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0. 溪河场

    应无尘抬头望向海平线上的太阳,用力的抻了个懒腰。

阳光照耀在身上暖暖的,他掬起一捧水洒向空中,水滴在阳光下散发出七彩的光芒,最终化作点点星光消散于天际,应无尘顺便也跟太阳公公打声招呼:“好久不见呐。”

其实仔细一想也对,毕竟应无尘前一次看见太阳已经是上辈子的事儿了。

至于地府...

虽然那里没有太阳,但却并不是漆黑一片。相反,那里每天都有六个时辰是亮堂堂的、另外六个时辰则需要通过烛火来维持光亮,想来前六个时辰是有什么东西在充当光源的。

至于剩下的六个时辰,应无尘猜测应该是去充电了。

尽管地府的情况跟人世间太阳的东升西落十分相似,但应无尘就是觉得那个光亮有股子沉闷的味道,尤其是走在酆都城的街道上,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酆都城内不仅有鬼差们、也有定居于此的普通百姓,他们大多都是不肯忘记前尘的痴情人,花了一笔钱收买了巡街的鬼差后,就搬个小马扎坐在路边盯着路上的行人,期盼着能从里面找到曾经挂怀着的人影。

迎新会的前一天,应无尘原本想着在城里转一转,购置点生活用品,结果刚一上街就懵住了。

大白天的走了没几步,就从路边窜出一个人,瞪着双绿油油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应无尘,捧着他的脑袋连看带摸,最后还是李白尼硬生生把那人给拉开。

从此应无尘就对酆都城的街道有了阴影,连带着看那酆都城上空的亮光也有些烦闷。

----

舒舒服服的抻了个懒腰,应无尘趁着太阳还没完全落下的时间,打量起周围的环境:这里的地势相对平缓,广袤的海水滋润了大地,地面上的草皮长得很茂盛。

能看出这里曾经也有过富庶的村落,可如今却荒无人烟。

面前不远处的溪河中,偶尔也会蹦出两条小鱼,争相着对应无尘吐泡泡。

原本今天过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踩点儿,所以他也并未急着去找那女鬼的麻烦,刚好被这两条小鱼勾起了童心,索性他也从岸边拔起一株草叶子,伸到水里逗弄着,两条小鱼也不怕生人,叼起草梗游得飞快。

玩闹了一会后,应无尘开始沿着河岸行走,这才明白为什么这条河叫溪河,原本他还有些困惑,溪就是溪、河就是河,溪河是个什么鬼?

这下终于明白了。

溪河近似于一个倾斜的“L”形状,由北向东贯穿整片土地,最终流进东边的海里,越往东走河面就越宽广,直至一望无垠的海平面。而脚下的土地被河水生生割裂成两部分,这可苦了生活在河岸两侧的百姓们。

溪河南边和西边的百姓需要跨过河岸才能把手里的海产品卖出去,溪河东边的百姓也需要跨过河岸去谋生。

所以溪河两侧的百姓们一合计,就打算在河面上架一座桥,除了溪河北侧的百姓。

因为他们表示自己是半个城里人,想吃海货就跟河东的百姓买,至于务工也可以去长安城里寻一份差事,何必参合几个泥腿子们的修桥活动。

其他百姓们各有自己的诉求,也不再强迫河北的百姓参与进来,只是勒令他们以后要是用桥则需要交费。

原本一切都紧锣密鼓的有序进行着,后来因为架桥的位置又产生了分歧。

溪河南岸的百姓认为自己这边物产丰富,所以桥理应架在南边。

溪河西岸的百姓认为南边的河岸更宽,架桥所需的费用更高不划算,所以桥应该建在西边,如果桥架在南侧,那南侧的百姓就要承担大部分的修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