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1章 031

    直到挂掉电话,卫孟喜心头的堵塞之感才逐渐消失。

    上辈子的她一直不信,世界上怎么会有不爱自己亲生孩子的母亲呢?都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她是用一辈子来治愈童年的。

    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总是能在夜深人静时折磨着她,哪怕后来成为众人眼里不错的人,但心里好像永远缺了一块。

    死过一次,她的执念不可能完全消失,只希望以后各自安好,不要再有联系吧。

    也幸好,孟淑娴虽然不是个好母亲,但对于她需要小学毕业证的事也不多问,并答应下礼拜依然结婚的时候会一并带来。

    相较继父的老奸巨猾和唯利是图,母亲只是蠢罢了。所以她并未直接给县二小挂电话,而是打给孟淑娴,不然这个毕业证能不能拿到手还不好说呢。

    ***

    第一天主动出击,卫孟喜收起开小饭馆的盲目自信,不确定生意怎么样,也不敢备太多的菜,既然是要卖盒饭,那就像大食堂一样,炒几个固定的菜式就行。

    今儿,她准备的都是不怎么费时的菜,蒜苗回锅肉、辣子鸡丁、大酱炖茄子和酸辣土豆丝,还有一个紫菜蛋花汤,只要洗好切好,掐着点十点半开始下锅炒。

    嫌油烟太呛,黄文凤主动把小呦呦接过去,给她喂饱了鸡蛋羹和稀饭。

    四菜一汤再加一锅大白米饭,五个大大的红花搪瓷盆并未装满,只装了三分之一……天气热,要是卖不完可就浪费了。

    单独盛出足够一家子吃的份量,卫孟喜就推着“轻如鸿毛”的手推车往矿区后门走去。

    “哟,小卫这是干啥去?”刘红菊得意得尾巴都快翘上天了,她店里现在的客人可不少,足足有三桌哩!

    见卫孟喜不搭话,她又垫着脚看手推车,搪瓷盆都用干净的白纱布和棕榈编的锅盖盖着。

    虽然看不见是啥,但香味儿却是藏不住的,尤其那嫩嫩的青蒜爆的回锅肉,肉香,蒜香和豆豉香,小饭馆里的食客闻见都要咽口水。

    白捡的宣传机会,卫孟喜会放过吗?

    只见她大大方方的掀开白纱布,一盆盆香喷喷的饭菜就展现在众人面前,刘红菊顿时脸色一变。

    可她还嫌香味儿跑得不够快似的,用手中的蒲扇扇了扇,“香吧?很便宜的,一勺才一角五。”

    “真的?”有俩男工人正准备进严家小饭馆,寻思着今儿怎么也得整俩硬菜打打牙祭,嘴巴是馋了,但心里也有点痛,俩人点三个菜怎么也得画四五块,几天工资就没了啊。

    “这么香的回锅肉一勺居然只要一角五分?是真的一勺吗?”可别像食堂老大姐似的,双手筛糠啊。

    另一人则是注意到一盆紫黑色的汤,既有股若有似无的鱼鲜味儿,又有股熟悉的鸡蛋香,他搓了搓手:“这是啥?”

    他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卫孟喜实在是不能一次性回答完,只能先挑他们最关心的:“当然是真的,只是我这儿没碗,两位大哥要是想尝尝,可以回宿舍拿自个儿的饭盒来,回锅肉和辣子鸡丁一角五,茄子九分,土豆丝八分,鸡蛋汤只要五分。”

    “我说咋有鸡蛋味儿呢,咱们大食堂的鸡蛋汤是荤菜,卖一角钱哩。”还他娘的压根看不见一丝鸡蛋的影子。

    这么多鸡蛋,还这么香,只需要食堂一半的价钱,总觉着不真实。

    卫孟喜见又围过来三名工人,跃跃欲试,就连小饭馆里的食客都忍不住出来看热闹了,忙拿起女□□头大的勺子晃了晃,“咱们小本买卖,勺子就这么大,还希望各位大哥体谅一下。”

    她本就长得好看,这段时间休养得好,整个人看着愈发漂亮,像一朵娇艳的玫瑰花。这副花容月貌要是放身材娇小的女同志身上很容易给人“不正派”的感觉,但她个子很高,大大方方地任人打量,不仅不让人觉着不正经,还自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理解。小本买卖嘛,也不能要求别人给你吃个够,只要能下着主食把肚子吃饱就行,要啥自行车呢?

