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6章 第36章

    山上条件确实简陋,没有澡间。

    温清哲用竹竿围了墙的旁边,放下长布挡着两面,还是门口这边还是能看到的,温清哲说今晚先将就,明天他就开始先造一个大大的澡间。

    有他在旁边守着,张云秀倒是不担心。

    只是两人同房时还是摸黑同房的,朦朦胧胧,什么都看不太清楚,温清哲将热水提入澡间后熄了灯火,就守在门口,张云秀红着脸推搡他,让他背过身去。

    “不许转过头来!”

    他眉梢嘴角往下弯,不高兴又不能理解的样子:“为什么啊?昨晚不是什么都看到了吗?”

    张云秀推得更快。

    他话虽如此,推搡之下仍是乖乖地转过了身。

    张云秀站在澡室里静静地站立一会看他,他拿了个凳子坐下,月白洒在他身上,他捡了根树枝在地上画圈圈,好无聊无辜的样子。

    圆月之下,张云秀在他的背影下,默默的解了衣裳,轻轻的洗澡。

    前方温清哲听到后面哗哗轻溅的水声,身形一僵,在小板凳上慢慢地腰肝挺得笔直。

    温清哲没洗热水,洗的冷水,直接在山上溪水里洗的,张云秀伸手探了探水温都觉得冷,问他真的要洗这个水吗?

    “对啊。”温清哲笑着解腰带。

    张云秀转过头去时,他已露出大半胸膛,月华映在其上,彰显出年轻的活力。

    张云秀心跳加速,步伐也加速,回房去了。

    温清哲穿着木屐刚坐到床边,脸上还是湿润,肤质之好,若不是黑了点,说是出水芙蓉,也不为过,张云秀暗暗发誓,要让他白回来。

    她穿着单薄的衣衫已经在被窝里等了他好一阵,此刻将身子贴近温清哲,从背后抱着他,能感觉他身体有点清冷。

    中秋时分山间的溪水果然太冷了。

    她贴得更近一点,一声不吭的给他捏肩膀,轻轻捶揉着。

    “干嘛?”温清哲笑了,笑容清爽,无形之中还含着三分满足,三分宠溺,他转过身来,握住张云秀的手。

    “我不累,睡一觉就好了。”

    他比张云谨还要小两个月,连胡子都还没开始长,说不定身子还能长高,却从来都不喊累,但凡张云谨干他一半的活,肯定撂床上,牛都拉不起。

    他们睡得还挺早,一时之间也睡不着,聊了会儿天,自然离不开桌子上排着的一堆石头。

    温清哲笑得很开心,兴致勃勃跟她说这石头漂亮,说他打算雕刻些什么。

    张云秀不晓得哪里好看了,支着脑袋看他,他自己说得口干舌燥,喝了一杯水,仍意犹未尽,指着那一块灰白相间的石头问:“你有没有觉得这里似乎有个在弹琴,这里有头牛……到时我可以雕个高山流水,对牛弹琴……”

    张云秀掩唇而笑,他确实是在对牛弹琴了。

    张云秀将头轻轻地依偎在他肩膀,听他说他最喜欢雕什么,说他现在有做定制的,也有自己的作品,卖价都不高。

    他还说:“这个场子其实是给大哥看的,我给他守完这一年,过完年他就不做木工,回家看场子,我主要做雕刻,现在先赚赚名声。”

    她认真听到,时不时点点头,这算是他第一次跟她提到他与她之间的未来。

    她摸了摸他的雕刻,越发觉得细致好看极了。

    她还是他这个年龄时没日没夜的刺绣,后来名声才广传开来,价格也高了,这才不用那么辛苦。

    温清哲八岁就出去给人当学徒学的雕刻,听说那些技高的老师傅对徒弟都没什么好脸色,也不会一拜师就教你学技的,谁不知道那句——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不知道他小时吃过多少苦。

    张云秀摸着他手心厚厚的茧,不用他说其中的辛酸,她都能感受到。

    张云秀想到他做的饭,他今天早上跟晚上做的饭菜好吃先不说,还精致,他将食材雕刻成好看的样子,相当的诱人胃口。

    张云秀便道:“你做饭真好吃。”

    温清哲笑道:“以前为了哄师傅开心,学了做菜。”

    张云秀心想:“果然是这样子。”

    她可以想象,小小的少年为了讨师傅多教一点,费尽心思的研究厨艺哄师傅开心。

    温清哲笑道:“我觉得我这么多年学的最好的反而是厨技。”

    他还能笑得眉眼弯弯,半点都看不出来这些年来所受的苦。

    她一直在想为什么她觉得他笑起来这么好看,可能他的笑容很纯净,很阳光,很开朗。

    山上很吵,时不时有狗吠,时不时有鹅叫,张云秀却睡得比什么时候都安心。

    张云秀很喜欢小鸡小鸭子,她负责喂鸡鸭,将鸡鸭的食盒放下后,她还拿了一小把米喂小鸡小鸭子,它们身子毛绒绒的,叽叽嘎嘎地叫着,叫声稚嫩。

    这些小鸡小鸭子还这几天孵出来的,上次上山还没见到。

    张云秀刚撒完一把米,正要看看温清哲,忽然听到狗吠,以及许多小孩的声音。

    她走过去,果然看到成十个小孩围着温清哲,他们各个抱着一扎草,有些还拿叶子包着虫、破过壳的螺。

    她问:“干嘛啊?”

    温清哲道:“收鱼草喂鱼,收虫螺喂鸡鸭鳖。”

    原来如此,乡下许多养殖大户都会聘请旁人帮忙割草,那个买番薯藤回去喂猪的不也同时道理,只是鱼吃的草粗糙点,费用也便宜,随便一割一大把。

    山脚村的孩子别说是上学堂了,好多人家都掀不开锅了,买草买螺能赚钱,别的不说,至少有点小钱买零食解决贪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