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6章 第76章

    到得家中时,已是近三个月后。

    倒不是漫漫途中众事牵绊,实在是孟夏为了照顾从未去过北地的陈先生刻意放缓了行程。她可是知晓,这些文人骚客见着了那些个青山绿水,草长莺飞,甚至鸟语花香都要泼洒墨水,留下一首诗作。

    此中,尤其以她的夫君周随安最为典型。

    好在孟夏的凡是种种,却是中了那陈先生的意,如今那陈先生已是与周随安二人把酒言欢,无论是诗作还是为官之道,二人竟是有着说不完的话儿。当然,那陈先生早已是自周随安的口中知晓大家伙儿的身份。

    那跟着陈先生跋山涉水而来的几位先生家眷如此总算是放下了心中的戒备,也慢慢融入了其中,甚至听这平城众人如此夸赞这从未去过的平城也不由带着些无以言说的憧憬。

    甚至有些熟悉钟嵘的子弟,也不由向平日里关系还算不错的钟嵘打听了起来。

    只那钟嵘也不敢相信,毕竟他离家也不过一年多而已,如今的平城变化他自是也未曾见过,甚至想都不敢想,记忆里的平城跟大家伙儿口中的平城究竟是不是同一个地方。

    只看着自家表弟信誓旦旦地同大家伙儿口若悬河,他也不敢说,心中更是百转千回,毕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那心中挚爱……的夫君手下一力促成。

    ……

    周随安到底是一方知县,一长串儿的普通马车于夜半时分悄悄与西城门再绕道外城府宅的后门而入。

    早已接到消息的彩英,彩蝶众人早已是将热水热饭准备好,静候久已。

    奔波三个月,回到家中的各位,均是一夜无梦。

    翌日清晨。

    一场早练瞬间将整个平城的气氛拉到了顶点,别说陈先生各位没见过,便是那在平城长大的钟嵘亦是没见过。

    嘿嘿哈哈的锻炼声,不停催促的呵斥声,沿街的早点铺子叫卖声,甚至那还有几岁的小儿亦是跟在爹娘身后不断奔跑,口中还在尖叫“等等我”,种种交织在一块儿,竟是极为悦耳。

    孟夏带着众位府中暂时借住的夫人们见过周老太太后,便有丫鬟道:“夫人,亲家老夫人和三姑娘还有二位柳掌柜在正院儿偏厅等着夫人,怕是有事要与夫人商量呢。”

    孟夏自是知晓,自个儿的亲娘哪里有甚么事要商量,不过是太久没见女儿,自是要上门来瞧瞧。

    只这一瞧竟是瞧出了一个滴滴亲的亲戚出来。

    看着厅中对坐泪如雨下,泣不成声的二人,别说是孟夏,便是那高母身边儿的灵秋以及王梅娘各个都是傻了眼儿。

    一向机灵的明朗早已是骑着快马飞奔去了高家屯儿,欲将此刻正在制作炭笔的大伯给赶紧拉回来。

    那陈先生肿着一双眯眯眼,怔怔地看着高母道:“阿姐,弟弟足足找了你二十年。竟是不曾想,今生竟是再有相见之时。”

    原来那高母说自己曾出身举人之家却不是信口雌黄来抬高自己身份,当年高母姐弟二人随着父母赴北地任职时,其父突发重疾,撒手人寰。其母本就有些受不住这北地的寒冷,眼见惟一的依靠没了,一口气儿没能上来,也随着去了。

    姐弟二人身在异乡,谁人也不识,那半道上雇来的小厮更是个心狠手黑的,竟是将陈先生给卖往了他地。高母年纪稍大上一些,被卖之时幸运之际遇见了高父高大柱。高母一面是为了报恩,而另一面却是为了长久留在这北地找弟弟,故此才嫁与了猎户世家的高父。

    而那陈先生亦是为了寻找姐姐,便留在了南方,这些年更是时时都要往返于年少时的家乡,以期能遇见可能返乡的姐姐,奈何高母却是从未回过故地。

    此次答应孟夏之约,便也是打着姐姐或是还在北地的想法。未曾想,当真是歪打正着。

    姐弟二人数说着彼此缺失二十年的种种,孟夏一面觉得天道无常,乱世之中歹人为非作歹,然又庆幸,冥冥之中,好似自有安排。

    若非那萧公子,他们岂能轻易将自个儿的舅舅给请回平城。便是他们当真另寻他法,找回来的先生却也不一定是她的舅舅。

    那其他的几位跟随而来的先生,更是无不惊叹,世上竟是有这般巧合之事。更是有人直言道:“陈先生光明磊落,此乃福报也。”

    当夜的高府,大红灯笼高高挂,爆竹声声声不息。

    那赶到外城的高老太爷自是老怀欣慰,他可是听小孙子说了,这先生可是了不得的大人才,那可是跟自家孙女婿一样,竟然还是个进士出身。

    当然,更叫他欣喜的便是,连那一向稳重的外孙子也回来了,也道,便是他一个秀才想拜倒在那亲家舅爷名下那也是几乎不可能的。若非是亲家舅爷怜惜他,怕是他都要饿死在那湘州城里。亲家老爷不仅没有嫌弃他,还将他收做了门外弟子,还给他找了一份活计叫他养活自己。

    如今,这亲家舅爷竟还是自家孙女儿费了老鼻子的力气请回来的,听说那中人费都花了足足一百两银子。由此可见,这亲家舅爷是何等的厉害人物。

    连那过世的老亲家居然也是个举人,想来在亲家舅爷的□□下,他们高家未来也会出上以为举人甚至进士老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