    这不,趁着人多,卫孟喜又迅速地揭开锅盖,居然是一锅热气腾腾的白米饭。“我这儿米饭管够,二分钱一两,大哥吃半斤够吗?”

    她的米饭颗粒分明,软硬适中,还有一股天然的谷物香味,不像大食堂的,采购为了节约成本都是去粮站买陈粮二手粮,霉变的不少,为了增加重量还加了很多水,故意煮成稀烂饭,吃着不香也就罢了,还不抗饿。

    被问到的男人连忙点头,“够了够了。”这样的半斤就是一角钱,加上菜肯定能吃饱。

    “那给我来半斤米饭,一勺红烧肉,一勺茄子和土豆丝吧。”围观的人里正好有一个是拿着饭盒的。

    卫孟喜把推车推到大门口,固定好刹车,这才戴上袖套,擦干净手,刷刷刷就是满满的几勺。

    众人就这么眼巴巴看着,那香喷喷的饭菜装满了两个铝皮饭盒,男人端起就吃。

    只见他好吃得闭上了眼睛,嘴巴里还含糊不清的发出喟叹声,那就是满足啊!所有人都心动了,这么满满两大盒才四角二分钱,要在大食堂那至少得七八角开外,要是下馆子那就更贵了!

    “大妹子你等一下,咱们这就回宿舍拿饭盒。”几个男人迅速跑远。

    刘红菊眼睛都快红得滴血了,这个卫孟喜真是打不死的小强,无论怎么弄,就是弄不垮她。

    是的,卫孟喜一直奇怪,明明自己做菜手艺不差,价格也不贵,顶多就是位置差点儿,怎么生意就是起不来,原来是严家两口子没少在背后“使力”。遇到曾经去吃过的老食客准备找过去,这两口子就告诉人家,卫孟喜这段时间都不开门,回老家了。

    男人们终究是粗心些,也不可能真走到门前去一探究竟,毕竟人家也是个丈夫经常不在家的年轻小媳妇。

    遇到新的食客想去尝尝的,这两口子就绘声绘色说谁谁谁吃了卫孟喜小饭馆,肚子拉了三天啥的……终于,在他们百折不挠的干涉下,越来越没人愿意往那边走了。

    当然,现在的卫孟喜还不知道这茬,她数钱盛饭还忙不过来呢!

    几乎每个拿了饭盒的工人都是一荤两素,大方的直接两荤两素,有的再加个鸡蛋汤,她不仅手上动作要快准稳,保证每一样菜都是满满一勺,还得保持脑子的高速运转,噼里啪啦算账。

    这个大哥的四角二分,那个的五角七分,另一个的又是另一个价,她准备的零钱不够多,就只能用菜抵,仅仅打了十个人的饭,她脑袋就快成浆糊了。

    她这脑袋瓜可不像陆广全,人家那叫计算器,她这就是普通人类的脑袋,既要保证运算速度还得保证运算准确率,别说多难了!

    好容易把这一波卖完,擦了把额角的汗,正想靠门上休息两分钟呢,又来一波。

    “大妹子,俺听工友说你这儿卖饭,还有吗?”有打到的端着饭盒边走边吃,熟悉的工友看菜式跟大食堂不一样,自然要多问几句。

    卫孟喜赶紧笑脸相迎,“有有有,大哥您要多少?”

    “俺听说你的大白米饭两分钱一两,是真的吗?”比食堂的好,还比食堂便宜那么多。

    “是真的,大哥您要多少?”

