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章 第5章

    从百货大楼出来,林初平两人又找了个三轮车脚夫。

    这年头,西田市已经有几个厂子倒闭破产,百货大楼门口就有很多这种干脚夫的下岗职工,林初平他们刚出来,就有人问用不用搬东西。

    林初平挑了个三十出头模样的中年男人,瞧着以前应该也是干力气活儿的,身上肌肉特别结实。

    讨价还价,八毛钱送到市公园后面租来的小院儿里,还管搬。

    院子是几天前,林初平第一次来市区找人订做小吃车时,就直接在市里租下个两进的院子,价钱还行,最重要的是差不多在市中心,接下来要往那边去出摊,距离都不算远。

    这时候电器用料还都实在,这一台电冰箱重得他一开始几乎没搬起来高继东生怕冰箱被摔,赶紧上前搭把手。

    冰箱确实重得很,林初平估摸着得有个两三百公斤了。还是三人齐上阵,才把冰箱妥善安置好。

    安置好电冰箱,又插上电瞧着正常运转了,高继东才松口气。

    霞姐他们还没来,林初平两人便先把卫生打扫了。

    十点多,胡霞十人终于来了,大家伙儿一起动手,很快就把这两进的院子打扫干净,高继东还把本就干净的冰箱又擦了一遍,林初平把胡霞带来的腌肉放冰箱。

    这个院子面积大,房子坐北朝南有三间,左右又各有一个耳房,另外东侧面西还有两间小房,一个是厨房,一个是储存室。

    西面则种着一棵桃树,桃树旁边是狗窝和鸡圈,西侧门出口处是个厕所。

    临近中午,林初平又带人去街上吃饭。

    最后进了个面馆,素面一碗一块钱,带肉的是一块五,要是肉不够吃的话可以论两加,一两牛肉一块五。

    这一年来,农场越发艰难,工人们也都小心翼翼,都说要素面就行。

    林初平还指望他们好好干,给农场赚钱呢,便又叫店家切一斤牛肉,给每个工人碗里添上点荤的。

    霞姐忐忑:“小东家,这……还没开始赚钱哩!”

    林初平笑着安抚:“你们好好干,咱们很快就赚钱了。”

    其余几人也是不安,但牛太香了,他们呼哧呼哧敞开怀往嘴里扒。

    饭后,林初平就带人回院儿里。

    林初平:“爸,你带平哥跟徐伟哥他俩,去买几个床板,晚上咱们就得睡这里了。”

    张平是自家农场的,人特别机灵,让他跟着老爸去买东西林初平也放心,至于徐伟和另外一个赵杰,他们是小舅舅派过来他那农场的工人,来学习做串串香的。

    高继东点头,带人出去。

    屋里还剩下八个工人,林初平也不耽搁时间,在桌子上摊开一张简易的手绘地图。

    这是林初平第二次进城时,在城里逛了半天,自己画的地图。

    地图比较简单,就横竖几条路,路上标注几个符号。

    林初平指着上面的符号一个一个介绍:“首先是市一小,霞姐你到时跟平哥去这里先出摊;这里是一初中,芬姐你跟娟姐在这儿;这里是文化路,这边台球厅跟街机室多,海哥跟大智你们俩最壮实,去这里……”

    布置好各个摊子的位置,林初平又交代:“平时上学时候肯定学生生意好,等周日学生休息,你们看也去公园、河边这种年轻人人流量大的地方,也可以在文化路这边出两到三个摊子……总之周日这天,你们随机应变就是。”

    众人:“好。”

    林初平又说:“做这种餐饮生意,特别是小吃摊,最重要的就是勤劳能干,能守得住摊子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虽说没了休息时间,工作也比较累,但是你们放心,干得多你们拿的也多,我按每天收入提成给你们发工资!”

    刘晓娟眼睛一下就亮起来了,当场问:“小东家,发每天营业额多少?”

    林初平:“百分之十。”

    刘晓娟又问:“也就是说,我每天赚100块,自己就能得10块钱?”她又掰指头计算:“那我一个月,就能拿……”

    见刘晓娟算不出来,林初平笑着替她回答:“是两个人能分300块。”

    刘晓娟差点就流口水了,是他们一个月工资一倍呢!

    刘晓娟呼吸急促。

    赵芬却嗤笑:“想得那么美啊,一天卖一百块,就得卖出至少2000个素串呢。”

    刘晓娟蔫了。

    林初平则笑着鼓励他们:“别沮丧,一百块是2000个素串,也不过是1000个荤串,要是各卖五十,就是1000个素串,500个荤串,加起来就变成1500个了。况且,前天大家伙一起吃,一个人一次就能拿几十个串串呢。”

    赵芬吐舌头:“那不一样,那是东家不跟我们要钱,我们敞开了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