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八章 梁山大头领(下)

    第九十八章梁山大头领(下)

    周吕旺笑道:“不过,此事说易行难,不到万事具备,咱们可不能说反就反,不然没等咱们先得了民心,就被朝廷剿灭了!”

    王伦昂然道:“怕他们作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周吕旺淡然笑道:“我有一策,大家可愿听否?”

    众人一齐道:“大头领请讲!”

    周吕旺施施然站了起来,往前踱了两步,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九字说完,聚义厅中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是惊愕地望着他,一个犹若天神般的大头领,一个如此高深莫测的大头领。他们却是不知,此刻周吕旺正在郁闷不已,刚刚下面的反应他是瞧在心里了,他很满意这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大臣朱升带给这些草莽汉子的震撼效果,唯一不满的就是手上少了一柄诸葛亮专用的鹅毛扇。

    “噗通”一声,张书铭第一个跪倒在地,激动地老泪乱飞,高呼道:“大头领高瞻远瞩,乃当今不世英雄,张书铭愿誓死追随!”

    随即宋江、王伦也同时跪倒,高呼道:“宋江(王伦)愿誓死追随大头领!”

    周吕旺呵呵笑道:“请起,请起,大家都起来!”见其他人均是不能领会,心中亦不由苦笑了一声,这些人虽然都是英雄豪杰,但却也是大老粗,哪里能明白这些道理呢,正慨叹间,只见林冲跪倒,高声道:“属下愚钝,请大头领为属下解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其中涵义。”

    周吕旺笑道:“高筑墙是指加强军事防备,巩固后方;广积粮是指发展经济生产,储备粮食,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则是指不要过早称帝,以免树敌过多。”

    这么一说,又还有谁不明白的。这些道理也许张书铭这等人才都能明白,但要他如此系统的简明扼要地讲出来却是难以办到的,于是,聚义厅上议论纷纷,有人交头接耳,有人惊喜,有人深思。片刻之后,所有人都向周吕旺宣誓效忠。

    周吕旺忽然有种高高在上做皇帝的感觉,微微一笑道:“大家不必客气,都是自家兄弟,我还有一言。”众人顿时静了下来。

    “众位兄弟,梁山泊水陆纵横,相互为用,既然再军事上,进便于出击,守利于防卫,退易于转移,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军事要地,那么这个战略性的军事要地也就必然为官军所重视。因为这些军事上的有利之处,也可以说是官军在军事上的有利之处。梁山泊离汴京较近,既有进击之利又有被剿之弊。它既构成了对京城的威胁,又加速了朝廷对它的防范和镇压。为了京城的安全,朝廷历来对这一带地区防范甚严,其任命的知州一般要由两制以上的大臣担任,而且有的还由皇帝亲自遴选。是以,若是朝廷大军压境,我等何处容身?”

    王伦道:“大头领所说甚是,然而梁山泊却也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梁山泊水势浩大,情况复杂,官兵一般不敢进入,而且又可借助险要的梁山抵挡官军,这里众所周知乃是天险,大头领是否多虑了?”

    周吕旺摇头道:“自古以来,若想成就霸业,必须选择一处交通闭塞,同时又必须是敌方防守的薄弱环节,而梁山泊恰恰是朝廷极为重视的重中之重,且又交通极为便利,况且,朝廷只须派遣重兵封锁梁山,我等就只能成为池中鱼、笼中鸟了,诚然这里资源丰富,饿是饿不死咱们,可是若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