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章 亭中弹曲

    杨嫣然一连在偏房的床上修养了几天,董月秦母女经常过来陪她,一来就会吩咐厨房做了好多膳食跟甜羹给她补身体,她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体重蹭蹭的往上涨。

李大夫也每天都过来替她诊治。不过今天杨嫣然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一句话。

“二小姐的伤势已无大碍,不必终日在床上休养,可以适当的走动走动。”

杨嫣然简直看神一样的看着大夫,压抑着心中的喜悦,淡淡地开口说:“谢谢李大夫。”

这些天因为杨玉心地强烈要求,除了三急之外绝不可以下地,美曰其名说这是她作为姐姐的要照顾妹妹的责任。杨嫣然觉得自己差不多成了半个废人,今天终于可以下床了。

“喜儿,请你进来帮我梳妆更衣。”杨嫣然目送了李大夫之后,兴奋地跑下床坐在梳妆镜前对着门外的喜儿大声说道。

“二小姐,奴婢说了多少次了,您是主子,我是下人,不必说请,直接吩咐就是了”喜儿拿起碧玉的的梳子穿行在瀑布般的长发之间。

“小姐的头发真美,人也长得漂亮。”

喜儿的小手在嫣然的头发忙碌着,桌上钉钉当当的都是好看的发钗和首饰,有的是董月秦买的,有的则是杨玉心送的。

“你也很好看啊,你家大小姐呢?”杨嫣然无聊地拿起桌上的首饰把玩着。

“小姐啊,好像在外面亭子练琴吧。”弄了好一会儿,说:“好了,二小姐。”

杨嫣然对着铜镜左瞧瞧又看看,觉得合适后说:“我们找大小姐去。”

杨嫣然走出房间,这是她第一次看见丞相府。

从偏房出来,走在红色砖石铺成的石路上,出了院子,院子西面,几根长的竹竿架上,爬满了花藤,稠密的绿叶衬着紫红色的花朵,又娇嫩,又鲜艳,远远望去,好像一匹美丽的彩色绸缎。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点缀其间。院里有对对花盆,石榴树,茶叶末色养鱼缸,不同季节,不同的花楹。当真真有这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雕饰,那门栏窗,皆是花雀雕品。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

白石为栏,石桥三港,桥上有亭,亭中有一佳人,坐在石梁圆桌间,古琴在上,佳人玉手轻轻抚之。

“姐姐。”见到杨玉心,嫣然提起裙摆,小跑着越过石桥,跨上亭子的台阶,跑到了杨玉心的面前。

杨玉心笑脸相迎,停下手中的动作说:“哎呀,你怎么起来了,不是让你好好躺着吗。”

“我没事,而且我是得到李大夫赦免的,可以下床走动的,啊…你方才再弹什么曲子啊,好耳熟啊。”杨嫣然赶紧转开话题。

“哦,这是龙阳国和亲的长公主传授我们的,名字叫《思归曲》,后面一节十分难弹,我现在都学不会。”

“龙阳国?那您再弹一遍我听听。”

杨玉心提起双手,重新抚琴,杨嫣然悠悠地走到亭子旁,手轻轻地搭在围石栏的靠椅上,琴音缭绕,闭眼聆听,手指轻敲着石椅,不自觉地哼唱了出来。

感觉自己的记忆中,一直闪着模糊的片段。一个优雅的年轻女子,坐在槐树下,温暖的素手握着一个年纪只有七八岁女孩的小手,按着琴铉,用着温柔甜美地声音说:“这《思归曲》啊,说难不难,这首曲子啊,表达的是离开故乡,远去他方的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所作的一首曲子。”小女孩天真地回道:“哦,我懂了。”杨嫣然看不到她们的脸,努力的想去看清,可是越努力头就越疼。

“嫣然,嫣然。”

“啊?怎么了。”嫣然感觉从梦境般一下子拉回到了现实,摸了摸微疼的头,随后眨了眨眼眸,茫然的看着杨玉心。

“你怎么了?没事吧”

“我没事,怎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