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3 章十三 太子驾到

    年庆过完,说日子便成了贞历八十八开头。正月始初,各路车马舟楫都向皇城来,既要纳上新一年的税,又要为天子送上贺礼以示忠诚。

    各方水路陆路齐头并进,不知有多少名贵之物上赶着被送来,为财库添上沉甸甸的重量。

    这其中,名声最大的便属堑北王。堑北去年刚通了与内城的商道,光这一年纳的税就足足供皇城三分之一军队整年所需花销。

    仅次之的是向来以商道闻名的东梁,据说运输财宝的商船险些堵住全线港口。

    书信送到东风府时,江奕涵正站在窗边逗那只白腹琉璃。他展信速览,鸟儿就一动不动立在他肩上。

    信上列了长长一溜礼货清单,江奕涵面无表情地看完,随手烧了。

    若不是为了以不同形式被“软禁”在宫中的自己和姐姐,父亲哪至于做到这种地步。

    屋外传来笑闹的动静,是阿冉和阿碧去领了要烧的炭回来。

    内务府知道是往东风府送,还专门给指派了两个小厮——“免得脏两个姑娘的手”。

    阿冉贼兮兮地跟阿碧咬耳朵:“俗话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想想咱们刚来的时候,五皇子他们……”

    给阿碧逮着腰间狠狠拧了一下,这才闭嘴。

    清点完炭火,两个小厮毕恭毕敬地告辞了。毕竟整个宫里上上下下都直到东风府的世子向来性子孤僻喜静,早些年被赶出来的那些丫鬟小厮暗地里也都说这是个难伺候的主。

    若说脾气暴躁吧,平日里也不发火,温声淡气,只是读书下棋;若说平和吧,偶尔撞上了心情不好的日子,连喘气声大点都要被赶出去在雪地里跪两个时辰。

    久而久之,便只留下两个原本从堑北带过来的丫鬟了。不过听说最近又新纳了个小书童,倒是一奇。

    “小书童?我倒是有印象,前日散席时似乎是给东风府那个母老虎似的丫鬟抱出去的。”

    说这话的是三皇子魏莱,只见他膀大腰圆、眼小无光,此时嘴里正嚼着一块糖,嘟嘟囔囔地说道。

    他对面的五皇子魏彻也是一脸无趣:“太子怎么还对一个书童来了兴趣?”

    “从未在宫中见过那样的孩子,”魏鹤铭微微笑着放下茶杯,眉目温和,“阿彻要不要随我去看看?”

    “这种天气,我可没哥哥的好兴致。”

    其他几个皇子也紧跟着点了点头。殿内白炭烧得极热,简直把人都要烤酥了。除了魏鹤铭,其余的人都是躺在榻上,一副百无聊赖、昏昏欲睡的样子。

    魏鹤铭于是便站起身来,命等在门外的石珉为自己披上大氅:“那我先行一步。”

    出了广华殿,肃寒的风迎面而来,令人不觉神清气爽,连耳目似乎都清晰了几分。

    石珉跟在魏鹤铭身后,探头探脑地问:“太子是当真要去东风府?”

    “找点事做。我总忘不了他那个眼神,”魏鹤铭拢了暖炉率先向前走去,声音逐渐飘散在风中,“好似恨不得杀了我一般……”

    “太子驾到——”

    远远就听着守门侍卫在喊,阿冉和阿碧都吓了一跳,赶忙跪在地上。

    江奕涵正在屋内对棋,胡翟乖乖地在一旁含着珠子念顺口溜。

    听到动静,江奕涵站起身刚要出门,想了一想,复又走回来,抓着胡翟的手便往砚台边上蹭,沾了好些黑乎乎的墨汁,更在他脸上又抹画了好几道。

    这一来二去的,魏鹤铭已经走到了内庭。

    “太子。”江奕涵走出门去冲他略一拱手,转头吩咐阿冉去备茶。

    魏鹤铭挥手道:“不急。上次听六弟说你那副对诗堪称一绝,这回来便是想瞻仰瞻仰。”

    江奕涵淡淡一笑:“六皇子少读诗书,自觉艰涩。可那诗拿给太子看,却着实班门弄斧了。”

    “江世子若是这么说,我便偏要你班一次弄一回了。”

    两人谦谦而对,彼此敷衍得滴水不漏,石珉在旁听得嘴角直抽:是他不懂这些文人的弯弯绕绕,直接把那小书童叫来看一下不行吗?

    半盏茶功夫后,两人一同坐在书房中。

    太子手上虽拿着本诗册,却明显醉翁之意不在酒,几轮不痛不痒的赞美过后,只得无奈再起话头:“听闻你殿内新纳了个书童?”

    江奕涵搭在椅边的手指轻轻一动,干脆也不再绕圈子,道:“唤小翟过来。”

    不多时,木门轻轻一响,一个孱弱的孩子迈步进来。

    石珉立在太子身后,眼看着那个孩子慢慢走近,距离两三步远时才站定。他一瞪眼,低斥道:“大胆!见到太子不知下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