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序章:欲买桂花同载酒

    “我记得当年站在这里,一眼就能看到珠江,仿佛整座羊城都踩在脚下,现在什么都看不到了。”盛嘉树从风衣的口袋里取出五叶神的烟盒,抖出一支叼在嘴里点燃,这才重新抬头,朝着远方望去。

    只不过前方再没有再没有当年一瞰羊城,直望珠江的风景,只有层层叠叠的高楼大厦交错横亘在面前,越秀山镇海楼在这些高楼大厦面前,反而成了被俯瞰的对象。

    魏锋顺着盛嘉树的目光望去:“只要你想看,换个角度,换个立场一样能看到,想看吗?我现在开车带你去看珠江。”

    “别闹了,换了角度和立场,看到的风景就不是当年的风景了。”盛嘉树笑容灿烂的说道。

    魏锋收回目光,侧过身体直面身旁的盛嘉树:“不换角度,不换立场,我就只能目视你带着普凡集团走向不归路。”

    盛嘉树看了魏锋一眼,随后继续望向前方,嘴里轻轻的念叨着镇海楼正门的那副对联:

    “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十六年前的七个人,就属你最感性,我记得那次我们来镇海楼,安仔读出这幅对联时,你说忍不住想起彭玉麟那句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这辈子如果能做到同他一样,才叫做不负此生。”

    “现在满清所谓中兴四大名臣中,我也只钦佩彭玉麟,庙堂上英雄肝胆,草莽中儿女情长,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三句话,九个字,说出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魏锋语气自然的说道。

    盛嘉树轻轻点点头:“嗯,这九个字你做的非常好,就是靠这九个字,把我逼到现在这一步。”

    “没人逼你,你只要回心转意,普凡集团就依然是你的……”

    没等魏锋说完,盛嘉树就看向他,语气带笑:“你,和你背后的联盟,都知道我不可能回心转意,而且就算我真的回心转意,你第一个死。”

    “我也说了,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说出来容易,做起来虽然真的很难,但我仍然能做到。”魏锋也笑了一下:“只要你和普凡集团真的肯回头。”

    盛嘉树弹了一下烟灰,片片烟灰随着山风迅速飘远:“当年一起创业的七个人,我逼走了两个,逼死了一个,你逼走了一个,娶走了一个,现在,只剩你我,我走了,你和普凡集团就能回头了。”

    “我倒真希望你回头,我这次出来,留了五千万给老婆孩子,这样的话,你肯回头,我家人衣食无忧,我死也就没什么遗憾,至于是你逼死我还是联盟逼死我,是跳楼死还是烧炭死,都无所谓,至少普凡集团保住了。”

    “这么小气?还不如我大方,我让律师以你女儿名义在澳门银行开了个账户,存了两亿港币进去。”盛嘉树把手里的烟盒递给魏锋说道:“抽一支,对了,你女儿去英国女校读书的事,我让英国的一个爵士帮你搞定了,插了个队,不用等明年,今年就能入学。”

    魏锋接过烟盒,犹豫下还是取出了一支香烟叼在嘴里点燃吸了口,随后就剧烈咳嗽起来:“多……咳咳……多谢。”

    盛嘉树咧嘴笑了起来,双臂压在护栏上:“我答应你女儿,让你这周末回去陪她,前提是你肯陪我抽支烟。”

    “真的……不考虑了?”魏锋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香烟,抿了抿嘴唇。

    “很烦啊你……这个世界通往目标的路总是越走越狭窄,先是容不下陌生人,接着容不下朋友,最后容不下兄弟再与你并肩,越靠近就越孤独,有什么奇怪?分歧这么大,你不干掉我,不让我万劫不复永世不得翻身,怎么可能让普凡集团按照你的意志继续前行?”盛嘉树仰起头闭上眼感受着山风轻轻拂过面孔带来的清爽。

    八月羊城的山风,带着淡淡的桂花味道。

    他仿佛感觉回到了当年,记得那时也是八月,七个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意气风发的站在镇海楼上,豪言要做一家医药公司,生产药物造福百姓,普凡这个名字也是那时候七个人一起想出来的,普济尘凡,好名字啊,七个人在镇海楼上痛饮桂花酒,庆祝普凡公司成立,庆祝他们想出了这么好听的名字。

    普凡医药从最开始小小的民营医药营销公司做起,大家齐心协力,一点点积累着资金,壮大着普凡,直到普凡慢慢拥有了自己的生产线,制药厂,开始能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出一些大众常备的中成药。

    盛嘉树还记得,第一瓶印刷着普凡医药商标的药物从流水线上取下来,被摆到自己七个人面前时,大家的笑容一模一样,那是因为当年的豪言得到兑现的笑容。

    那是人最齐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七个人露出一模一样的笑容,

    那瓶药是甘草片,很简单很普通的一种药,却被七个人郑重摆在了普凡集团会议室最显眼的地方,至今仍在。

    再后来,普凡集团逐渐形成规模,有了一定的资金储备,也开始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效仿其他医药公司,固守现有地盘,投入资金扩大营销业务,布局药品连锁经营以及健康产业,要么效仿西方制药集团,投入所有资金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

    问题是,普凡那时储备的八百万美金,对自主研发的项目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只能撑到研发的药品完成最基本的临床前评估,如果那时还找不到融资投入,普凡集团会失血而死。

    也是在这次选择前,七个人出现了分歧,因为大家是校友,四个医学系,三个法学系,这次的分歧也被后来的商业杂志称为普凡集团蜕变前的医法之争。

    法学系的邹世光,黄珲那时负责营销和药品连锁经营业务,两人理智的认为普凡赚钱是第一要务,先打下一个大大的地盘,拥有市场份额保证公司盈利之后再搞自主研发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