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八章 黑暗中走出来的白马少年

    溪流前,篝火的亮光照明着夜晚的草原。

  摩和克氏的族人一圈一圈围着巨大的篝火群,等待他们心中最喜爱的珍珠,河畔鱼舞为客人表演最后的压轴舞蹈。

  河畔鱼舞的由来,是因为这位天生丽质的摩和克氏族长独生孙女,在从小的时候,便喜欢在驻地旁的溪流前跳舞。

  每每随之她的跳舞,不止是族人们停足欣赏或受到鼓舞与之同舞,就连溪流流动的鱼儿们,都会神奇地跟着她的节拍一起舞蹈。

  随着她的长大,仿佛生来就具备的舞蹈天赋越发精进,而且她的美貌,更是像一颗逐渐养成的珍珠,散发着越来越耀眼的光芒。

  篝火侧,一位年纪约十六岁的少女,穿着传统的素布阿兹特科人服装,相比有些高大的阿兹特科女人,身材不高,但更显玲珑曼妙。

  独具一格的是少女背后有一个披风,用彩带、彩珠、刺绣和绘画装饰的异常华丽,垂饰则是各色长彩带。

  少女的皮肤异常细腻,是传统阿兹特科人偏黄色的肤色,但相比较周围的其他人,少女却像珍珠一样显得更为白皙。

  脸很小,没有任何的涂彩,清秀干净,如水一般纯粹。一头乌黑的长发,也有几束结辫。让少女散发出一股柔美让人怜惜保护的绝佳气质。

  被人群围住的此处,自然不见溪流,也没有鱼。

  这时一个仿若首领的老者拿出一个长笛似的乐器,乐器大约成年男子的半只手臂长短,乐器身有七个小孔。

  老者酝酿片刻,便在少女身侧吹奏起来,宏亮优美的音质顿时散发到众人耳中。

  老者吹奏的乐器声给人一种回归到大自然怀抱的朴素美好,顿时让所有听众的心随之沉淀下来,去除众多族人的种种焦虑。

  这种阿兹特科传统乐器,用水牛腿骨做成的骨笛,构造出来的旋律,就像此处杰尔登平原上的众多河流,每一小段描述不一样的光彩,它静静散发着低调沉静的光芒。

  就像一颗黑暗中的黑色宝石,在冲刷的宏伟瀑布边上,在浓郁月光下的山脉间,用一种独特的情调守候在这个世界的终点。

  或许某一天,有人路过时,会从它从不张扬的光芒中真正照见自己的本心。

  随着乐声,少女的舞蹈开始跳跃起来。

  少女柔软的身姿尽情舒展,伸展着双臂,仿佛在重现蝴蝶飞行的姿态,随着笛声迴旋。

  不,在众人的眼中,此时的河畔鱼舞就是一只舞动的蝴蝶。

  更不止是蝴蝶,在老者变奏的笛声中,少女挥舞着披风,身姿初时象征着生命升华时破蛹的蝴蝶,时而竟然又力道十足地表现出展翅翱翔的雄鹰。雄鹰俯冲而下,少女的舞姿又像是一条灵动的蛇。蛇灵巧地穿梭在草地间,进入河流里,便变成了一只雄厚沉稳的长寿大龟。

  层次有序,衔接自然,无穷的变化让观者目不转睛。

  披风挥舞时,成为一个个圆环。像是无始无终的圆圈,刹那间,有的观者似又感受到生命无尽的轮回。

  此时,少女已然就像一只游动的鱼儿一般,篝火的火焰成了流动的溪水,自在的畅舞。

  纯净,圣洁。

  浑厚的骨笛声给予听者一种凄离苍凉、虚无飘渺迷离的感觉。

  而少女舞动着的披风却给人清澈透明的空灵感觉,将观者拉回现实,重回美好,不再陷入苍凉的音色。而由于舞蹈的反哺,此时的苍凉笛声又唤起听者对生命的最真诚的热爱。

  音散舞停。

  而余音舞姿仿若还在耳边眼前没有消散,大多数人仍然陶醉在其中。

  老者收下乐器,等待片刻后,大声笑道,“欢迎鹿氏霍兰以及鳄氏踢腾来的朋友们,河畔鱼舞和老朽的这番表演献丑了。”

  一位脸上涂着油彩,身材非常强壮的青年立刻迫不及待地起身说道,“持甲测吉,请您收下我最崇高的赞美,您的骨笛演奏是我听到过最美妙的乐器声。”

  “而河畔鱼舞,果然名不虚传,她就是所有阿兹特科人中最耀眼的珍珠,已深深印入了我的内心里。”说罢双眼更加炽热地看向跳舞的少女。

  少女平静地道了一声谢,便回到族人之中。

  青年男子在阿兹特科人中却并不失礼。氏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习俗,很多男女相识的机会就是在各个氏族间相互拜访的时候,直接明了地表达爱意,是常见的场面。

  当然大多是得在族人们的见证之下。

  被称为持甲测吉的老者看着眼前的画面,微笑着接受了来自踢腾氏骑鳄冲拳的赞美,点头回应。

  却看向另一方的哈沙‧霍兰闷着头发呆似的看着篝火,傻傻不知说话。

  恨铁不成钢似地说道;“哈沙,可是老伯的吹奏曲目难听,还是河畔鱼舞的舞蹈不合霍兰族人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