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章 一纸丹青

      罗锐撮着下巴上的山羊胡子听熬夜把话说完,他现在着急要出府去办事,不能耽搁太久,故发话命守门的那厮带他们去义庄认尸。

  待罗大人坐上轿子走后,平白无故被熬夜灭了威风的小厮又张狂了起来,还没领着走几步路,就开始撂挑子了并恶狠狠的说道:“爷还有事儿,你们朝前左拐再右拐穿过一个门再直走便是那义庄。”说完便拍拍屁股走人了。

  这下大笨熊可犯难了,挠了挠头有些无助的看向熬夜,问道:“你记下了没?是先左还是先右啊?”

  熬夜瞥了他一眼,笑而不语,径自朝前走去。

  一路非常顺利的到了义庄门前。这下大笨熊可是毫不吝惜赞美之词的把熬夜给捧上了天。

  “可以了,可以了,这位朋友请你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熬夜一本正经的嘲讽他道。

  因尸体放置的时间过久,尸身开始有点腐烂,阵阵恶臭把大笨熊熏得头晕脑胀,他向衙役讨了两团棉花球塞住了鼻孔,可依然还直泛恶心,差点就把中午在码头边吃的那碗肥肠面给全呕了出来。

  看到儿和儿媳的身体冰凉、一动不动的躺在木板上,再想到他们皆死于非命,杜老伯就不禁老泪纵横,一旁的琳儿也躲在熬夜的怀里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看着面前的这一幕,熬夜紧攥着拳头,额头上的青筋暴现。

  杜老伯本想着领了抚恤金,就地安顿好尸首,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但没想到为了领这笔抚恤金,他走遍了府衙里各大机关,每到一处都被盘问了良久,才集满了申领单上所需要盖上的印章。

  办事麻烦也就罢了,反正这种事谁也不想再有第二次,但是最后签字画押领到手的抚恤金却比同乡在信札里告知的数额少了一半。

  这就有点不太对劲了。

  但是得到的回答是,钱要扣税还要再扣除各个部门办事的服务费,七七八八下来就是这个数。当杜老伯想要再问清楚一点时,那个衙役露出了很不耐烦的神色,拿起杜老伯签好字画好押的凭证往抽屉里一扔,锁上后站起身说道:“我们还会贪你这么点银子么,就要放衙了,你拿好了银子就走吧。”

  熬夜一看衙役这副欺人太甚的模样,忍不住又要出手,却被杜老伯一把拉住,低声说道:“连公子息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当是老朽倒霉吧。”

  告别了杜老伯和琳儿这爷孙俩,熬夜心里还是郁结难抒,如果说小柔被迫要嫁给诚王是对权势的一种屈服,那这趟府衙行确是让他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狗仗人势。

  他暗自在心里决定要给知府大人家的这位二公子一点教训。

  ……

  不知道大笨熊是听谁说的或是从哪里看到,他说一定要住进位于九江府闹市但环境却极其清幽的一家叫“如”的客栈,到了“如”一看果然与传说中的不失毫厘,大笨熊得意的自诩道:“我可真是个平淡无奇的会找吃会找玩又会找好住处的小天才。”

  “那么小天才,我们明日要去哪里?”

  “这个么......”大笨熊窃笑道,“第一站那当然是逛吃逛吃啦。”

  客栈紧挨着景星湖,站在二楼湖景房的窗边可远眺湖面。湖水由庐山的泉水注入而成,相传三国时东吴的大都督周瑜曾在湖上操练水兵。写出“长恨歌”的白居易在九江府任司马时还曾在湖心造了座亭子,命名“浸月亭”。

  “好美啊。”熬夜凝望着湖中的长堤,堤上还建有一座桥,他情不自禁的吟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可能是头一天在府衙里又是吵架又是打架,把自己弄得太累了。又或许是湖边清幽,舒适静谧,总之,翌日熬夜和大笨熊一觉醒来发觉已是正午。

  大笨熊大呼不划算,他又开始打起了小算盘,说道:“出来游历住店是笔大开销,结果我们却在房里闷头睡大觉。”可令他更为沮丧的是竟然还错过了心心念念的美味早餐。

  他本已想好,今个儿一早就要去都天巷吃肉饼和清汤,如果肚子还有富余,那便要再来一碗水子冲蛋。

  “我们又不着急走,还有明日呢。”

  “说的也对,”大笨熊打了个响指,说道:“中饭走起。”

  最开始这两人打算只在九江府住上两日,但现在各自都“心怀鬼胎”,于是这阵线又被拉长了几天。

  熬夜特别喜欢看水,或许是这丹口县水资源紧缺,到了九江府,看到处处有水,心里欢喜的不行。这日,午后的阳光和煦,站在窗边的熬夜突然就很想作画,于是不假思索的走出客栈,来到景星湖边,有风,湖面被吹起了阵阵涟漪。

  此刻湖里有了些许动静,凝神静听是石子的落水声,熬夜朝响声的方向望去,石子落水还伴有水花四溅。原来离他大约十来米远的长椅上坐着位姑娘。

  姑娘侧身对着她,百无聊赖的往湖中扔着小石子,一下,又一下。从姑娘的打扮来看熬夜感觉她应是出生于官宦之家,而“闲静似娇花照水”则是他突然从脑海中冒出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