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四章 投奔发小

    十二月中旬的一天,京城国际机场里走出了一位与众不同的男子,倒不是说他长相多么出众,而是在大家都穿着大棉袄的背景下,他穿着体恤,而且还是短袖。
“阿嚏~”赵超打了个喷嚏,心里暗骂道“还真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啊。我这还没失去利用价值呢,车都不给安排一个。”
原来,赵超当日在船上把事情跟马海波说了一遍后,马海波就让他回来了。并告诉他,任务结束,让他该干嘛干嘛。赵超当时就不乐意了,心想老子在外面拼死拼活,你们一毛钱奖金不给也就算了,好话都没一句。所以他就耍脾气在拉美地区又溜达了几天,反正护照啊、美金啊都是现成的。最后实在觉得无聊,就打了个飞的回来了。打小没出过远门的赵超怎么也没算到,京城的冬天会这么冷,饶是他内功护体,胳膊上的鸡皮疙瘩该起还是起。
没办法,先买身衣服吧,顺便再吃点热乎的暖暖胃。赵超心里是这么想的。
结果拿着挑好的衣服去付账的时候就出事了,他之前从苏欣茹那得到的钱现在可都变成美元了,不是人家收银员故意刁难他,关键POS机刷不了啊。而他身上的现金吃完面都困难,别说买这一身牌子货了。
最后,赵超只能硬着头皮在导购以及收银鄙视的目光下离开了商场。
俗话说,手中有钱心不抖,赵超决定还是先去银行换点软妹币再说吧。结果凑巧今天是周末,银行休息,这可把他给难住了。一分钱况且难倒英雄汉,更别说现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了,没钱你是寸步难行。
突然,赵超想到了一个人,自己的高中同学兼发小不就在京城念书吗,此时不叙旧更待何时?于是他满怀期待的拨通了上鑫的电话。上鑫比赵超大一岁,小时候也比赵超机灵懂事,所以,他从小就是赵超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虽然两人学习成绩有所差距,但并不妨碍两人逐渐建立起来的友谊,奈何天下无不散之宴席,高二的时候,上鑫由于父亲工作调职的原因,随家人远迁H省。之后,两人虽还有联系,但关系已经慢慢变淡了。
“喂,伤心仔。”这是赵超小时候给上鑫起的外号。
“怎么突然想起给我打电话了?别又是借钱啊。上次借的你都没还清呢。”看来赵超在这位发小心中的形象不咋滴啊。
“钱钱钱,你就知道钱,透过电话我都闻到一股铜臭味了。”
“哟呵,跟哥装清高呢是不?”
“废话少说,你学校在哪?我去找你。”
“哥特么都毕业两年了,你这是哪年的消息?”
“纳尼?我都还没毕业呢,你居然毕业两年了?”
“废话,你光小学就蹲了两级,当哥跟你一样蠢呢。”
“……那你现在住在哪?”赵超赶忙岔开话题。
“风台区风保路XX佳苑。”上鑫也不墨迹。
一个多小时后,上鑫在路边接到了前来投奔的赵超。并不是上鑫这个人有多么热情好客特意跑出来迎接,而是赵超没钱付车费,司机不让走。
“我说兄弟,你怎么现在混成这样?”一身睡衣的上鑫诧异的看着穿着短袖的赵超。
“哎 ,一言难尽啊。阿嚏~”
“行了,先回屋再说。”
上鑫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京城,跟广大京飘们一样,他也是过着表面光鲜月底精光的日子。这两年来虽说工作还算凑活,但存款愣是一分钱都没存下,别说买房了,在京城这寸土寸金的地方,他就是买块瓷砖那么大的地方都难。
所以他现在只能和两名同事共租了一套实用面积不到60平的房子,本来两室的房子硬是被无良中介改成了三室,这也就意味着,势必会有那么一间屋子的采光不会好。
上鑫就住在这个采光不太好的房间里。并不是他有惧光怔,而是他这人比较好说话。而好说话的人,往往都容易吃亏。
在上鑫房里缓过劲来的赵超四下瞅了瞅说道“别说我了,你这混的比我还惨呢,放个屁都散不开。”
“好歹住在地上,这都算不错的了。”上鑫自我安慰完又问道“还是说你吧,怎么大冬天的穿成这样跑来找我了?”。
“刚从国外回来,谁知道温差这么大呢,今天银行又没开门,我兑换不了软妹币,眼瞅就要露宿街头了,还好你在这。”赵超庆幸道。
“哟,不错啊,都混出国了,哥们还在为毛爷爷而奋斗,你这都挣上富兰克林了。”上鑫说完又好奇道“你不是还在念书么?出国干嘛?”
“别提了,打黑工。”赵超当然不能把实情告诉上鑫,只好随便找借口敷衍。
上鑫一听却信以为真了,毕竟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两年多,赚钱有多难他是深有体会,不是说他瞧不起赵超,而是赵超在他印象中的形象和气质比起一个特工更像是一个打黑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