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6章 开业大吉

    第二天,王金绣家门前,大哥挑着粮食,二哥挑着各类蔬菜,大嫂背着大侄子,二嫂前面包一个,后面背一个,妈妈张淑琴背着几个小孩换洗的衣服,王金绣和大姐,小妹各管各的日常月品,场面甚是壮观。

    大堂哥,大堂嫂也跟上去了。家里都托付给大伯娘,喂猪,兔,鸡。回头再给大伯娘工钱或拿跟工钱差不离的东西抵上,不能白让别人看顾吧!

    来到鎮上还很早,全家人第一次集体在镇上吃上了早点。

    包子,豆浆油条,酸辣细粉!王金绣最爱酸辣细粉了,碗里有少许肉沫,浇上点辣椒油,放上一点小香葱,醋,热热呼呼的一碗下肚,崩提多美了。

    前世16岁出外打工,吃了多少各种小吃,都吃到现在的这种味道!好吃极了!

    来到店里,大哥把门打开,二嫂见两娃都又睡了,着急到楼上放床上。

    大嫂都抢前头抱着孩子往楼上跑。母亲看了一眼,心里怎么想王金绣不知,大哥却只说了一句:“孩子又没睡,你着啥急,先把东西给归拢一下,一会儿货到了要人手按排摆好。”

    大嫂还是跟没听见似的往楼上走去了。

    二嫂抱着背着孩子回头对妈妈说:“妈一会儿你上楼看着孩子,我下来帮着收拾。”

    王金绣姐妹三也没说啥紧随其后上楼了,归整自已东西去了。

    楼下该放好的放好后,大堂嫂打了一盆水,开始扫擦柜台,架子等物。

    王金绣把带来的账本拿下楼来,交给大哥放门口有一收银台柜子里锁上,顺便告诉大哥准备了2百元零钱,以5元,2元,1元,5角等零钱。

    每天对账以整数结平为准。王金绣想现在是假期,自已和大姐,小妹都能帮忙,关键是走上了正轨后,店里只用三个人足够了。

    大嫂上了楼也不下来,二嫂都已下来把老妈换上去了。

    张淑琴上楼走到大儿屋窗外,看到大嫂搂着孩子让其睡觉。

    毕竟大孙子岁数大点儿,精力旺盛,怎么也不睡,在床上又蹦又跳的,兴奋得很。张淑琴真的心里难过了,想着这半年来,大儿媳妇的变化,心里真不是嗞味儿。

    大概上午10点钟时,楼下有人喊道“是王记家电售卖中心吗?货到了,我们售货部就派了3人来,包括司机,货车进不来,你们也喊几个人去搬一下货。”

    于是大哥,二哥,大堂哥,大堂嫂,二嫂,大姐去了,王金绣和小妹看店,楼上大嫂动也不动了。

    还是在楼上呆着,王金绣想,昨天刚好一点,今天又开始了。这还真是一个问题。

    没一会儿,出去搬货的人都搬着东西回来了,大件的大哥顾了人力架车,拉过来的,运一趟5元钱。

    很实在,装得真不少。大姐上前从人力架车上抱下一个箱,上面写着手表,王金绣按着售货清单,一一对数,对一样打一勾,对完后让小妹放玻璃面的柜台里摆好!里面柜门是木头双开门,大堂哥设计的,现今已是很有档次的了。

    其它物件王金绣一一对数,检查是否有破损,能摆上柜台的就摆上,多余的好入库。

    这个小镇都不用喧传,店辅对面就是影院,那里是最好的广告点。

    当东西卸完时,已有很多人问起:今天卖吗?自行车怎么卖?电视机怎么卖?

    大哥这时说话了:“各位,莫着急,本店明天开张,价钱明码标价,不讲价,明天看上什么就买什么,超过100元的送米花糖二斤。”

    这都是王金绣说给大哥,二哥听的。开张那天就这么给来买货的人说。

    二哥这时手里拧着大概5斤猪肉回来了,另一手还拿着油盐酱醋,用一竹兰提着。

    这时大嫂抱着大侄子下楼来,看到这些她见都见过的东西,自已也觉着没劲,然后去后院了。

    二嫂,大堂嫂也去后院做中午饭了。

    大堂哥和大哥把多余的货往后院库房搬。

    王金绣对完数后在单据上签字划押,从随身携带的斜挎包里掏出钱来,把利余的尾款付清了。

    又拿出合同,双方签字,此合同已结束,年月日签上,才算完事儿。

    王金绣先到钟表柜台,拿出一个挂钟。叫二哥找来钉子,在店铺正前方门柱子上钉上钉子,对好时间给挂了上去,方便看还保险。

    钟表柜里,男女表分开放,各种牌子各放2块表,台式和挂钟都放架子上摆好。

    进门正对墙面有几个插座,有用木板架墙上的架子,放了两台黑白电视机,柜台里放收音机,双卡收录音两用机,摆的满满荡荡。只是墙面还有空余,王金绣准备放彩色电视机的。

    收银台这边柜台,用来放各种小电动用具的。

    目前只放了剃须刀,手电筒。店屋中间,放自行车。大堂哥和二哥马上组装了两把吊扇,分别按装在店铺两边的楼板柱上,也就是屋樑上。

    然后王金绣跑上楼,下来时手里拿着有几十米长的扁兰色的线和一个信号锅。

    当然家人们还不知道这是啥?王金绣告诉大哥他们说道:“这是天线,这个锅状的东西是用来接收信号的。”

    教哥哥们怎么装,又怎么按装到房顶上,等一切做好,正好吃午饭了。

    楼上俩娃娃哭上了,二嫂赶忙跑上楼,跟婆婆一起抱着孩子下来了。

    俩孩子还没到后院厕所,就憋不住在后院院子里尿了。正好后院去厨房的两边冬留了一米宽没打水泥地面。

    淮备开春后种橘子树和桃树各一棵。这院子虽小,到还精致。

    前面店铺只有电视还没完成,把门关上都到后院吃饭去了。

    厨房里,按王金绣设计,厨房房顶开天窗,到时按上一个排烟机,现在还没按装。

    大家都围着大圆桌坐好了。桌上一大盆子回锅肉,算苗做料好看香气扑鼻,内丁莴笋,木耳韮皇肉丝,一个大盆装的萝卜汤,汤里撒了一些小绿香葱,崩提多馋人了。大家吃了个肚儿圆。

    下午二哥上房,固定天线,大哥在店铺里较准信号人像。

    王金绣从库房出来,叫来大堂哥,帮忙把厨房排烟机装上,大堂哥个子高,站木櫈上就把事也办了,很快就装好了。

    这时店铺里热闹了,电视机里在放《霍元甲》,影像清楚,音效又好!二嫂爱热闹,抱着两娃腿上一边一个看得津津有味。

    大嫂不爱看,但大侄子要看,实际上娘俩谁也看不懂,一个一岁多能看懂什么?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电视里又讲普通话,实难接受。都只是好奇而已。

    王金绣给妈妈说:“现在已下午3点了,让大嫂,二哥,二嫂跟你回去,把家里明天的事按排一下,明早再过来,这里我们姐妹三第一次住,又这么多东西,大哥留下,我还有事要他办。”

    妈妈张淑琴知道,大妹儿还有好多事要在今晚处理,也不再说啥,到后院把中午煮好的两刀肉带上,叫上两媳妇儿,二儿子和大堂媳妇两口子,一起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