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1章 第十一章

    云泊清今天穿了一间天青色常服,快四十岁的男人,身体稍微有点发福,棱型眉,眼珠黑,丰唇挺鼻,不见一根杂色的头发用一只河田玉簪束在头顶,因常年在衙门做事,稍显疲倦的脸上自带一股威严,

    “夫人,今天新姑爷上门认亲,你可有邀请街坊邻里?”云泊清在云夫人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花嬷嬷赶紧端上泡好的茶水。

    “父亲也是来和母亲商量的吗?女儿和母亲也在商量这事呢。”云筱见云夫人不接话,脸上不渝,赶紧笑着对云泊清道,一边对云夫人悄悄使脸色。

    云夫人看看女儿那恳求的眼神,心里叹息一声,收起不快,对云泊清道:“老爷放心,妾身心里有数,不会怠慢了新姑爷。”

    云泊清‘嗯,’了一声,端起茶杯喝茶。

    “听说有媒婆来过?”云泊清似不经意问旁边的云夫人道。

    “是!张媒婆刚才来过了。”云夫人淡淡回道。

    “那她来做什么?可是给筱儿保媒来了?”云泊清笑道。

    “是——,来给筱儿说媒了。”云夫人心中气恼,拖长了声音。

    “那她说的是哪家的公子?”云泊清并没注意到夫人的不悦,有些急切地问云夫人道,他正是听他随身的小厮说张媒婆来了府上,所以才跑到花厅来探个究竟的。

    “哼!也不知那张媒婆的好名声是哪里来的!”云夫人冷冷道。

    “她向来做媒都是顶好的,她给筱儿说的是哪家的公子?你倒是说呀!”云泊清有些不耐烦了,提高了声音。

    “她要给筱儿说的是赵家大公子!”云夫人更是不耐烦,也不自觉的提高了声音。

    “名章?张媒婆说的是名章那孩子?”

    名章是赵大公子的名字。

    “爹爹,正是赵名章。”云筱回道。

    “名章那孩子倒不错,只是脸上那——”云泊清没说下去,目光投向云筱。

    “筱儿可记得名章?你们小时候是见过的。”

    “女儿认得。”云筱答应道,脸颊有些微微发红,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云夫人见状,心下暗道,看来筱儿是真的有意于这赵大公子。

    连忙出声道:“赵大公子不是筱儿的良配,他那张脸,连科举都不能参加!”

    “不参加科举怎么了?难道男人就只有参加科举才能出头吗?”云泊清显然有些生气了,这也难怪,他就是个读不好书的。

    云夫人暗恼自己哪壶不开提哪壶,正中了丈夫的逆鳞。

    “筱儿,你是怎么想的?你和刘家的亲事本也可以,如今事情到了这样,你有什么打算?”

    云泊清不再理会妻子,转头问云筱,这件事受影响最大的是云筱。虽然赵家有点趁火打劫的嫌疑,但是,和赵家订亲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我听爹爹的。”云筱明白父亲的意思,她对赵名章虽说不上喜欢,但是相比嫁给刘梓晴,她倒更希望是赵名章,至少赵名章她是见过的,虽然因为脸上那个瘤无法参加科举,但赵名章从小就在书院上学,才华十分出众,将来做个先生,教书育人也不错,而且住在县城,离娘家也近,怎么看也比嫁给山村的刘梓晴强些。

    何况自己现在的名声已经这样了,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

    “好!那我这就差人去给张媒婆回话,等你妹妹归宁后,过了五月你们就定亲!”云泊清说罢站起身走出了花厅。

    从古至今,新婚夫妇都有三朝回门的习俗。回门也算是婚礼的一个步骤,一般都会很隆重,新婚的夫妇会穿着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准备一份厚厚的礼物,结婚第三日,夫妻一起回娘家,给出嫁的女儿一个缓冲的机会,也是女婿上门认亲改口的意思。

    刘梓晴的回门礼早有准备,娘子说父亲要多吃瘦肉,今天一大早,他就上山打猎,想给家里添些新鲜的肉食,也顺便看看能不能猎到大的猎物,添作回门礼。

    云颖带着几个小孩吃过了早饭,冬梅收拾碗筷,朝霞和梓康也帮忙,云颖又对刘母仔细的交代了要注意的细节,把中午和晚上的药包也给刘母交代一遍,就等着刘梓晴回来。

    虽然对原主的嫡母确实有些怨气。但是从原主的记忆里不难看出,云家的家风并不差,她的嫡姐和两个弟弟,跟原主也算是相处融洽,没有什么矛盾,还有那个便宜爹,对原主也是很宠爱的,云颖在现代没有亲人,来到这古代她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亲人,只要有人对自己三分真意,她都想好好珍惜。

    “娘,大哥回来了。”在院门口玩耍的梓康突然对院子里喊。

    “你哥回来了?可有猎到些什么?”刘母站在门口问小儿子道。

    见刘梓晴已经站在院门口,刘母又问刘梓晴道:“梓晴,你回来了?咋样,可猎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