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8章 乔殊羽个人番外

    我妈的老家在遥远的北方,彼时高铁尚未开通,飞机又太贵,所以我们常常会坐绿皮火车前往。

    一般是晚上七八点发车,在火车里睡上一夜,翌日五六点抵达目的地。下车后还得在晨曦中提着大包小包,转乘大巴来到城区内。

    那会儿正值春运返程的高峰期,一票难求。而我爸彼时还在开出租,有个车站里工作的朋友,提前托他帮我们留了三张票。

    越是小城市,人情关系就越重要,这也是我拼命想要前往大城市的原因之一。

    虽然大城市还是逃不过人情交往,但至少表面工作做得到位,能让我有那么点儿喘息的余地。

    我妈的老家大小算是个地级市,但看起来还没有擎县发达。地广人稀,空中飘着冷冷的白雾,放眼望去茫茫一片。

    走进主城区,烟火气足了些,大家穿着花袄子,操着一口方言,嗓门儿大到我吓得一缩脖子。

    我妈家族的人还挺多,她是最小的那个,上面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正值春节,一大家子人聚在外婆家,院里屋里全是人。

    我妈一年最多回去两三回,而我和我爸也只有春节才会和她回去省亲,因此,我们家多少算是个稀客。

    那时我还在上小学,瘦瘦小小的一个,见着人就发怵,去哪儿都揪着我妈的衣角。

    那些姨啊舅啊的最喜欢逗我,大着嗓门让我给他们笑一个,我被吓得不行,埋头自欺欺人地往我妈背后躲。

    “她害羞呢。”我妈会笑着把我揽到她身侧,摸摸我的头发给我解围。

    “都是家里人,有什么好害羞的?”二姨伸手一拍我妈的肩,“瞧你现在的样子,一股南方人的小家子气。”

    我妈也不反驳,只是温温柔柔地笑。和她的姐姐们比起来,她确实显得有些特别。

    开始我以为,她的姐姐们讨厌她,后来才知道,这只是她们说话的一种方式,心肠都是热乎的。

    譬如她们总说我板着脸,不喜庆,但还是会把桌上唯二的鸡腿夹给我一个,让我快点儿长高。

    一大家子人围着餐桌闲聊,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我妈和我爸当年在一起的事儿。

    我埋头啃着鸡腿,一言不发,但其实耳朵竖得高高的,一直在好奇地听。

    当年我爸作为厂里的优秀员工,特地来市里的厂子参观学习。

    而我妈那会儿算是半个文艺少女,年纪小,上头有哥哥姐姐顶着,没有挣钱养家的压力,一个人到处旅游,一路溜达到了这里。

    彼时的治安不算太好,我妈在街头被一群小混混缠住了,刚好被外出买东西的我爸遇见。我爸上前给她解了围,她便自此一见钟情。

    她不会想到,那时救她于水火的男人,未来会成为她悲剧生活的根源。那拳头会抡给欺负她的人,以后也会回到她身上。

    我爸从小到大一脸凶相,搁电影里都是出场第一秒便会被认定的反派。但在有些人看来,那就是威猛可靠、有男子气概。

    总之,我妈不可自拔地爱上了我爸,曾一心浪迹天涯的她,决定在此处安家收心。

    两地实在相距太远,我妈的家里人一开始自然不同意。但鉴于我妈心意已决,再加上我爸的条件还可以,最后这桩婚约还是成了。

    在那个时候,我爸的条件的确算是可圈可点。长得凶了点,但起码不算歪瓜裂枣,个儿也高,不胖不瘦。他住着厂里分配的房子,有着稳定的工作(毕竟谁也无法料到后来发生的事),还有一笔可观的存款。

    两人的婚礼办得很简单,因为路远,我妈那边的亲戚都没来齐。

    “你要是敢对梅梅不好,回头有你好受的。”酒过三巡,我舅给我爸敬了一杯。

    “放心,我肯定会好好照顾梅梅和小羽的。”我爸毕恭毕敬地和他碰了杯,神情认真。

    那时候我爸对我妈确实还行,但为什么人总是会变呢?

    我们在我妈老家住了两天,临走那天,姨娘们说要给她买点儿当地特色的肠回去,于是我们一齐出来逛街。

    我爸和我舅留在家唠嗑,三个姨在前头甩着膀子走路,我则被我妈牵着,老老实实地跟在后头。

    卖肠的店人还挺多,二姨负责排队,我们在旁边等着。

    好不容易快排到她了,突然蹿出个男人插到她面前,险些撞到我二姨。

    “干啥呢?插队啊?”我二姨猛一拍男人肩膀,高声质问道。

    “赶时间,通融下。”男人头也没回,随口应着,他两眼巴巴地望着柜台,下一个就到他了。

    “你赶时间,我们就不赶啊?好好说还能给你让,二话不说往前头一杵,谁惯着你啊?”眼看最前面的人已经拎着肠离开,就要排到他了,我二姨干脆给人领子一揪,直接和他一齐出了队伍,还不忘对着后面排队的人一挥手,“你们先买!”

    队伍里瞬间传来一阵起哄声,夹杂着几声叫好。

    “你干啥啊,别扒拉我。”男人大概是恼羞成怒,反手拍开我二姨的手,嗓门大了好几分。

    “什么意思?”没待我二姨说话,我大姨上前给男人推了个踉跄,逼到他跟前道,“胆儿挺肥啊,敢碰我妹?”

    “咋的,还摇人来了是吧,老子不稀罕和你们一般见识。”男人说着,一缩肩膀就要跑。

    不过最终他没跑得掉,我的三个姨妈个高人壮,一边兜圈儿挡他的路,一边扯着嗓子骂他。直把他骂到抱着头道歉,才勉强放过了他。

    我在一旁看到目瞪口呆。冲突刚开始时,我还吓得躲在我妈背后,眼见局势呈一边倒,我便大胆地站了出来,就差鼓掌叫好了。

    “你姨娘们可凶了,别学她们。”我妈见我看得起劲,无奈地摸摸我的脑袋道。

    “说啥呢梅梅?”收拾完那个男人后,我二姨走来弯下腰,用力揉了下我的头发,“就要像刚才那样,遇事儿别怂,你一退让,人看你好欺负,只会得寸进尺。”

    两边的话太矛盾,我眨巴着眼,有些艰难地辨别着。

    但我清楚知道的是,刚刚那一幕,让我看得很痛快。

    “刚刚那小伙儿肯定是个外地人,不知道这几个娘儿们有多彪!”送走了一批顾客,老板闲在柜台前,笑着打岔道。

    “少搁这儿废话!”我大姨瞪了他一眼,上前拍下几张纸币,“给我来几根肠!”

    虽然这一幕让我记了很久,我二姨的话也被我铭记于心,但回到老家后,我仍是那个性格有些孤僻,不爱笑也不爱说话的姑娘。

    偶尔在街上看到不公的事件发生,我总期待着会有像我姨妈一样的人出现,好好教训他们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