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5章 当年情

    元晖帝出了花萼相辉楼,屏退近侍,一个人去了华清园躲清净。

    假山嶙峋,飞泉鸣石。

    元晖帝漫步其内,不知不觉竟入了一片紫藤架下。

    抬眸,一架璀璨夺目的富贵紫。

    元晖帝忆起,这是阿灼最喜欢的花,在凉州时,那样恶寒的气候,她都会顽强的种上一些,每年都种。

    彼时,她都会缠着元晖帝帮忙,种完紫藤,便以谢他为由,给他许多好东西,有时候是吃的,有时候是穿的,有时候是玩的,有时候是弓箭兵器,有时候是老定阳王的兵法手札。

    他的寝殿里,还留着当年阿灼所赠之物。

    衣裳都已穿不上了,她送的弓也旧的不能用了,兵法手札他留的有手抄本,因为那时,她是偷偷拿来给他看的,老定阳王并不知道。

    从她五岁到十岁,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五年,赠与他的物件竟装了满满两大木箱。

    他第一次千里迢迢来京都迎亲时,都带了回来,想在新婚夜拿与她看,与她说,这些年,景袭哥哥不曾相忘。

    只是后来,阴差阳错,这两箱物件被他深深锁起。

    想到这里,元晖帝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转身要去别处。

    却见不远处,一个紫袍男子背着一个桃裳女郎款款走近。

    男子墨冠玉面,沉肃的眉宇之间略略染着温情,正是宋真。

    而他背上的女郎,是倾澜公主。

    元晖帝所在的紫藤架颇为隐蔽,宋真与倾澜公主并未察觉天子就在旁边。

    宋真背着倾澜公主放在一处阴凉的石凳上,看看她的脚踝,问:“要不臣去找国医?”

    倾澜公主急忙摇头,“不必了,国公爷送我回去便好。”

    宋真不放心的说道:“伤了脚还是要慎重些。”

    倾澜公主噗嗤一笑,“国公爷怕我变成个瘸子讹你么?”

    宋真呵呵淡笑,无话。

    “放心,不怪你,是我自己要去追你,跑得急了。”倾澜公主柔声说道。

    宋真讪讪,“是臣的错,不该跑。”

    倾澜公主抿唇浅笑,“这么说,还应该感谢我伤了脚,你才肯这样认真听我说话。”

    宋真默了默,忽而上前一步褪了女郎的云头锦履,隔着袜子为她按摩脚踝,问:“这样可好点了?”

    倾澜公主含笑点头。

    “以前在军中,跌打损伤是难免的,久而久之,这种小伤也会自己处理了,没想到,今日派上用场了。”宋真温和的说着,突然顿了顿,看看女郎的脚,急忙收回手。

    倾澜公主却不容他后退,伸手追过去握住他手腕。

    宋真身子一紧,抬眸去看,正对上女郎秋波盈盈的眼眸。

    宋真僵住,想要逃开那双顾盼生辉的美目,眼睛却诚实的没有移向别处。

    “国公爷,我有几句话一直想问,今日,你别再躲我了,给我一个答案,可好?”

    宋真默了默,点头,“公主请问。”

    “我记得去年西郊盛会,国公爷教我投壶,后来,又教我骑马,我私以为,国公爷是不讨厌我的。

    自那盛会之后,虽不常见到国公爷,但每次相见,国公爷也是温文相待,我想,我的心意,国公爷是知道些的,如此待我,大约并非我一相情愿。

    可自国公爷平定南梁回城,对我避而不见,我知定南王妃的死亦是国公爷的心结,可是,我们总要向前看的,阿因那样明媚的女郎,定然也不想你如此耿耿于怀,故而,我想问问,国公爷如今待我,可还有原来的心意?”

    女郎声音婉转,温暖悦耳。

    宋真默了良久,似是认真思量女郎的话,半晌才温声说道:“既然公主问起,臣也就明说了。臣之前待公主,确实动了聘娶之心,彼时陛下催促,臣也觉得确实该成家了,抬眼正好看到公主将要收回的目光,臣不厌恶那束光,后来与公主相处,虽然时间不长,臣已断定,公主会是个温良的好妻子。若没有南征建康的战事,臣会在除夕宫宴上求娶公主,余生,也会与公主相敬如宾。”

    倾澜公主抿抿唇,安静的听着他说下去。

    “平定南梁,以少胜多,一统大业,数代筹谋,终在陛下这里大成,举朝欢庆,若没有阿因的死,我大概不会改变心意,庆功宴上,兴许还会请求陛下赐婚,求娶公主。”

    倾澜公主满目温情,望着宋真。

    宋真叹了叹,似是极力忍下什么情绪,接着说道:“这一场大胜,首功自是贺王爷的,从去年春月,他就往南梁京都布局,一去四个月,皇子满月宴上将将回京,后来,他又没了踪影。

    我见到阿因才知,贺王爷陪她养病去了,他们已经拜堂成亲,可是,在他们新婚第二日,贺王爷就抛下她一个去了建康城。

    这次南征,阿因不顾陛下阻拦,随军而去,也是有心早些见到他。

    贺王爷与陛下、与我、与步六熊,在灵州军营对天起过誓,生死结义,富贵不疑,贺王爷没有负陛下重托,次次都是身先力卒,鞠躬尽瘁,他是陛下的好兄弟,大魏的好臣子、好将军,可唯独,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