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七章 真有证据

    男子有五十来岁的样子,胡子很长。

    “你这是强词夺理!”男子气的胡子都吹了起来。

    叶余拉着瑶瑶,再次说道:“大叔,我还真不是强词夺理,很多古诗词都有过更改、或者说加工,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出自哪里,您知道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个还真是非常的熟悉,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开国主席的话,别说他们几个了,就是瑶瑶都知道。

    “这句话最早出自尚书,原文是‘若火之燎于原’,后来被改为星火燎原,咱不能因为和大家所知道的不同,就否认这句诗的存在吧?”

    叶余微笑说着,历史上很多词确实被更改过,有的是以前读着不通顺,后人索性改一下,让其更通顺,也有是为了避讳而改。

    除此外,还有很多历史名人也改过别人的诗词。

    比如王安石、郑板桥等等,他们就都改过别人的诗,只是他们改的诗不出名,这里也就不详细去说。

    “这只是你一家所言,你并没有证据证明这是改的!”

    男子依然不服气,周围的人明显更相信这个男子,而不是叶余。

    瓷枕上的诗错的确实很明显,而且错了不止一处,好几个地方都不对,看起来相似,可错字之后,连意思都被改变了。

    大家一致认同,这就是个赝品。

    叶余笑了,笑的很灿烂:“这真不是我一家所言,而且我还真有证据,证明这个瓷枕上的诗没有问题!”

    “不可能,你真有证据,今天我就三十万给他买了!”

    男子大喊,他还是不相信叶余,从他的话里叶余也听出来了,男孩这个瓷枕想卖三十万,然后被大家当成了假货。

    这个瓷枕是宋代的没错,但有瑕疵,有个角破了,况且这类瓷枕在古代也不是特别贵的东西,就是平常老百姓家使用之物,三十万的价格,只能说勉强合适。

    说勉强的意思是,遇到真正喜欢的人,三十万差不多还是能卖出去的,但这类瓷枕属于偏门,真正喜欢的人不好找。

    若遇到想赚钱的古董贩子,三十万肯定不可能。

    不过大叔三十万买下来也不会亏,毕竟这算是正常市场价,偏门放在日后更容易升值。

    叶余心里闪过这些想法后,转过身,和那男孩并排站在一起,轻声说道:“那好,我就告诉您证据!”

    “大叔,咱市博物馆想必您不经常去吧?”

    叶余拿出手机,特意打开上海博物馆的页面,然后向前举举让大家看着。

    “我去过!”大叔抬着头说道。

    “我相信您去过,但我说的是您不经常去,我读高中的时候就经常去沪海博物馆,一开始每月去两次,后来每月最少去一次,寒暑假更是天天窝在那里,里面的展览品我都做过笔记!”

    叶余笑呵呵的说着,他的话又惹来周围一顿议论。

    读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去博物馆,展览品都做过笔记,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喜爱学习,也认真学习的孩子。

    沪海博物馆是大博物馆,里面公开展览的东西可不少,全部做一遍笔记非常的不容易。

    “沪海博物馆有个侍女枕,和眼前这瓷枕大小差不多,颜色也相同,不同的只是造型,这个是娃娃,那个是侍女,找到了!”

    叶余一边说,一边翻着手机,很快找到了侍女枕在网上的展示图。

    “就是这个,大家仔细看看,这是我们沪海博物馆的侍女枕,和小兄弟怀里的娃娃枕,上面写的诗是不是完全相同?”

    叶余将手机缓慢移动,大家都看到了他手机上的图画,图画中是一个和男孩手中瓷枕很像的侍女瓷枕,上面诗的内容不仅一模一样,连写法都一样。

    “还真是啊!”

    “这是博物馆的,那肯定没错!”

    “这小男孩的东西是真的,不是赝品?”

    几个人看过之后都无比惊叹,大叔则瞪大了眼睛,很快拿出自己的手机,开始在上面翻。

    “这个很容易找,大家先找沪海博物馆的官方网站,然后点网上展览就可以了!”

    叶余马上告诉他们搜索的办法,眼前这些人年纪都不算小,叶余还真怕他们手机用的不利索。

    不过叶余明显是多虑了,很快,他们都找到了叶余刚才的画面。

    “是真的,是真的,官网不会骗人!”

    “还真有这样的诗,不是写错了?”

    “就是,老顾,你冤枉人家孩子了,刚才你可说了,要有证据就三十万买下这孩子的东西,现在买吧!”

    周围几个人好像都认识,一人还将刚才大叔的军,大叔确实刚刚说过这样的话。

    有了照片对比,则完全证明了这两句诗并非是造假而成,是以前真有这样的写法,至于为什么这么写,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