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9章 第19章

    家有一块水田,长年累月的都是湿田,上面一层水,也只有过冬的时候才会干一些,太湿的田种水稻收割的时候反而麻烦,一般都是种莲藕。

    莲藕不能用锄头去锄,断了价格不好卖。

    莲藕在八月十五的时候更好卖,中元节也能先卖一部分。

    温清哲将一小角的莲藕桔梗给拔了,撸起衣先行下地摸起来,不久挖出一大截莲藕。挖出来一看,有五筒,关节连着关节的,白白胖胖,跟他手臂那么粗长,沉甸甸的。

    一家子一下子都笑开了。

    张云秀眼睛也弯弯的,跟着陈红梅下了田。

    小苑与小杰还小,陈红梅没让他们下田,他们就在绕着田梗四处采莲蓬。

    采了一颗莲蓬,迫不及待的掰出来生吃,清甜脆口。

    村里人都认为生吃的东西不能吃太多,特别是小孩子容易坏肚子。吃了几粒莲子,陈红梅就不让他们吃了。

    他们继续采莲蓬玩。

    陈红梅边挖边说:“听说莲藕亩产有五千斤,比种什么都要赚钱。”

    莲藕一个铜板一斤,算下来确实很赚。不过挖断了的莲藕,就得贱卖。

    就算是这样,按亩产五千斤算,一亩地也能赚个四两银子。

    那个花生种了三亩地,也才赚了四五两银子。不过花生是在种在旱地的,旱地一般都没有水田这么值钱。

    温清哲又挖出一根莲藕,他看了看旁边放着的几根莲藕,再看看整个田地道:“有这么多吗?”

    陈红梅有点不确定:“有吧?你六婆说的亩产五千斤。”

    温清哲笑了笑:“可能是一年不止一季吧?”

    陈红梅觉得就算是长两季,亩产二千斤也很不错了,只是那六婆说话,不知道得扣除多少水分。

    但是有个千斤也不错了。

    “就是挖起来麻烦,”陈红梅叹息,在她说话的功夫,她才挖出了一颗,还是断了的,她已经累的够呛了,举头望着茫茫无边的水田:“赚的都是辛苦钱啊。种了这么多,不知道要挖到何年何月。”

    要下水田一根一根的将它挖出来,还要赶在中元节,中秋节这两大节日里,种得多的话一般都赶不撤,不在节日里就得贱卖。

    现在小日子过的还行,村里的人一般都不喜欢种。

    张云秀跟在温清哲后面,一下子就摸到了粗壮的莲藕,泥地虽软,妇道人家要想将它从泥泞里□□,还是挺费劲的。

    挖了一个上午才挖了小小的一角,陈红梅挖累了,皱着眉头看一望无际的藕地,头大地说:“明年还是不种了。”

    张云秀被大嫂逗笑了,这是丰收的烦恼吧。

    种莲藕请人工也不划算,烂在地里更不划算。

    而且种莲藕的地方淤泥都很深,女人家的不好呆在淤泥深的地方泡这么久。

    将近中午,陈红梅挑了一小担莲藕去洗。

    张云秀力气小,在淤泥里寸步难行,最后还是温清哲笑着将她从淤泥里抱了出来。

    他就让她跟大嫂回去了:“你在这里也没用,再下来都泡到你腰了。”

    水田里还有蚂蝗像小鱼那般在里面游着,张云秀最怕这玩意儿,也不嘴硬,连忙过去了。

    陈红梅刚好洗完莲藕,直接挑到村口去卖。

    要过中元节了,家家户户都大丰收,才到村口就一大堆人涌上来,一下子卖光了,还是一个铜板一斤。

    陈红梅喜不自禁的切了一斤烧鸭回去,还买了骨头,回去炖莲藕汤。

    赚的钱都不够买肉,但不妨碍卖了好价格心里高兴,想着明年还是要种的,种少一点。

    经过六婶家的路口,让小苑送了一些莲藕过去,家里人吃的都是挖断了的,不讲究。

    但是到大伯家,他们就不敢给大伯吃挖断了的,都是完好的最好的,生怕大伯说是不是看不起他家。

    大伯家生了八个女儿,儿子是抱养的,在这重男轻女的年代很敏感。

    陈红梅专门挑了长相最好的莲藕留给大伯,让小杰送去,但是一个都不愿意去,没法陈红梅只能亲自出马。她想放下莲藕就跑,不想被坐在门口抽烟旱的大伯喊住了:“大嫂,种莲藕卖了多少钱?”

    陈红梅心一惊,回头看到大伯婶拼命摇头,她笑道:“不多,比种谷少多了,我估计都不到五百文。又累又辛苦。”

    大伯抽着烟哼了一声,没眼看她了。

    过了转角陈红梅才一身轻松。

    温清哲挖一个上午累的不行,感觉比担一天稻梗还要累,要回家休息一下,下午再来。

    他回到家的时候刚好能吃饭,陈红梅也没节省,大中午的就炖了个骨头莲藕汤,烧鸭也直接吃了。

    吃过之后,温清哲又砍了一会柴,张云秀就站在旁边,看着自家这个一刻都不能闲下来的男人。

    温清哲起初还没发现,偶尔抬头一擦汗,看到了她,再无法忽视她的存在,感觉被她看的不好意思,让她回房先睡。

    张云秀不说话,默默的将他砍好的柴抱到柴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