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5章 灵堂风波

    翌日。

    天刚一亮,钱府的下人们在每一处房门挂起长长的白布,钱府大门的匾额也用黑白两层绢布缠挂在上面,门口一对石狮子也绑上白色的绣球,房梁两边更是挂起白底蓝字的奠灯。

    让路过的行人远远的瞧见,就知道钱府在办丧事,半天的功夫传遍整个郡城。

    毕竟生活在这个朝代,“生”和“死”是大事,百姓对丧礼的态度非常认真。希望通过丧事操作来淳化他人、规范大家的行为,强调对逝世人的孝敬之情。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日益复杂,丧礼的形式日益繁琐,丧礼被赋予了“社会杠杆”的意义,钱大富深知这一点,便借用亡妻的丧礼,打着如意算盘。

    明鸢的母亲是后嫁给钱大富,照理说算是庶妻,庶妻是没有资格让夫家举行丧礼,况且嫡妻还在世,不符合礼数,钱大富为了让自己的妻子能够风光大葬,请了一群儒生为夫人正名,把她的地位提升到偏妻上面来,这样就有借口举办葬礼。

    这些穷酸儒生收到钱后,立马起草一篇文绉绉的悼文上,念起来十分拗口,越让其他人看不懂,也听不明白,越是这般卖弄,越没有人说闲话,就这样一场丧礼被他们几人组织起来。

    明鸢也是饱读诗书之人,知道现在的礼仪规格是不合规矩的,一想到这是阿爷为阿娘争取到最后一件事情,便默认允许下来,她也希望阿娘能够享受这样的待遇,早登极乐世界。

    丧礼的流程十分复杂,先是小殓、报丧、奔丧,再是守灵、大殓、出殡,最后才是下葬、烧七、守孝,一整套流程下来,得花上四五天的功夫。

    尤其是守孝,它是生者是否遵守孝道的重要标准,因而备受人们的重视,它也是考量文人学士能否进入官场的重要考核。

    毕竟东晋提倡以孝治天下,于是守孝就成了人们证明自己品性的重要因素。

    大厅里钱大富指挥着下人,迅速的布置灵堂,由于夫人的尸身早就火化,省略小殓这一步,大富把骨灰罐放在灵堂后面的小隔间,代替停放的尸体。

    布置好灵堂后,让小厮们按照名单上的亲朋好友通知大家,每个人负责几户人家,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能通知到每一户人家。

    接下来便是等待亲朋好友的到来,自己也换上一套守灵的服装来迎接吊唁的客人。

    明鸯、明鸢两姐妹换上白色的长衫、罗裙,再套上一件黄不拉几的麻衣,头上戴着帽状的白布,把头发藏在里面,不让它披露出来。

    明鸯本来就对这对母女没有感觉,不恨也不爱,但一想到父亲这么大手笔为了其他女人,心里自然有些不开心。

    而明鸢本来还挺高兴的,父亲这么做就是向外人宣布自己的身份地位,也给母亲一个很好的交待,可明鸯他娘是嫡妻,不需要给他庶妻守灵,自个生着闷气。

    两姐妹一见面都很不爽对方,相互看了一眼,就转过身去,灵堂里已经布置的很大气,明鸢迈着小步子,来到钱大富跟前说道:“多谢爹爹,为阿娘做了这么多事,阿娘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

    “不必言谢,是阿爷辜负你阿娘在先,也只能这么弥补自己的亏欠。”钱大富哑着嗓子说道,虽然钱大富有其他的目的,但还是用心的布置这一切。

    只见一漆得发红的灵位放在灵堂中间,两边挽联黑底白字,挽联前各摆放了一男一女的纸人一共四个。

    大大花圈挂在灵位后面,灵位前还多摆一张桌子,往桌上摆放着香炉,白色蜡烛侧放在香炉两侧。鸡鸭鱼肉、瓜果蔬菜、蜜饯点心,几大盘供品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灵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