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三章 小族长的部落规划

      常晏大概花了一周的时间来整理思路。

  而这一周族内的工作也主要请巫帮忙代劳,他需要理清楚河洛部的发展,而不再仅仅只是搞基建这么简单。

  人口、生产力、战斗力是绕不过去的大问题。

  而这些归根结底,所需要的不过是良好的生存环境,能够保证下一代营养跟得上,能够保证有足够的资源增加部落人口。

  常晏忽然就想起了蓝星上古时候的游牧民族。

  众所周知的,游牧民族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之上,在草原上奔波流浪,因此除了自身的族群外,很难聚群而居,数百年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文明体系,甚至于蓝星古时候的游牧民族一直到了很后期才发展出城镇、国家体系。

  实际上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和这大陆上的部落有异曲同工之处。

  游牧民族放牧狩猎,需要大于他们人数上百倍的草地才能去养活族人,毕竟植物生长需要周期,他们只能不停的流浪在草原上才能保证牲畜能够吃饱;而这块大地上的部落人,依靠森林、山脉、草地的凶兽、恐龙、野兽等为生,都在不停的狩猎,换句话说两者几乎都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旦大规模的天灾人祸或许就能让一个部落彻底的消失在这块大地之上。

  每个部族有明确的狩猎领土划分,加剧的导致了各个部族独立生活。

  综上来看,每个部族各自为政,人口基数也上不去,各种不同的文化习俗自然也没办法相互交融,更没有文字等内容作为记录的载体,在这些先决条件下,别说产生自有的文明了,就是想要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大地上生存下去都是不容易的。

  所以,常晏坚守自己一开始的念头——农耕种植!

  可是……大家是否会赞同这样的观点呢?就算整个河洛部都表明愿意听从派遣,那之后为了增加人口而扩展的别的部落呢?

  这个世界骁勇善战的天赋战士在森林、山脉、草原上豪迈的奔跑着狩猎,骨子里的天性是战斗、是野性,他们真的会享受或者习惯种植的生活吗?

  不过很快常晏也就想通了这个事情,天生野性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生活本能,没有文明的教化,一切用本能生活,那当族人们拥有了懵懂的意识之后呢?

  文明和发展永远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只有发展才会有文明,同样的,当建立文明的时候,也意味着已经在发展的道路上走了一段落了。

  热爱自由,向往狩猎的部落人爱蛮荒的森林和草场,但是不代表不可以被文明所感染,所转变,不是吗?

  就像蓝星大草原上建立的城市,难道那些是例外?

  毕竟,只要是人,只要是有脑子有思想的人,最终的追求都是美好而安稳的生活,除了少数追求刺激的个例外,没有人愿意在拥有安稳的生活后去寻求刀口舔血的日子。

  所以说,接任族长这个位置之后,他最应该做的还是得围绕着这个定律来。

  将人口聚集——发展种植业,农耕文明——同时,也要切合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强健自身不能忘——再是基建。

  把周边难以生存的小部族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聚集而居住的状态,教化文字紧随其后,提升联合意识,发展生产力。

  一切不就能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了么?

  想到这个,常晏又走到了瀑布边上,在这里他种植了一大片土豆地。多的不说就目前这块地的产量来看,养活一整个部落是没问题。

  一亩还要多一点儿的地,一次的产值不说能够像蓝星产5000-8000斤,就算来个2000多斤也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