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四章 没那福份

    李国庆说他多努力一点,就可以将自己的工资挣回来了。

所以,她有长期饭票不要心焦。

依依打电话给她的时候夏小娴才想起来,她的社保公司是给停了,得去社区办上。

“你的户口不在这儿,得办居住证才行。”工作人员道:“没有居住证办不了。”

得,夏小娴差点给忘记了户口的事。

当年中年毕业,将户口从农村迁了出去。

爸妈都是挺高兴的,说是家里总算有一个吃皇粮的人了。

结果,她运气真的很差,中专毕业,这个学位早就不吃香了,找工作七上八下碰壁不少,户口也没地儿放,最后老爸找了村长,又好说歹说给迁回了村里。

也就是说,她现在是农村户口。

虽然没有土地,但是农村户口在外人眼里已经快变成香馍馍了。

都说农村户口的人以后红利很高。

懵懵懂懂的夏小娴也不知道这其中是不是有这么好,但是她将妮妮的户口也上到了自己那边。

李国庆也是农村户口,哪怕他们买了商品房都没有打算将户口迁出来。

毕竟,在城里呆久了,听新闻看报纸,知道拆迁户越拆越富,他们也在做梦。

寻思着哪一天万一这陷饼砸在头上就大发了。

其实,她们在盼着这陷饼的时候也有不少的隐患。

就是妮妮上学的问题是一个老大难。

公立学校必须看户口摇号,摇中了就是挣钱不少。

但他们是外在户口,私立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李国庆和夏小娴都仔细算过帐,幼儿园三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没个二三十万是下不来。

要不就动用户口吧,迁到城里来。

因为这是一个开发区,这个区正住户口摇号如果摇中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费全免。

正在他们想要迁的时候,李国庆又带回来一个消息,让别折腾户口了。

因为,孩子在初中最好还是上私立的好。

为什么?

私立收费贵,但是贵有贵的好处。

夏小娴也明白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收费高必然也有所不同的。

就妮妮和依依的女儿来讲,人上的幼儿园收费不同标准完全不一样。

依依的女儿是小班双语教学,人不到二十个孩子四个老师。

妮妮班上是三十六个孩子只有三个老师。

这就是区别!

所以,夏小娴也在开始考试孩子上小学的问题了。

今天再次谈到了居住证的问题,就多问了几句。

“你想离家近的学校完全不可能。”社区工作人员道:“异地孩子上学,得具备三个条件:劳务合同、社保、居住证。而且,不是你想上哪个学校就哪个学校,是摇号,摇到哪儿就哪儿。”

总之呢,居住证得先办。

之前买车办的是李国庆的。

夏小娴马不停蹄的跑了派出所。

照片、房产证、申请表。

眼睁睁的看着面前的办证人员。

“你之前没有在社居区住的信息录入。”工作人员道:“你必须先去社区登记,社区会上门调查核实,一个月之后才能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