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050章 容忍(六)

    破晓时分,荣连浩带着一支护行侍卫自京起程。

    穿山越岭,直奔边关。

    隆泰王朝的边关城,静静屹立在与契丹的交界线上,岁月的浮沉,历史的改变,即将发生在那里。

    当荣连浩踏上远赴边关的道路,从他跨上铁骑的那一刻起,这煌煌王朝的史书上,定会深深记下这段历史。

    人们亦会永远记得,这个流芳百事的传奇,这段为你凝眉的故事。

    *******

    正午刚过,镇北一个人骑着快马,一路奔驰,不远的前方,京城城门在望。

    他奉楚罹之命,亲自前往边关调查军情,将每个将领,乃至契丹大军方面的动静都摸的一清二楚。

    契丹皇族,本是在前朝内乱时期,帮助过楚罹父子登上皇位的人,可事过境迁,荣王爷一意孤行,过河拆桥,才导致两国决裂,战火连连。

    没有人有办法去阻拦,皇上也没有。

    因为当时的皇上年岁尚幼,还只是荣王爷手中的一颗棋子。

    咚……咚……

    他已听到皇宫中传来的鸣钟之声,想来这一声钟声响过,楚罹便要午歇。

    可他知道,楚罹根本无心歇息。

    宫门大开,镇北快马入内,无人阻挡。

    谁都知道,这是皇上的贴身侍卫,万岁正在等他回来。

    大殿外,偶有三三两两的官员悄声走动,这些下了早朝还留在宫中的官员们,在某种意义上,只能证明他们不是荣王爷的党羽,因皇上还能有事与之相商,他们在朝中重要与否,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心,向着皇上,他们心中对荣王爷的排斥,甚至和皇上一样多。

    不必顾及,这些只能办些小事的卑微臣子,在很多时候,都只是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他们根本不明白,什么是一臣不侍二主,根本不会懂,什么是至死不改的忠心。

    这样的局面,到底是因为皇上的无能,还是因为荣连浩太过出色?

    笼络人心,谁又比得上荣王府的人?

    无论是老奸巨滑的荣泰,青出一蓝胜于蓝的荣连浩,还是那风华绝代的荣王妃,都是笼络人心的高手。

    没有人不服气。

    镇北经此次远行而归,心中更加明白,荣家,注定是皇室的死敌。

    荣连浩与楚罹,就犹如那三国之时的诸葛孔明与周公瑾。

    既生渝,何生亮?

    这让镇北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他这一辈子,打小就跟随在楚罹身旁,他的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没有人比他更加清楚。

    楚罹的性情,根本无法与荣连浩相比,荣连浩心狠手辣,可楚罹,却在很多时候都会心慈手软。

    过了大殿,进入内宫,越往里走,越感觉到自己心中的忐忑不安,见到熟悉的一草一木,都透着压抑的怒气,自荣连浩被选定为边关主帅的那一天起,京城的上空,就再没见过晴朗,总是布满乌云。

    一名侍卫等待在书房前面,迎着行色匆匆,正往前走着的镇北:“统领总算回来了,万岁等得急,统领快这边请。”

    他指的,是另一面的小花园。

    镇北应了一声,转身换了方向。

    小花园是楚罹幼时经常玩耍的地方,在那等他,也没什么不寻常。

    他在花园门口停下,入目是满园的凋落,微微一怔,才定了定心神,跨入那毫无生气的院落。

    园子里堆积着薄雪,清冷异常。

    隔着一旁独自开放的梅林看去,楚罹独自一人,正坐在梅花树下,怅然饮酒,

    这寂寥的身影,是这大好河山的主人,是这天下万民共同景仰的神。

    多么讽刺的一种场面啊……

    镇北不敢延迟,连忙走过去站定,俯首道:“万岁,奴才办完事回来了。”

    楚罹从他一入京就得了消息,转身看他一眼,抿唇一笑:“回来就好,先不讲公事,过来陪朕坐坐。”

    镇北一怔,没敢上前,但见楚罹神色丝毫不似玩笑,正期待似的望着他,他也只好一咬牙,硬着头皮,坐到万岁爷的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