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4章 第44章

    顾夫人瞧着春风得意,覰了一眼离家许久的庶子,冷哼道:“二小子瞧着过得不错”

    “老爷,人家这身衣服都一年了,后儿我大寿,千秋阁那边早早看上一件成衣,不多不少八百俩”

    顾焯听着听着就不对劲了,什么衣服要那么多衣服,“夫人,其实翠微阁的衣服也不错,不如”

    “那可不行,千秋阁那边早早交了定金:两百俩银子,离柜概不退换”

    两百俩俩都够顾家上上下下半年的嚼用了,这要是买了,隆冬大家一起吹寒风?不不!自己倒是无所谓,那兰儿都快生产了,可不能短了去。

    “嵊州那边回钱慢,夫人要不月底在买也成”

    “那老爷的意思是妾身的生辰也可以延长到月底?”

    顾焯为难了,期期艾艾地望着夫人,却见孙氏将目光频频投向下首的儿子,霎时他就明白,她就是想要孝顺钱了,可是儿子没有人脉,穿得还是旧衣服,能捞着几个大钱?

    顾怀之不禁觉得好笑,径直从平安手中接过自己赚来的孝顺钱,冷嗤道:“儿子出去多日,省吃俭用,倒是存了一些钱,希望父亲母亲不要介意”

    平安顺势打开匣子,上面是两张银票子,下边是几块碎银子,最下面就是一堆铜板垫底,铺得满满当当,看得顾焯心疼极了。

    孙氏寥寥撇了一眼,便嘲讽道:“据我所知,墨方书斋好像也是二小子的”

    顾怀之盈盈一笑,扯了扯嘴角,“夫人可以去县衙查书斋地契的备案,到底是不是怀之的东西,不就清楚了?”

    “怀之只是与书斋的老板交好,这才有机会在里边学习”

    没有证据的指控就是伪证,毫无说服力。

    孙氏欲言又止,正准备开口,却见那小子从匣子里头抽出一张纸条子,公之于众,“这些都是怀之纳税的证据”

    官家出品必是铁证,总比你一张嘴空手套白狼来得厉害。

    “唔确实是阜阳府官家公印,看来怀之倾其所有了”

    “好孩子,在外边幸苦了”

    顾怀之笑笑没说话,只道是累了,想回屋子里歇会儿。

    顾焯将他的倦怠看在眼里,很是心疼,趁着孙氏不留神立即允了。

    “老爷!难道你就相信那庶子真的将所有薪酬上交了?”

    顾焯多年经商,孙氏打理账面,自是知道如何抹平账面痕迹,当顾怀之拿出将近三百两银子时,她不信这就是全部家当,很是不满顾焯的敷衍行事。

    “这才刚刚经商就藏着掖着,以后还怎么管理整个顾家?”

    孙氏自然很生气,直觉:那人肯定还有贴己。

    顾焯语重心长道:“阜春书斋在阜阳府,纳税都是经过官家明面,你有意见倒是去告”

    “难道你就没想过:孩子一个人在阜阳,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是怎么活下来的?”

    “你要是想套出他嘴里的贴己银子,那就自己看着办吧”

    哄着哄着还不知分寸,这个孙氏该晾一晾,脑子也该醒一醒。

    顾焯拂袖而去,孙氏气不打一处来,指尖儿掐着手心,疼得脸色扭曲。

    “嬷嬷,你说这小子是不是藏着掖着”

    杨嬷嬷刚刚站在一旁,将事情原委瞧得一清二楚,想起庶子那通身气质,就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夫人,我怎么瞧着那起自不对劲儿呢”

    “你也是发现了?”

    杨嬷嬷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就是瞧着顾怀之哪哪都怪怪,“那位眼色清正,浑身没半点铜臭味儿,倒像是对!像是书香味儿”

    经她这么一提醒,孙氏适才想起,庶子应对自己的反应、神情,对比之前,愈发深沉,尤其是那双桃花眼,就好像一泓枯井里的泉水,幽静而深邃,远远看去令人遍体生寒。

    “不!那庶子该不会阴奉阳违吧”

    老婆子拍着大腿小声嘀咕着,脑子里灵光一闪,顿觉很有可能。

    回院的路上,孙氏满腹心事,捉摸着:“书斋?”

    “若是在书斋当值,倒是有可能”

    “只是书斋没有先生,自学也学不出明堂,随他去”

    “可若是那位交了好友,一同学习”

    那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杨嬷嬷不这样认为,以那位的样貌,要是露出一二意思,得到女方帮助,既可以继续求学,还有可能解决了经商赚钱的难处。

    “这倒是有可能,这样你去阜阳那边亲自看看什么情况”

    孙氏心里一团乱,只得派出杨嬷嬷去阜阳那边问问到底是不是如此。

    “是”

    杨氏眼神一暗,脸子有些挂不住。

    “对了,宜兰院那边怎么样了?”

    “平安脉瞧着倒是没什么问题,明儿个叫顾钱叫几个腿脚灵活的小子把后院那片荒地上的蔷薇花给挪过去”

    当初是怎么挪走,今儿就怎么挪回去,我倒要看看你们怎么办?

    “是,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