    “嘿嘿,俺饭量大,你给来一斤吧。”明显是有备而来,递过来的一个洗脸盆一样大的饭盆。

    卫孟喜就是再累,那也不能跟钱过不去不是?就这么一份又一份,也不知道卖了多少份,太阳越来越晒的时候,回锅肉率先卖光了。

    接下来是茄子和辣子鸡丁,酸辣土豆丝因为份量稍微多点儿,跟紫菜蛋花汤一样是最后卖完的。

    她卫生做得好,哪怕盆底都卖光了,搪瓷盆一圈还是干干净净,就连白纱布也没滴上几滴油。

    在刘红菊羡慕嫉妒恨的眼光里,卫孟喜挺直了腰杆,推着便捷的手推车回家了。

    四个大的放学,黄文凤过来帮他们热了饭菜,此刻已经吃饱喝足睡午觉了。卫孟喜实在是太累了,浑身上下仿佛被汗水湿透,到家一点儿吃饭的胃口都没有,倒头就在床上睡着了,哪里还顾得上洗刷一下。

    这一觉睡得深沉,醒来的时候孩子已经上学去了,根花还很贴心地悄悄给她盖了一床小被子,至于袜子,估计是根宝帮忙脱的,毕竟自己那对铁憨憨是不会照顾人的。

    卫孟喜笑笑,摸出床头的劳力士手表看时间,已经下午两点半了,但她一点儿也不饿,得先数钱算账。

    中午忙着干活,只负责收钱补钱,都不知道具体卖了多少。这不数不知道,一数差点吓一跳,一堆五颜六色的角票和分币加起来,居然有六块九毛六分,刨除成本也还有两块多的利润!

    这可比开小饭馆等客人上门赚得多了!一顿就能挣两块,那以后要是每一天都能卖两顿,每顿都能把搪瓷盆装满呢?岂不是得有十块?一个月轻轻松松收入破三百啊!

    万元户还会远吗?

    要说不激动那是假的,即使上辈子手里过的钱不少,可卫孟喜也没有此刻高兴,原本以为复刻上辈子的路径就能轻松成功,可穿越大神并不想让她好过,谁能想到她又能绝处逢生呢?上辈子的路走不通,她也能有办法自己踩一条路出来。

    这种成就感很快化为食欲,卫孟喜就着剩菜一连吃了两碗米饭,把厨房收拾干净,开始准备晚上的菜。

    中午已经卖过的她不想再卖,幸好时间还早,五花肉还有几斤,她就干脆烧了个土豆红烧肉,又炒了个豆角肉丝,炝白菜和大蒜炖茄子,因为她发现茄子很受欢迎,利润稍微也比别的素菜高。

    掐着点做好,又掐着点推车过去,居然已经有人等在那儿了。

    “哎哟大妹子你可来了,我们还以为你不卖了呢。”毕竟跟食堂比起来她真的赚不了几个钱,生怕她被吓跑。

    卫孟喜爽朗一笑,“谢谢大哥捧场,以后我每天早晚都会在这儿卖,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儿,你们要是想吃,只管拎着饭盒过来,但凡盆里还有菜绝不让大家伙跑空。”

    爽朗好说话,还长得漂亮的女人,谁不喜欢呢?大家伙都被她逗得哈哈大笑,你一言我一语的聊起来。

    要是进店吃饭的时候聊天,大家伙还会有点尴尬,要避嫌嘛。但在这种人人都看得见的公共场合,参与的人多,双方都自在。

    煤矿工人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个能正眼看他们的女同志,家里老婆见不着面,矿上的女工眼睛都长头顶上,这样相谈甚欢的场面,仿佛给他们枯燥乏味的生活增加了一点点生机。

    此时的卫孟喜还不懂,她只是觉着,自己的生意好得有点离谱。

    本来以为,晚饭试探着做半盆,不知道能不能卖掉,结果好几个工人来晚了没买到还恨不得跟她回小饭馆吃呢,第二天开始她做满盆,也依然有人没买到。

    一传十十传百,整个金水矿上万名煤矿工人,她满满一盆菜顶多也就够盛四十勺,可不就是供不应求了嘛?

