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三章·清水之战(一)

    扬州清水城,玉煌阁

    呼啸的南风夹杂着残花败叶向远方飘去,漫天的雨雾渐渐稀薄了起来,一抹残阳隐约浮现在灰朦胧的天际上。黄昏将至,玉煌阁外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挂在十余米高的台檐下,阁外的驻满了车马,宾客往来络绎不绝,人人的脸上都挂着和煦的笑颜,似乎并没有因为这一场绵延不绝的大雨而感到一丝一毫的压抑。

    玉煌阁内礼乐大作,辉煌的灯火闪烁在每个角落,每一座亭阁都熠熠生辉,照亮着现在这座昏暗而又沉闷的城市。他们在周围点起了檀香,烟雾缭绕,宛若游离世外的仙境,女孩们赤着脚丫轻盈地走来,在云烟中晕起一圈圈涟漪,随着阵阵乐声起舞于此间。

    一张张卷起的淡白色帷幕后,有人披纱抚琴,指尖起落间琴音流淌,或虚或实,婉转于在场每个人的心海之上,似幽涧滴泉清冽空灵、玲珑剔透,而后水聚成淙淙潺潺的强流,以顽强的生命力穿过层峦叠嶂、暗礁险滩,汇入波涛翻滚的江海,最终趋于平静,只余悠悠泛音,似鱼跃水面偶然溅起的浪花。

    亭阁中央有一座浑然天成的园林,遍地开满了万紫千红的奇花异草,在朦胧的雨雾中更显娇嫩。而为世人乐谈的“红枫十六”便是开在此地,成秋意之哀婉,是为清水城中的一处不可或缺的游赏之地。

    宾客们行进此间,与姑娘们相谈甚欢,饮酒作乐,一朵朵伞花开在园中,随处都能听到女孩们轻铃般的低笑。

    今夜,是玉煌阁的“百花齐放”,是女孩们的争奇斗艳,也是糜烂与纸醉金迷。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一盏盏琉璃灯点燃了他们沉醉的欲望,这一夜,无论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各界富商,都沉醉在此,无人会注意到今夜会发生什么,因为他们在这里享乐,这里是帝国内最糜烂的地方之一,清水城玉煌阁!

    ……

    玉煌阁的深处,一袭锦袍的洛臣端坐在白玉桌前,一头黑发披散在两肩,一脸认真地阅览着手里铺开着一卷竹简。

    不多时,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从远方传来。洛臣微微抬眼,只见柳伯一袭灰衣,正向着他缓缓走来。

    “城里的贵人们都来了吧?”洛臣低下头,继续阅览着竹简。

    柳伯走到案前,看了一眼他手里的竹简,然后点头道:“不止是达官贵人,就连一些平日里自诩清高的文人雅士也来凑了凑热闹。”

    洛臣轻咦了一声,疑惑道:“这是怎么回事?”

    柳伯神秘地笑了一笑,“泷家的那位似乎在这件事上和我们站在了同一立场。”

    洛臣眼角一抽,皱眉道:“泷家?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却也不算坏事。”柳伯满不在乎地回道。

    洛臣微微颔首,轻轻放下手中的竹简,面露一抹思索之色。

    柳伯见状,也不打扰他,只是轻手轻脚地将案上的竹简取过,然后略微一瞥。

    “这是……宫里的信?”柳伯死死盯着竹简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印着的一朵蔷薇,双手微微颤抖了几下。

    洛臣回过神来,见柳伯脸色不对,连忙解释道:“是宫里的来信,不过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罢了,我们注意些就是。”

    柳伯松了口气,然后皱眉道:“信里所言之事,你打算怎么做?”

    洛臣沉默了片刻,然后淡淡地回道:“自然是不被牵扯进去便可,而且这些大人物总是该由其他大人物去头疼的,不是吗?”

    “置身事外吗?”柳伯喃喃道,然后将竹简递回给洛臣,“这可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洛臣摆了摆手,“他肯定不是因为玉煌阁而南下扬州的,我们只要做到进水不犯河水不就行了吗?”

