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8章 赶电影场

    晚上杨小莲吃到了梦寐以求的大鱼——半截泥鳅尾巴,杨小梅是半截泥鳅身子。

    杨老爷子和杨传顺都是一条小鱼,杨佳元杨乾元分一只大一点的小鱼,刘月娥怕两个孙子不会吃,自己慢慢喂,其他人也是半条鱼或泥鳅。

    杨老爷子表示,多吃酸菜下饭。

    杨小莲扒着糙米饭,心底暗念:我有一句nnd,不知当讲不当讲。

    要是能在哪搞个灶台搞个锅,自己去烧点就好了。杨甜甜天天从村委那边来回,买个肉不知多方便。上次还帮她带了两个头花给刘珍。

    刘珍给她回了一颗玻璃球和七毛钱,她收了玻璃球,钱还退回去了。

    刘英子来不及处理一桌子的弯弯绕,她洗过碗,泡个脚。拿塑料布垫到地上,就开始淘换碎布头了。

    杨小梅给小妹擦好脚,把她抱到床上,脱了衣服睡觉。自己赶紧端个凳子坐到柜子边,就着煤油灯写作业,快要期末考了,她们的作来也多起来,课间根本做不完。

    杨小莲蹲在地上翻塑料布上的碎布头,虽说是碎布头,但是也看得出来是经过挑选的,颜色比较鲜亮,他们这一片人做衣服更多的都是黑、灰、蓝、花白等等,这一堆碎布头里还有不少红色、花色、绿色,但这些颜色的料子都特别的碎,真的也只能拿来做做头花,糊个鞋底了。

    常见的颜色倒还有几块不小的布料,先叠起来放到一边,这些做头花不好看,倒可以试试其他的。

    “你明天晚上收拾快一点啊,我们六点四十就得出发。”刘英子边收拾边叮嘱自家老板。

    杨传顺拿着洗脚盆往床后走,觉得不用那么早,“不用那么早吧,七点就差不多了。”

    “那到时候又正好赶上电影开场,那个时候大家都急着看电影,谁有空买东西。”上次刘英子跟其他小贩聊天,才知道他们都是七点多就到了,这个时候都有不少人来等着了……这个时候反而生意好一些。

    母女俩人把好看的料子挑出来,先做工程量小些的,那些需要多番裁剪的就暂时先留着,毕竟明天晚上电影就开始了,手头现有的几十个头花总是感觉不保险。

    这一次放电影的路线正好是沿着马路线,从镇上一直往村委上方走,这近处的也只有盖家屯这一处了,其他的路程太远……

    “看电影?”杨小菊从被窝里爬起来,自从看过一场电影后,屋后的水沟都被他们几个钻了几遍了,“我也要去。”

    “你都看过了,还看什么。我们也不看电影,那是别人村里放的,不让人去看的。”夫妻俩糊弄小女儿。

    杨小莲听着父母商量着明天怎么走,几点走,心情愉快,晚餐的不快都消失殆尽了。

    这天晚上几人赶工到十点多,脚都冻僵了,终于又做了一堆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头花。刘英子还挑出一些特别好的,安排老板装进小袋子里,再塑封好。

    几人动作越来越快,手艺也越来越精湛,就是频繁地缝线,用力地抽紧,三人手指头都有些痛了,刘英子早早把顶针拿了出来,又从别人家借了两个,三人勉强还干得下去。

    第二天早上三个小孩在梳头发的时候,刘英子赶紧到旁边看,还给小女儿上手梳了个公主头。

    刘英子考虑了一天,晚上还是夫妻两个出了门,原本是想着把杨小莲带上,但是想想还是没带,晚上不知几点回来,天气越来越冷了,到时候又跟杨小菊一样搞风寒了,麻烦。

    再一个二女儿真的不客气,帮了忙她真要算钱。现在刘英子估摸着都快攒几十块了,谁家小孩子手上拿几十块钱。

    杨小莲去不去无所谓,赶了一场电影,好奇心也满足了,曲里拐弯的路程,黑咕隆咚的夜晚,再加上寒风一吹,还是呆在家里舒服;她要是去的话,也就是帮忙卖卖头花,给人扎扎辫子,这些刘英子慢慢也学会了,现在看妈妈这么上心,她也可以松口气了。

    一个人只有没有了指望,单独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才会真正成长,发自内心地想办法,这时候学到了才是真正自己的东西。

    这不,临出门刘英子还让杨小莲给杨小梅编了个发型给她看。

    晚上大儿媳夫妻两个出门的时候,刘月娥什么打断的话都没说,还催着两人早点出门,不用着急,回来拍门,她候着。

    三姐妹自己打水洗脸洗脚,平时大澡盆放五双脚都挤得慌,今天只有姐妹三个,杨小菊从大姐边走到二姐边,三人泡着脚,好不舒服。

    杨小菊对爸妈去看电影不带她,还有些愤愤不平,虽然她也看不了什么,但是那儿有卖好吃的东西的,米粑、米糖、糖块、瓜子、花生……

    上次妈妈还买了一小包花生,人人都分了一点……

    他们这一片不种花生,所以第一次尝到花生的小孩一直念念不忘……

    “没有花生,瓜子,吃不吃?”杨小莲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巴掌大的塑料袋。今天卖了一个头花,当时就给别人扎了一个发型,塑料袋就被她拿回来了。瓜子倒不是她买的,是季文康请大家吃零食,她分到的,一直放在口袋里还没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