    短短一个礼拜的时间,她就赚了八十多块钱,腰包那叫一个鼓。

    但即使如此,到了吃席的日子,她也不含糊,提前两天跟熟客们说好,礼拜天她要歇业一天,大家纷纷表示理解。

    知道陆广全要加班,卫孟喜也没等他,刚吃过早饭就直接一拖五上市区去了。

    “妈妈咱们去哪儿?不是要去吃席吗?”卫东捂着瘪瘪的肚子,老大不乐意呢,知道今儿要吃席他从昨天中午就开始咬紧牙关滴米未进了。

    因为卫红悄悄说过,结婚的是坏小姨,以前都不让他们回姥姥家,这次他卫东要不把坏小姨吃破产他就不姓卫。

    “吃席当然得穿新衣服。”卫孟喜其实一直记着答应他们的东西,现在手里宽裕了当然得买。

    别说以后有条件再买,很多东西过了这个年纪就不会喜欢了,再说大人搪塞的“有条件”只是个相对概念,只要他们愿意,任何时候都会“没条件”,之所以一直没能实现的,那都是不走心,不在意孩子感受罢了。

    父亲以前对卫孟喜虽说不是有求必应,但一旦答应她的事,都会努力做到,一块钱有一块钱爱孩子的方式,十块钱有十块钱的方式,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卫孟喜都不想让他们失望。

    一行六人坐着厂里免费的中巴车,直接杀到金水市百货商店。这年代的百货商店是质量最好的地方,虽然售货员眼睛长头顶上,但跟外头刚刚冒头的,质量良莠不齐的私人小摊比起来,卫孟喜觉着这口气还是得忍。

    至于态度实在太差的,她当然不会客气,她是来花钱消费,不是来找气受的。

    卫红根花心心念念的小皮鞋,比矿区商店便宜多了,每人一双,买!

    卫东想要的绿军装,还带迷彩绣五角星,附送小皮带的,买!

    根宝就比较别致了,居然想要一只毛茸茸的小熊玩具,卫孟喜稍微犹豫一下,看着孩子忐忑不安的眼睛,还是买了。

    至于小呦呦,那自然是买奶粉,现在的她吃饱肚子跟上营养是最重要的,穿着主要以舒服为主。

    当然,卫孟喜也不想再委屈自己,买了一条浅绿色的半袖连衣裙。裙子领口是鸡心形的,又不低胸,既能显出修长洁白的脖颈,还能把腰身收得很好,把那腰肢显得盈盈不足一握。

    当然,因为她个子高挑,在普通女同志身上能到膝下的裙长,在她身上就只能到膝盖以上两寸,露出一双光洁的骨肉均匀的小腿,别提多漂亮了!

    “同志你穿这裙子可真漂亮,就跟量身定做的一样。”

    “就是,我要有这么高挑的个头,我也买。”

    卫东根宝没感觉,反正妈妈穿啥都好看,卫红根花可是秒变星星眼的,“哇哦,我妈妈真漂亮!”

    卫孟喜高兴,就咬牙忽略价格,买了!

    当然,为了配上这么气质的裙子,卫孟喜发现自己还缺一管口红。上辈子她一直活到四十岁那年才开始拥有人生中的第一只口红,可惜那时候思想观念还没完全转变过来,总觉着涂口红就是好打扮,就不是好女人,白天她都不敢涂,只有晚上才能悄悄的对着镜子涂几下。

    越是不涂越是不会涂,越是不会涂越是容易出丑,有一晚正好自己手底下的会计来找她,看见她一张“血盆大口”,差点没把人吓死,没几天饭店上下看她的眼神都像在看一只老不正经的妖怪……自此,更是不好意思涂了。

    卫孟喜看着镜子里自己紧致白嫩的脸蛋,大大方方地说:“同志你好,我想买只口红,但我没经验,能不能麻烦你帮我看一下啥样的适合我?”

    既然自己一窍不通,那就相信售货员吧。

    这售货员是个刚高中毕业的小姑娘,才二十岁不到,面庞虽然稚嫩,但却画着精致的妆容,眉毛和嘴唇画得最好,衬托得一张普通的小脸也出彩不少。

    但就是因为太好打扮,总被其他售货员排挤,背后当面都没少说她的坏话,无非就是“小小年纪不学好”之类的,连带着很多顾客也不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