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4章谋划办家具厂

    不知不觉地宋艳萍己在县医院住了一个月了。一个月过去了,张永俊也没有回来,看来张永俊为了躲避惩罚短期内是不会回来了。于是所有人也就不再对他的归来抱有什么希望了。宋艳萍在医院治疗了这一个月,多个亲友轮流照顾她,三弟宋海川也不时地抽空来看望照顾她。在众人照料安慰下她的情绪好多了,她的骨伤也好多了。快过年了,县医院骨科医生在检查了他的骨伤愈合情况后,建议宋艳萍出院回家保养治疗。

    宋海川了解情况后,就和一家人商量,一家人的意见很统一,马上就快过年了,既然医生说能回家保养治疗就回家保养治疗,那样伺候的人也不用来回折腾往县医院跑了,在家保养治疗吃住都要方便得多。最后又通过和张永俊父母商量,决定先让宋艳萍带着孩子在娘家住一段时间,但张永俊父母出于各种考虑老泪纵横地要求把孙子留在身边,没办法,只好同意。于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二的上午,宋艳萍出院被娘家人接到了朱营村去住。

    宋艳萍出院后住在了娘家。这时的农村已经进入了过大年的热闹气氛中,村中人来来往往地置办年货,不时地有人家传出鞭炮的噼啪声。但宋艳萍的心却像院子里洗脸盆里的水一样冻成了一个冰块。快过年了,宋艳萍看着娘家一家人忙来忙去,自己帮不上忙,却不时地还要娘家人伺候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回自己那个家吧,张永俊一直没有踪影,男人跑了,还算是个家吗?自己以后怎么办呢?张永俊如果一直不回来怎么办?离婚?离婚了那自己的儿子怎么办?再说了,这样的换亲,自己的离婚会不会影响到另外两家婚姻?如果张永俊突然回来怎么办?不离婚,自己还能与张永俊过下去吗?宋艳萍陷入到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怎么办呢?宋艳萍像一只迷路到深夜的小羊,既找不到道路,又看不到光明。他的心就像是在狂风巨浪中颠簸的小船,在痛苦的深渊中上下翻腾着煎熬着,原本吃饭很香,睡觉很甜的她,慢慢地也吃不下多少饭了,晚上也开始失眠啦。但她为了不让娘家人担心,也不敢向家人说这些。几次母亲说她吃饭少,她只说自己不干活儿不饥。

    腊月二十五,宋平川扛着行李从大店木匠铺回来了。回来以后,宋平川又询问了姐姐的情况,听情况后只好好言安慰姐姐宋艳萍。

    腊月二十五吃晚饭时,宋平川给家人汇报了自己的收入后,就感叹黄老板的生意多么好,木匠铺的前景多么好。

    梁红梅就说:“既然你这么看好木匠铺的前景,那咱们也想办法办一个木匠铺吧。”

    宋平川听后愣了。发呆了一会儿后,宋平川突然一拍脑袋:“我说我自己怎么总憋着一股劲儿呢,原来我也是想开办木匠铺呢!对,咱们就办木匠铺。原来我只想着给别人干,因为咱没钱一直没敢想过自己干,经红梅这一提,我知道我该自己干了。我过了年不去大店木匠铺干了,我们自己办木匠铺!”

    “好!我们就自己开办木匠铺。不,我们现在应该叫家具厂,筹办我们的家具厂。”梁红梅高兴地鼓掌说。

    宋有德老两口一听就惊得张大了嘴巴。

    “什么,办家具厂?咱有钱吗?那得需要多少钱啊?再说那不是搞资本主义吗?”宋平川和梁红梅听后噗嗤一声笑了。

    “爹,现在都什么时代了,你还说搞资本主义,你看南方兴起了多少乡镇企业呀,就连咱村的朱大武都成立了建筑队,难道他们都是搞资本主义吗?”梁红梅说。

    “平川,虽然这几年咱们也攒了几千块钱,但是你办家具厂还差很多呀!再说,我们的房子该盖了呀。我看咱们还是先盖房子吧,去年我村就有十几家盖了新房子,你看人家的走廊瓦房,多么的气派。”父亲宋有德说。

    “是呀!是呀!我家了确实需要再干一处新院落了。我们还是先把房子盖好吧,老三虽然在县城工作,但还需要在家娶媳妇呢。”母亲吴春英附和着说。

    “娘,等办了家具厂盈利有钱了,我们可以盖更好的房子。”宋平川争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