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90、送灵药结交夏太监

    巴加里面带难色,金鸡纳霜是救命良药,量少价昂,轻易不敢动用,上回用了后他手里只剩下一点留着日后救命,可是贾环说的对,救了皇帝身边的人,就可以搭上皇帝的线,有皇帝帮忙,岂不是比在民间赠医施药更有效。

    巴加里忍着肉疼进内室开了箱子,把一小瓶药拿出来交给贾环,说:“只有这么一点,治一个人也尽够用了。只是要他隔离养病,不要传染给别人。”

    贾环苦笑,这个办不到,却不能给他说,只说:“麻烦阁下再想办法搞到一人份的药,越快越好。”

    巴加里不解:“这药治他的病也够了,为什么还要再要一份?”

    贾环不能把自己的盘算告诉他,只说:“不必多问,你只管照我说的做,事成之后我保你东土传经之路顺利。”

    巴加里虽不理解,但是贾环是这个国家唯一懂外语又了解海外,不排斥洋人还要支持他传教的人,他只能不理解也要支持。

    这时,皇帝传下旨意,召贾环入宫问话。

    一见面,皇帝就斥责说:“你怎么这么快回来了?差事干完了,赈灾的事办好了?”

    “回皇上的话,差事没办完,赈灾的事也没办。”贾环不待皇帝发怒,解释说:“臣是仓皇逃命回来的,山西是虎狼之窝,臣不敢多待,有负皇恩……”

    皇帝纳闷:“你是朕派出的钦差,谁敢对你不敬就是造反,怎么回事?”

    贾环说了在山西的经过,只略去故意挑拨饥民闹事和胡应龙几个在驿站堵人一节,又伸出被绷带包扎还渗着血迹的胳膊,说:“若不是臣的仆人机敏,只怕是回不来了。”

    皇帝震惊,居然有人敢谋杀朝廷命官,这分明是造反。

    贾环趁机加把火,道:“皇上,白虎峡这伙盗匪不可小看,一来他们人数多,仅对付臣五人就有千人之多,没出动的更不知有多少。二来那地方离京城也就几天路程,有可能惊扰京畿重地。三来,这帮盗匪很厉害。”

    “怎么个厉害法,你不是逃回来了吗?”

    贾环说:“一般匪徒都是乌合之众,是一帮凶恶刁民组成的杂牌队伍,手里拿的都是乱七八糟的刀枪棍棒,或是锄头镰刀什么的。可是这帮盗匪会江湖黑话,手里的武器却是统一规格的兵器,大小长短都一样,就好象是从朝廷的兵器库里拿的一样。所以,臣请皇上立即发兵围剿,以绝后患。”

    皇帝脸色凝重,这盗匪拿着正规军的武器,可见……

    臣下贪一点儿,色一点儿,谏言刻薄点儿,当皇帝的都可以容忍,唯独对造反谋逆极其敏感,只要沾点边就是宁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贾环知道说动了皇帝,便不再说话,有时候话要说半截,剩下一半让对方脑补去,他只告诉皇帝,那帮盗匪人多,武器是正规军才有的统一规格的兵器。地点在山西,离京城不是很远,这些信息加起来,足够让疑心病重的皇帝进行强大的脑补。

    半晌,皇帝说话了:“你看让谁去剿匪比较好?”

    皇帝居然开始征求他的意思,可见对他已经越来越重视,贾环不敢表现喜色,仍然一副忠诚的样子,说:“为免打草惊蛇,就地使用山西兵力就可以,只需几天就可报捷。”

    皇帝开始寻思,道:“听你说太原那边的西大营是和黄维一气,东大营却和他不一气,就用东营的那个参将吧,姓陆是不是?”

    “皇上英明。”贾环真心感动,本来想让陆霄凤立功的,你自己说出来,那就不用我费事了。

    贾环又拿出用油纸包的账册,这是柳湘莲回家后又回转到驿站马棚取回来的。

    皇帝翻看,只见许多款项来去不明,还有黄维这几年朝廷那些人的进献,说白了就是分赃,难怪这么多人替他上好话。

    “这账册你可给人看过?”皇帝莫名问了这么一句。

    贾环说:“这账册事关重大,牵涉朝中多位大员,臣宁死不能让人利用这账册要胁皇上,所以臣冒死将账册偷出,未经第二人之眼,直接交给皇上。”

    皇帝放了心,老脸绽放菊花,说:“你辛苦了,回家休息吧,不日朕有奖赏。”

    贾环知道自己这次做的又合了皇帝心意,如果这账册落到别人手里,这么多大臣分赃受贿,有的还是重臣,让皇帝怎么处理?不处理吧违反国法没法向臣民交待,处理吧又牵扯太大,现在东西交他手上,没有第二人看过,怎么处理随皇帝心意,皇帝自然高兴了。

    贾环跪安退出,临去时向侍立一旁的夏秉忠使了个眼色。夏秉忠会意:“奴才送小贾大人出宫。”

    到了殿外,贾环悄悄把药给他,低声说:“这个药能治你的病,你千万相信我,这个绝对能治你的病。”

    夏秉忠虽有怀疑,但是见他不揭发,可见是护着自己了,便放心把药收下。

    贾环回家,负责看家的钱槐过来禀报这些天的家事,一切正常。

    赵姨娘现在独霸一方在自家小天地当自在太太很舒服,还经常收到外面送来的礼物,时时受人奉承,对荣府的家产也不是惦记的狠了。见儿子回家,欢喜地准备酒宴接风。

    母子两个一起吃饭。

    “什么时候回府给老太太老爷请安?”赵姨娘问道。

    “我忙得要死,哪有空回去,况且我都搬出来了。”贾环不愿意,好容易搬出来正要想法和贾府划清界限,往那里跑个什么劲,等那边叫了再说。

    赵姨娘现在虽然对家产惦记的不是太狠,却不是完全不惦记,听他这么说很不高兴,说:“你也时常在那里露个脸,将来家产被他们抢了怎么办?”

    贾环懒得和她说太多,又问秋露的事。

    赵姨娘说:“她一切都好,就是肚子偏大了些。”

    贾环吓得一咯登,差点把杯里的酒撒出来。他的小家使用的全是丫头,没有育龄妇女,就是怕人发现她的腰围和月份不符,至于什么样的月份有多大肚子,这个家的人都不知道。唯一有生育经验的是赵姨娘,难道她察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