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1章 第五十一章不吉

    所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姞璜果然是个聪慧的女子,她这轻飘飘的一言,便让芈夫人感到了意外的欣喜。

    公室毕竟是随国的地头蛇。芈夫人身为外姓人,一方面投鼠忌器,不敢妄动;另一方面,楚国近来情势难明,不论是通过血缘亲族亦或是利益交换,芈夫人所储备的力量都还不够。

    而姞璜提供的这个消息,是可以光明正大削弱公室力量的重要理由。若能借公子湛之力打压这部分人,再借这部分人的力量对抗公子湛,对芈夫人而言,这便毫无疑问是一份大礼。

    公子湛并非是一个恶人,他拥有那些传统士大夫的高尚品格,爱憎分明,喜恶皆出于普遍性的道德标准,但同时却也显得不近人情,专横独断。这样的人在如今这礼崩乐坏的时代,势必会惹人厌烦。

    就如昔日楚王商臣为芈夫人兄妹二人回顾城濮之战时所说的一样,分明是晋国夺去了曹、卫两国的土地,楚国主将子玉提出还地即退军,结果晋国反倒引诱曹、卫,以背叛楚国作为归还土地的条件。

    若这个计策能成,事态便如同城濮之时。

    芈夫人提供打压氏族的借口,公子湛只是做正确的事情,清理门户,偶尔牵扯无辜者也并非稀奇,但这难免不会引得人人自危。而芈夫人却正好向氏族许诺支持她所能提供的庇佑,最终便会导致反对公子湛的声浪迭起。

    至于许诺的庇佑本身……如今公子湛之权势如日中天,想要反对他的人便只能抬出未来的随侯,投向芈夫人一侧。但是想要在公子湛合情合理的处置下庇护这些“遗患”,若是无权,可着实很难办哪。

    正好,此事便交由季怡去做罢,想向她表忠心,总该带点诚意来。只是陈述事实,以及小小的挑拨罢了,他甚至还是被厉湛欣赏的小辈。若是被厉湛知道此事有她在背后指使,那便不是他的诚心不足,便是他的能力不足。

    不过,芈夫人其实也并不打算放过这些人。

    她恐怕还需要一些实绩来为她的权位做铺垫,完成先君未竟的遗业应当是个好方法。

    接下来要做的便是等待,等待楚国传来的消息。故国终究是她的底气所在,若她非楚国的王女,从一开始,一切怕是都会有所不同。

    首先等来的是民间愈发传开的妖妃之言。

    尽管没有得到芈夫人的首肯,季怡还是推动了这件事的发展,并在一切都按他的计划进行后才又来见了芈夫人一面。他胸有成竹地认为芈夫人会接受他的建议,事实也的确如此,之后便欣然接受了芈夫人安排给他的第一个任务。

    这个传言的内容则是由芈陵带回的。师照不知是败于对她的真心,还是看好芈夫人一方的未来,主动向她求了和。

    芈陵本不是什么多疑之人,师照的地位也没有重要到被芈夫人格外在意,便很快与他重归于好。两人虽称不上同进同出,但也时常出门共游,便是因此听到了那些关于姞璜的闲言。

    既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自然没有人放在心上,反而是另一件事……

    尽管芈陵并非正妻亦非妾,丈夫死后得以重获自由,芈夫人还是警告道:“他们周人和我们不一样,若是弄出孩子,莫管你身份如何,只要与他一道,都只能为妾。”

    “我堂堂楚王女怎么可能给他做妾,这世上所有的男人都不配。”芈陵满不在乎地道,“若是他不愿娶我为妻,我亦可以不嫁,有孩子了自己养着便是。”

    她说着,挽住芈夫人的臂弯摇了摇:“到时候你可要帮帮我,不然我恐怕只能回楚国去了,那些周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我。”

    芈夫人被她这副娇憨的样子逗笑了:“无碍无碍,我不过是借机提醒你一番。当年诸儿为了让他yín/乱姐妹之事看似寻常,令国民家中长女不嫁而主祀,致使齐女常有不嫁而多子者。师照亦是姜姓子,拿来应付他正是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