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章 世间哪有转圜地

    温清宴从未想到,离开这竹屋禁闭之地竟然是因为白事。

  天下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听说温清言是在家中突然暴毙的。她的贴身丫鬟晓福早晨送洗漱器物的时候,敲门好一会儿,发现没动静,便觉得有些不对,就连忙推门而入,到床边时才发现温清言已经咽气了,身体僵硬冰凉,已经死了好几个时辰了。

  温清言是温清宴的长姐,也是温家的嫡长女,是温父温母最疼爱的女儿,她年纪才不过二十三四,便如此消香玉陨,实在叫人捶胸惋惜。

  温清宴知道这些的时候已经从山林中进入到洛阳城内了,距温府还有一段距离。

  “温大娘子待我们这些下人是极好的……是很温柔的一个人,怎么突然之间就病故了呢……”绿莹抽抽噎噎的。

  马车颠簸,虽然车厢内是上好的软座,但是坐久了,屁股难免酸疼难受。

  温清宴看着面前抽抽噎噎的绿莹,不免也心生同情,便小声宽慰了几句。她想了想,虽然做法可能不太妥帖,但是毕竟对吧,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不套点话,了解一点自己这幅身体原来主人的经历,身份,和温家的信息,自己还怎么能蒙混过关。再说了,她与这温清言确实素不相识,旁人听到别家儿女早逝也不过感慨几句,更何况是她呢。她可以悲伤难受,但委实是哭不出来的。

  “绿莹,切莫太过伤心,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不管我们再做什么,也于事无补……姐姐人是极好的,殊不知为何是突然暴毙身亡?竹屋地处山林,消息闭塞,我实在是不得而知……”温清宴故作悲态。

  绿莹擦了擦眼泪,平整了下呼吸,缓缓道,“奴婢也是听外面驾车的顺心说的,说是温大娘子夜里在武宅突发疾病,血充于脑导致猝死,第二天才被早起服侍洗漱的侍女发现。太具体的奴婢也不大清楚,可是奴婢记得,温大娘子从未有过什么病史啊……”

  武宅?夫家如果姓武的话……

  温清宴微微皱眉,“武郎呢,他既然是姐姐的夫君,应该在同一房才是,难不成同睡一夜,却什么也没发觉?”

  “不,太后前几日就把武郎召进宫,说是有要事相商,这几日恐怕都是在宫中留宿的,且太后是武郎的姑母,所以听到急召,武郎什么也没准备,就匆匆忙忙赶去了……”

  “原来如此。”

  温清宴沉默,她靠在车厢的厢壁上,闭目养神。

  绿莹以为她心情难过,便也不再说话。

  殊不知,温清宴此刻大脑飞速旋转,她的脑袋就如同一本历史百科全书,正在快速搜索有关唐朝,有关武后主武则天的一切。

  武郎……

  武则天当初为让太平公主平安,设计害死了侄子武攸暨的妻子,把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赐给他做正妻,以此用来保住公主的性命。

  因为毕竟公主流的是大唐李氏的血液,如果武则天将来当了皇帝,掌管天下事,必先诛尽李氏血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地位不被动摇,才能让手底下的亲信大臣们信服。

  只是白白让温家做了垫脚石。

  穿越到大唐,已经有些时日了,温清宴已经渐渐习惯了古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又与这丫头绿莹相处多日,多多少少也了解到一些自己的身世。

  如今自己的父亲温之意是朝廷正二品文官,母亲又是先皇唐高宗李治亲封的二品诰命夫人,荣誉满门,功勋卓著,让人羡煞。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等温之意反应过来,查出来害死自己爱女的幕后凶手之后,是会忍气吞声把这苦黄莲咽下去,还是会选择玉石俱焚,亦或是厚积薄发?

  不过,一将功成万骨枯。

  武则天称帝之路上,用多少人的血肉做豪毯。不,不只是武则天,只要是做帝王的,哪一个人的手是干干净净的?

  也不知道多了多久。

  温清宴在迷迷糊糊中被绿莹轻轻拍醒。

  “娘子,娘子,我们到啦……”

  温清宴醒了醒神,她掀开车帘。

  天边只留下了余晖,好似鲜血一般,绵绵落下。

  “让奴婢来扶娘子下车。”

  好像刚下过一场小雨,地面湿漉漉的,只是薄薄的一层水,坑洼的小洞里也没有什么积水。

  古人很讲究送葬的礼仪,尤其是这些高官大户的仪式,更加繁琐。虽说多繁缛复杂,程序不易,但终究不能忽视。

  所谓既夕礼,就是下葬的礼仪。

  丧礼的前半部分,主要是通过小敛、大敛等方式,将遗体处理后装入棺柩。丧礼后半部分的安排则是将棺柩安葬。

  但看温清言算是小辈,所以丧礼就不用那么复杂。

  温府上下一片安静,人群进进出出,神色黯淡。这些人,多是温府的下人。

  “是温二娘子回来了吧……”远处一个嬷嬷走来,她身披白麻,面无表情。

  “奴婢先带您去更衣吧……今儿是温大娘子的头七。明儿就该下葬了。更完衣就去见见温郎和温夫人吧,二位都在灵堂。”

  这嬷嬷口中的温郎应该是她温清宴口中的父亲,温夫人就是母亲了。

  “好。”

  换完白衣,温清宴被领去了灵堂。

  灵堂的人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只有三三两两几个亲属。也没有人哭哭啼啼,大概是时辰还未到的缘故。

  温家家大业大,枝繁叶茂,有很多亲戚分支,但其中的很多都遍布在不同的地方。灵堂人少并不是没人来,而是暂且还赶不到或是无法来,只能差人送点下葬用的礼物了。

  灵堂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有点像座亭子,但相比较之下要更宽,更长一些。灵堂正前方一左一右分别有两根悬梁柱,上面挂着白布。中间则是牌位,画像和灵柩。

  灵柩正前方烧着一尊香炉,一个中年女人瘫坐在地上。

  她身着白衣,头发披散有些凌乱,素面朝天,双眼通红,似是已经哭了许久。

  想必这便是温夫人,她的母亲了罢。

  看起来甚是憔悴。

  温清宴叹了口气,走上前去,与温母并排跪下。

  “小妹犯错被父亲罚到竹屋思过,却不料与阿姊再见却已是天人相隔,天妒红颜,真是天妒红颜……”说罢,她便默首。

  “言儿……我的女儿……言儿……”温夫人说着说着竟又哭了起来,“你见到我的言儿了吗?我的言儿不会死的……言儿呢?”

  她突然看向温清宴,猛的按住温清宴的双肩,面目狰狞,大声叫道,“是不是你!是不是你!你把温清言藏起来了!你把她藏哪去了?藏哪去了!”

  温清宴被抓的生疼。明明是几天没好好吃饭了,温夫人的力气却奇大。

  刚刚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

  “哈哈哈……我就知道,言儿她没死……她被你们藏起来了……藏起来了!我要去找她!我要去找她!”

  说罢,温夫人便站了起来,踉踉跄跄夺门而去。几个奴婢慌了神,立马也起身去追,留下一脸懵逼的温清宴。

  这是什么个情况?

  就在她一脸诧异和疑惑的时候,一个厚重的声音从她背后响起。

  “如你亲眼所见,自从你阿姊去了之后,她便这样了,整日以泪洗面,或悲或喜,甚至还出现了幻觉。”

  “阿……阿耶……”温清宴道出口,她着实被吓到了。

  在唐朝时,一般可以称呼父亲为阿耶,母亲为阿娘,就像是在现代称呼父亲为爸爸,母亲为妈妈一样。