰的构造,还有那排列整齐的一排排插线管……韦澜连指尖都是颤抖的。

    尤其答题之人因为时间紧迫,很多地方语焉不详,甚至把推导过程一带而过,只写明结果。

    于是,韦澜眼前的“绝世佳人”便成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模样,看得他是心痒难耐,恨不得抱住眼前的模型仔仔细细钻研一番。

    而且这份答案,遍布灵光。

    尽管许多行文还略显稚嫩,少部分逻辑较为粗糙,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许多科研人员一辈子都追求不到的蓬勃灵感和奇思妙想。

    “奇迹,真是奇迹……”

    韦澜恍惚地喃喃:“写出这个答案的绝对是个天才——这是哪个小队的答案?答题者是谁?”

    “快,我要见见他,现在,马上!”

    他整个人都是混乱的,上一秒还在要纸笔算参数,下一秒就恍惚地要朝门外冲。

    董教官被他搞得有些懵圈,忙一把把人拉回来:“淡定,淡定!”

    “韦教授,这个终归是学生给出的答案,哪怕他写的再好,也就……那样吧?”

    高校生能有多少见识啊。

    怎么可能,让联邦顶尖的科学家这么失态?

    过了这几分钟,韦澜终于稍稍缓解了一些初看答案的激动。

    他深吸口气,但还是按捺不住心绪,语无伦次地比划着。

    “这个学生太重要了。”

    “别忘了,他是在没有任何辅助资料,没有获得实验室任何数据的前提下,仅仅根据我随手写下的问题,以及一个半成品机甲模型,就写出了这么精彩的答案。”

    “如果我能给他更多呢?如果我让他加入到我的实验室项目中来呢?”

    “而且……”

    韦澜的右手用力攥紧:“如果能早点看到这份答案,联邦研制精神力驱动式机甲的速度起码能提高三成。”

    “哪怕现在也一样。如果说原本项目落地还需要两年、三年、甚至更多,但是现在,只要找到写答案的这个人,我有信心在一年之内让你们用上新型机甲!”

    这话说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董教官愣了一下。

    他摸着下巴上的胡茬,思索着:“你们科研的事,我这个大老粗可不懂……但真有这么厉害?”

    “一个高校生?”

    韦澜郑重地点点头。

    “……行吧,”董教官无奈地摇摇头,“为了防止舞弊和泄密,竞赛答题过程是全程保密的,但我们可以从ai中查到这个答题的队伍编号,然后你就可以去找他们对应的成员了。”

    “不过现在,韦教授,你还是先打分吧?”

    韦澜毫不犹豫:“一万分。”

    董教官:“……”

    董教官气笑了,转身冲蒋渊良说:“你们教授是不是累糊涂了?”

    蒋渊良尴尬地站在那里,手里捏着半张纸巾,不知道该摇头还是点头。

    “你不懂,”韦澜目光灼灼,“在科研上,一个天才的价值要远远超过成千上万的庸才。”

    “如果可以,我想给它打分正无穷。”

    旁边负责组织工作的老师也要哭了:“不行啊韦教授,不能这样乱来啊,太破坏平衡了。”

    “直到考试结束的前一刻,排行榜都是实时公布的,分数也是公开透明的。给这样一个小队一次性加太多分,会影响咱们竞赛的公平性,您看加10分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