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6章 三十四章初次杀人

    照着约定好的时刻,苏其央如约现身于校场上,她来看看今夜出城的骑兵。

    上回唐生青是随便给她拿了套步人甲,倒也无妨。可今日就要带兵上阵,她准备好好挑上几件,不得马虎。

    重文轻武不等于不修武备。原太【防和谐】祖虽不愿看见打仗的人,却极为重视打仗所用之物。朝中兵制等级分明,朝廷内也设有南、北作坊,专司制造检查制造兵器、甲杖装备等武用物资。

    项伯父也曾感叹:“凡诸兵械置五库以贮之,戎具精劲,近古未有焉,可是又有何用?人是活的,物是死的,逐末忘本罢了。”

    制作一领甲胄需经七七四十九道工序,不同部件所需甲片数、重量皆是规范统一。原朝甲胄躲偏重于实战,有金装甲、连锁甲、长短齐头甲、锁子甲、黑漆顺水山字铁甲等诸多铠甲。

    苏其央于众多铠甲中依次掂量而过,终于停留在其中一具之前。

    这具甲胄兼有皮革与金属——以皮革为甲片、以铁、铜薄片为附属,穿上是最为柔软、轻快的。

    戴好胄顶为带凤翅纹样半圆顶的头鍪顿项,苏其央将盔缨系得紧紧的。

    她又摸了摸下方由甲片编缀而成、呈扇面展开的顿项,伸手去拿铺在桌上的身甲。

    裆部有方形吊鱼的裙甲由两类殊异的细鳞甲编缀而成,比用若干铁片和皮条编缀的外胸甲轻了许多。

    刻有华丽兽纹的身甲用皮带固定在双肩,苏其央全身都被其护得密不透风。

    其次是上有兽吞的掩膊——掩心穿于内,披膊穿于外,两肩所覆披膊为精美的兽皮纹。

    苏其央的一举一动都极为郑重其事,她知道今夜要做的事情并非儿戏。

    腰带下的腿裙相当大,颇为碍手碍脚,她在帐篷中试着走了许久才习惯下来。

    整装待发,苏其央一把掀起门帘,走出帐篷外:“王数,此刻便带我去看看你挑的骑兵吧。”

    “请恕下职冒犯,下职恳请姑娘今后在扮相上留意一些。”在外等候多时的王数贸然开口,“出门前最好用灶灰一类的东西抹抹脸。”

    苏其央的步子立时僵硬地顿住,环着胳膊的臂鞲随着她的停步打在裙甲上,发出沉闷的钝声。

    “姑娘生得白净,却也衬得五官清晰。日后军中如若有人记得姑娘的长相,画了画像送到京师里去。”王数低头行着军礼,嘴上是片刻未停,“京师中认得苏夜大将军者比比皆是,姑娘可还能躲得下去?”

    此时此刻,苏其央满脑子都是被人发现身份的坏念头,硬着头皮狡辩:“你王大哥说笑了,本姑娘和苏夜大将军有何关系?”

    王数摇头道:“只要是认得苏夜大将军的,再看过姑娘的脸,有心之人总是能想起来其中渊源的。”

    “你是有心之人,也想到其中渊源,但并未拆穿。”苏其央细细打量他,“你这是要帮我,为什么?”

    王数笑得老实憨厚:“成人之美罢了,姑娘不愿抬出丹青一梦的名声,我就料定你有所隐瞒。”

    “多谢提醒,今后我不会再用刀。”苏其央彻底对王数放下心来,“既然承此好意,我愿称你一声王大哥。”

    她在军中本就没个职位,是被唐生青临时找来充数救场的;与她说得上几句话的也就这个王数,彼此之间客气点也没什么不妥。

    王数停了军礼,说:“姑娘能懂得不可用刀的道理,如此甚好。”

    “王大哥,走吧。”苏其央理好心绪,迈步向前,披膊上的肩巾随着她的步子摇摇晃晃的。

    她突然调转身子,向王数发问:“王大哥在苏夜大将军手下任过职?”

    “是,曾在苏家军十六老字营里任过伍长。”王数如实答道。

    苏其央又调转回身子,陷入沉思。

    要想去禁军营,厢乡二营是必经之路。路过时,苏其央发现校场上的散兵们还是那个懒散样。

    虽说一日之内,她也没指望这些散兵们能有多大的改观,可是好说歹说也该有一点点的好转才是。

    “怎么回事?我不是说过要勤加集结训练常备军和乡军,以备不时之需么?”苏其央方才用黄土搅和泥水,在脸上略微涂了些,此时一皱眉便显得滑稽极了。

    王数跟在她后头解释:“不过是些杂役兵,平日里的任务也就是煅兵器、修路建桥、运粮垦荒和护送官员。那边的民兵往日里也就是修城、运粮、捕盗,只有农闲时才集结训练,不曾协同守边过。也是因为近来情况紧急才召至军营中,难改这个懒散的性子。”

    苏其央略一思量,计上心头:“厢军中,除都头外每都中再挑上三人。民兵中每一百人中也挑上四个,一齐充到今夜奇袭的队伍里当前锋。想来他们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告诉他们,若有不服者,军法处置。若有临战脱逃者,军法处置。每人至少杀一个北狄军,若有未能斩敌者,杖责五十大板。”

    “这五十大板下去,非死即残。实在太狠了,还望姑娘深思。”王数显然十分为难。

    苏其央叹道:“只是恐吓罢了。正值用兵之际,我也舍不得责杀他们。”

    王数如释重负,松了口气:“好,还是姑娘想得周到。”

    又往前走了片刻的功夫,苏其央终于看到在禁军营校场上等候的一众骑兵,头戴范阳笠。

    普通士兵大多有甲无胄,普遍只身披简易札甲。而头盔和兜鍪的数量也有限,他们头上也就只戴着大檐毡帽或皮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