    “但愿是我多虑了。”柳伯叹了口气,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道:“哦对了,我们也该动身了吧。”

    洛臣微微一笑,将竹简收入白玉石案的暗格里,然后站起身来,走到柳伯身边,托着老人的手臂,点了点头,“现在就去吧,不然可就选不到好地方了。”

    柳伯欣慰地笑着看了他一眼,“说得对,早点到,选个好位置才是。”

    言毕,两人就这么慢慢悠悠地走出这座阁楼,而在阁门外,一身黑衣的步齐炎正直挺挺地站在门外的长廊上,见两人走出后,连忙上前恭敬地拱手道:“阁主,柳伯。马车已经备好,就在**院内。”

    “引路。”洛臣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是!”步齐炎点了点头,然后三人就这么向着这条长廊的远处走去。

    ……

    清水城南郊

    此时此刻,茫茫雨夜下,清水城南边的一片红枫林内,一道漆黑的影子穿梭在红枫树的树梢间,身后卷起一片片略有枯黄的枫叶。他的速度极快,远远便能听到一阵阵雨水激荡的声音回响在林中,那声音就像是惊涛拍击在碎石岸上一样,令人不禁心神震颤。

    也不知这阵声音回荡了多久,远方的朦胧间隐约浮现出一堵巍峨的黑石城墙,正在这时,那道身影忽然慢了下来,从飞腾到跨跃,再到现在的徒步行走。也正是在这时,才能让人看得清老人的脸庞,他眉宇宽阔,深深的眼窝下是一双如幽潭沉静而又深邃的眼眸,让人一看便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清水城……快三十年了吧。”一道略感沧桑的声音悠悠传向远方,他的声音不算大,却穿透了茫茫雨雾,回响在百里之外。

    可是,无人回应,城外一片寂静,就连墙头上也是空无一人,只让人有种来到了一座孤城的感觉。

    老者眉头一皱,然后伸脚轻轻踏在水中,一片水花荡起,只见一道肉眼可见的涟漪自水花间晕起,收拢着漫天的雨水向清水城的方向荡起。

    三息之后,老者眼角一缩,然后长袖一挥,只听见一阵狂风卷起枫叶涌向前方,百里之外的雨雾中顿时掀起一道数十米高的骇浪。

    滔天骇浪起,悠悠向城来。

    这是何等的手段!隐藏在暗处的人们为之心惊。

    是的,他来了,以这样一种霸道绝伦的方式宣告着他的到来,或者说,是明宗的到来。此人之容,天下皆识,无需见过,只要此势一出,众人皆明;此人之名,天下皆知,也无需相见,只此三字一出,众人皆惧!

    明宗宗主明之琰!

    明之琰停下脚步,负手而立,背靠枫林与明月,遥望着百里之外的冲天浪潮,深邃的眼窝下不带一丝情绪,却让人一眼便深陷其中。

    他,只身一人,来此赴约。纵使千百双眼睛盯着此地,可他还是来了。

    百里之外,惊涛骇浪席卷而至,携暴雨之威,卷狂风之势。这是自然的力量,却是人为而生,此等修为已达巅峰,可谓是天下绝顶!

    就在人们还沉浸在雨夜下那道拔地而起的惊天巨浪中时,一阵刺耳的长啸声冲天而起,漫天的雨珠骤然停息,皎洁的月光穿透凝滞在半空的雨珠,直抵大地,在大地上铺上一层晶莹剔透的银色薄纱。

    声先起而剑后至!明之琰眼神淡然地看向远方,他认得这声音,这是破军的剑鸣,魏衍川来了,亦可以说破军将至!

    突然间,那道惊天骇浪中隐有黑光一闪而逝,紧接着就在众人茫然的目光下,那道骇浪在一声巨响之中化作漫天的雨剑向着明之琰的方向袭来。

    明之琰面无表情地看着扑面而来的雨珠,心中无比平静,只是长袖轻挥,漫天的雨剑便化作阵阵白烟消散在空中。

    短短的数息之内,竟有这般声势,如何不叫人心惊!

    就在人们惊叹的时候,一道黑芒从天而降,浩浩荡荡的气浪滚滚而来,以老者为中心,周围的野草竟齐齐偏头向外,紧贴着泥泞的土壤,似乎有千钧之势压在上面,不得动弹。

    隐藏在暗处的人们忽然有种喘不上气来的感觉,全身上下的血液都变得冰冷异常,就连毛孔都在畏惧着即将到来的那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